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作用 有效加强法学界联动合作

 wxj8779 2018-05-19


2018年5月16日,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一行至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调研。法学所叶必丰所长、杨鹏飞副所长等参加了座谈。在近两个小时的讨论中,双方互通了基本情况,并就双方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 施伟东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所长 叶必丰


法学会调研关键词


“平台”


根据《中国法学会章程》,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首先它是一个“合作平台”。市法学会通过每一次交流座谈,感受、发现各单位的研究特点,利用各种优势资源,推动多样匹配合作,力争在合作平台上打造一块研究高地,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言献策;其次它又是一个“成就人的平台”。市法学会通过计划发展20000名会员、尝试建立2000名志愿者服务团队伍、启动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200名的推荐工作、成立决策咨询研究小组等工作,打造梯队法学人才队伍,使之真正成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摇篮。


“研究会管理办法”


法学会日前颁布了修订后的《研究会管理办法》,在内容上较之以前有几点不同:


 其一是给研究会管理层“瘦身”。原则上研究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四名。理事不超过三十名。此项新规则使研究会更有行动力;


➤  其二是设立辅导期制度。原则上不再直接成立研究会。对拟新设立的研究会一般先成立不少于10人的研究小组开展活动,三年内进行规定指标的动态评估,评估合格可以转化为研究会;


➤ 其三是各研究会应当按规定设立党组织;


➤ 其四是市法学会建立对“闲停”状态研究会的撤销制度。研究会管理办法规定市法学会将对研究会的学术活跃度和贡献率进行评估,届内连续两年未向市法学会提交研究成果,未通过评估的将通过程序决定撤销。


“课题”


今年以来,市法学会在课题工作上改变了以往的惯例,实行课题资源有效投放制度。不再使用单一发布课题招标的形式,而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和各法学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特点和优势“度身定制”相关课题,以合作开展或定向委托的方式完成研究任务。目前,市法学会设立的重点课题之一是关于“营商环境评估”的内容。市法学会将通过官网在线知识库专栏、专报简报、发布蓝皮书、典型案例等一系列动作配合该课题的完成。也期待法学所贡献相关智慧方案。


“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市法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有效地服务于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并有针对性地与法学所开展合作研究,希望通过调研交流听取法学所对法学会工作的意见建议。


法学所交流关键词


“应用型研究”


法学所与其他法学类高校的区别之一是侧重于应用型研究,特别偏重于决策咨询应用型研究。法学所还针对政法队伍的需求培养研究生,并设有博士点。研究特长偏重于行政法和刑法等领域。


“积极参与”


法学所作为行政法学和港澳台法律两个研究会的会长单位,历来积极参与法学会的活动。今后也将持续支持法学会的各项创新活动。特别是对于“营商环境”蓝皮书的编撰,法学所有能力、有基础、有经验,并且有资讯可以共享,愿意与法学会在这方面加强合作。


“建设标志性品牌”


法学会新的工作思路,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根据法学会“打造与全球卓越城市相匹配的法治环境”的发展思路,希望法学会能加强跨地区、跨领域的交流合作联系,通过打造“标志性品牌项目”,从上海辐射,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大影响力。


“党内法规研究会”


根据新时代建设需求,建议法学会设立“党内法规研究会”。法学所介绍了其内设“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相关情况和研究力量。表达了可以给予法学会该方面的工作内容支持的愿望。


“法治中国司法指数项目”


通报法学所承接的该项目的内容和进展情况。表示依照市法学会目前的站位、工作思路和已确定的诸多规则,未来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法学所和法学会将会有进一步的合作空间。


(市法学会办公室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