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红利后又一“暴利风口”来袭,99%的人又将错过?

 餐意院 2018-05-19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财富浪潮围绕着人口红利而带来了暴利。我们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线下红利,到后来的从线下往线上互联网转移的人口红利再到PC端往移动端转移的人口红利。在这过程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企业家。


但是,现在的中国,大家应该都有所感觉,“暴利时代代”已经过去了,因为人口红利正在枯竭,该上移动端的都上了,不会再有大量人口转移现象的发生了。


所谓“暴利时代”,一定会存在于产品短缺、信息不畅、需求粗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存在了。(政商勾结形成垄断半垄断的案例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那么


01
未来还会存在“暴利”吗?


根据冠邦天使会团队的研究,我们认为存在!危机里必然藏着转机,中国正在进入下一个“暴利时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后一样,大量的商品开始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资本的追捧和主导下,商品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要素。由于我们拼命的去生产各色产品慢慢的就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商家必然开始竞争,互相厮杀,打折促销、贱卖处理,结果就是大家觉的钱越来越难赚。


但在这过程中能及时抓住人口红利转移的这一拔人都获得了成功,因为很多人没有感受到人口在转移,消费的场景也在转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产品相对缺少的时候,人对产品的要求就会低,就是所谓的“饥不择食”。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举,物质匮乏,只要胆子大的,敢于借钱,敢于生产,就会挣到钱。而后来一旦产品越来越多,人的需求就会自然被推高,于是大家会发现:虽然我们周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但是你能看的上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所以一方面社会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生产商品,另外一方面真正能够满足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产品大多是大同小异,人们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于是消费就疲软了。


也就是说,并不是消费者不愿去消费,而是商家并没有创造出他们想要的那种产品。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觉的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就意味着转机也要开始出现了!


曾记得有一句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存在时万物存在,人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这揭示了未来万物唯一的标准就是“人”,一切都因讨好了“人”而存在。你讨好“人”的程度,决定了你存在的价值。商家必须通过设计、科技、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创造体验升级,从而构建消费增量的红利。


因此,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商业本质是正在从“买卖关系”过度到“服务关系”。未来的商品必须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注。


这就是“消费升级”的本质:商业已从一个交易的时代,进入到一个关系的时代,商家可以在实体店上大动手脚,从而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因为消费者需要从对产品的满意感转型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商家的文化、创新、体验及情怀,都将英雄有用武之地!


这就是下一个“暴利时代”的根本逻辑!


因此,


02
未来的暴利一定是在人心红利。



在人口枯竭的年代,企业能满足多少人心就有多少红利。

我们一定要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都是希望越来越解放自己的,也就是说人将会越来越懒。于是,才会有现在很流行的新零售之说。他不外乎围绕人心所需要的当前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来展开。即是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内涵或体验?


比如,用户觉得花露水很普通,但是六神花露水通过一段花露水发展史的动画,还原了它曾是民国名媛香水的事实,彻底改变了用户对六神花露水文化内涵的联想;网约车的盛行,一开始就满足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所以才会受消费者热捧,无人货架、小区无人货柜等的兴起,则是满足了现代懒人经济的需要,把便利店开到消费者的办公室及家楼下去,满足了提高效率的需求。而我们冠邦孵化的一个电商运营团队,通过文化策划,把一个建盏的文化与一个日本出土的建盏故事结合,增加了文化内涵,在京东众筹短短45天就创造了几百万的营业额。


我们从巨头的转变也可以一见端倪,早些年,3Q大战应该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可是,这几年,大家有没发现,不说马化腾,连一直有斗士之称的红衣大炮周鸿祎也都变得温文尔雅了。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已从过去争流量入口进入争人心入口的时代,再采取以前那种粗爆的做法,虽能吸引眼球,但收买不了人心,反而有害。



03
人心红利带来全新的规则



过去,规模比壁垒重要;
未来,壁垒比规模重要。


过去,追求市场占有率;

未来,要追求用户占有率。


过去,消费场景是人随物动,大家都要去大商场逛街;

未来,是物随人动,让消费者实现想要就要才是王道。


过去,我们把用户抽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数字;  

未来,我们要把用户具象化,每个用户都是故事。



04
未来属于掌握这四种思维的人



这四种思维很重要:科技创新思维,故事传播思维,美工设计思维,被动收益思维。
 


[
1、科技创新思维
]



此前,美国商务部宣布,今后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事件给国人的反思及其深刻,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痛点。“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更深层次的唤醒国人对高新核心技术的认识。


事实上,对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固然能够带来流量和财富,但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实力;对政府部门而言,应该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比如说芯片设计具有试错成本高和排错难度大的特点,就需要从更大层面统合科研力量、实现集中攻关。就像中兴对员工们所说,“任何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突破核心技术肯定会带来阵痛,但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是为了用现在的短痛换来长远的主动权。


