分享

明明血尿酸很高,却没出现痛风症状,怎么回事?没痛风就能忽视?

 林小霖 2018-05-18

痛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尤其是患有痛风的患者一般尿酸都会有一些偏高,但也有部分人是血尿酸很高却没出现痛风症状,因而很多人疑问,是不是还没有发作到痛风的程度的就不需要在意呢?

首先要说明,尿酸高≠痛风。血尿酸高只是痛风发作的基础,是痛风发作的必要条件,而非痛风发作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什么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发作的实质是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超过了血液的最大溶解度,当血尿酸值迅速上下波动时极易诱发痛风。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针状尿酸盐结晶;而血尿酸突然降低,则可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针状尿酸盐结晶。

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酗酒、关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劳等,促使尿酸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由于足部血液供应较差,皮温较低,组织液pH低,而趾骨关节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尿酸容易在足部关节形成结晶,所以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在足部关节。

尿酸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1、温度

温度越高,尿酸的溶解度越高,温度越低,尿酸的溶解度越低。所以,受凉也是痛风发作的一个诱因。

简单理解就是,虽然尿酸的浓度水平并没有改变,但是温度低了,尿酸的溶解度降低了,那些不能被溶解的尿酸就被析出来了,进而引起痛风了。

2、酸碱度

pH值是反应酸碱度的一个指标,pH值越高,提示血液越偏碱性,这时候尿酸的溶解度越高。

而pH值越低,提示血液越偏酸性,这时候尿酸的溶解度也就约低些。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大夫会给痛风的病人开碳酸氢钠片的原因,主要就是用来碱化尿液。

一般来说,人体的体液的酸碱性也是相对稳定的,pH值在7.35-7.45之间,即便这样,也是有个范围的,有些人的血液的pH值略高些,所以这个因素也促使某些人能够耐受的尿酸水平更高些。

所以说,尿酸水平虽然看起来高的人,因为他的体温、酸碱平衡等因素,尿酸就能比较好的溶解在血液里面而不析出,因此就不会出现痛风了。

不出现就可以不管尿酸值?

当然不是。正常男性的血尿酸值为420μmol/L,女性为360μmol/L。高于这组数值一次就可确诊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是发生痛风最直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很多人在得痛风之前,血尿酸水平已经高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一部分人是因为平时缺乏健康观念从不体检,所以尿酸高了都没发现,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查出了高尿酸,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因而导致了痛风的发作。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区别并不在于尿酸到底多高,而是在于是否出现了“关节疼”这个症状。如果尿酸在600μmol/L,还没有出现关节疼的症状,那么还处于高尿酸血症阶段。这个阶段积极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降尿酸药物,疾病是可逆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