这几年,从虚拟现实,到纳米医疗,从高速列车,到人工智能。深科技的变革不是1到n的变革,而是0到1的变革。在人心红利时代,科技革命产生的成果,毫无疑问是抓住人心最快最最彻底的方法,没有之一。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将是未来抓住人心红利的一个重要杀手锏,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
2、故事传播思维
]



故事是性价比极高的经营利器。人类的大脑天生的容易记住故事。故事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故事总是能使人联想起画面,也就是具有所谓的画面感。
  

看这段流传很广的广告文案: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对比下面另外一个版本:


“你写PPT时,别人在旅行;你看报表时,别人在旅行;你挤地铁时,别人在旅行。”


表达同样的意思,第一段话让人动容,第二段话让人瞌睡。这是为什么呢?据权威解释,因为大脑中,处理画面的皮质区域非常庞大,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处理大量的场景视觉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战略合作团队在帮一个客户做咨询时,帮他在京东众筹上的一个产品改了个标题,内容再稍作调整,让其从月销8万暴涨到月销百万。怎么改呢:


主要是从龙鳞盏的历史及国际热点上找文章,重新赋于产品文化与精神内涵。当时适逢金砖会议在中国召开,而日本又出土了一款类似的建盏,于是,我们的文章从“为你准备了千年的金砖国礼”及流落日本又重返中华的国魂这两个角度入手,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3、美工设计思维
]



美工与设计,是跟潜意识对话的艺术。古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据相关资料,人类的感觉系统,每秒钟都在向大脑传递着11,000,000比特的信息。但是,人类显意识每秒只能处理16到50比特。剩下99%都交给了潜意识!


过去,用户规模大于用户质量,获取用户比留住用户更重要。所以,我们面对用户传达的信息全部集中在显意识。


未来,用户是否对你有感觉比用户是否知道你更重要。所以,我们的主战场会转入潜意识。在人心红利时代,真正的红利来自于过去每秒被我们忽略的那99%的信息。


这个时候,设计就变得很重要了。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跟潜意识打交道,用户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正是美工或设计师的主战场。


美工或设计师关注普通人忽略的感受细节,比如红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线条的粗细,桌面的材质是否触感舒适,这些细节用户不会注意到,但是却被他们的潜意识照单全收,然后在大脑后台自动组合成了一种“感觉”。


在人心红利时代,企业应该重新设计你跟用户接触的所有触点,包括你的logo,你的公众号排版,你的促销文案排版,这些都是跟消费者的潜意识对话的过程,它是优化消费者对你的“感觉”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在无形中重塑你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与价值,谁先这么做,谁就抢得先机。




[
4、被动收益思维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人,他也已进入中年了。中国经济正经逐步进入中年阶段。这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变差了,但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对待财富的方式的确是不一样的。


第一,财富的收入结构变了,以前主要是工资性收入,未来主要是投资性收入。中国人四十年前还没什么积蓄,当然只能靠工资性收入,大家关注的是一年赚多少新钱,但现在逐渐有积蓄了,投资性收入就变的越来越重要,大家会更关注过去的老钱能生多少新钱。


第二,财富的支出结构变了,以前主要是消费性支出,未来主要是投资性支出。


投资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意味着通过投资改变人生轨迹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当然,这种改变不是单向的,既有可能向上提升,也有可能向下沉沦。尤其是未来十年,越来越多的机会和风险将从你身边闪过,就看你如何用合理的投资方法去管理好你的财富。


当越来越多人除了劳动收益,还有投资项目的被动收益之后,如果我们没跟上这个潮流,将会迅速的掉队,这是不争的事实的。


因此,具备前三项思维的基础上,夯实我们的投资人思维,将有助于我们降维创业,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与水平来创业将更大概率获得成功。




05
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位故事撰稿人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获取财富的四个思维,而其中被动收益思维是在前三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反过来反哺前三个思维,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对于一般人来说,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科技创新突破难度最大,属于高智商、高投入群体的行为,创业者需要长期的积累,面对全球的竞争和资本极大的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我们一般人,只要懂得分析即可,介入的条件不成熟。


美工设计思维最好理解,有很多公司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虽然高性价比的设计师通常非常难找,但是市场上像我们“智慧商学苑”这样帮助企业对接独立设计师的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多。


被动收益思维,需要你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如果还有为温饱而奔波,暂时也是只能想,不能做。


而故事传播思维红利最大,过去的两年里,大量的企业开辟了自己的公众号却不知如何运营,其实发布企业和客户的故事,正是企业公号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在人心红利时代性价比最高的营销方式。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我们冠邦天使会的会员,观察员的招募,一大半是在公众号的软文里完成的。更有基金投资人,项目投资人也是从公众号引流到线下后成交的。


企业可以在创办的初期就应用故事思维,故事不仅可用于传播,还能指导产品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