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神算”刘伯温到底有多厉害?

 那星来 2018-05-19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说明刘伯温在民间的评价很高,很多地方都有关于刘基的传说,说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能掐会算,知道天文知道地理。

那么,刘伯温真有这么神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个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传说清朝入关初年,在江南地区大肆杀戮。有一个亲王带领清军打到江南以后还师,从南方往北方走,走到了刘基的故乡青田县,说刘基既然是个神人,那么他的坟墓必然要留意,就把他的坟墓挖开,看看有什么神秘。一挖不要紧,发现一个石碑,这个石碑上写了句话,“顺治三年春,如何开我坟”,就是说刚刚建立的清朝,入关不久,你怎么能够开我的坟呢?他已经预测到这一年清朝的军队要挖开他的坟。而且碑的背面写了几句话,把这个亲王吓坏了,说“贝勒贝勒,天下无敌。生于北方,死在浙直”。结果亲王回去以后吓得一身病,一命呜呼了。

还有人说刘伯温曾经得过一部天书。一次刘基在山中独坐,突然发现墙壁上有四个字,“山为基开”,这座山为刘基而开。他走上前去,山突然打开一道石门,继续走进去,又一道石门打开,只见一个道士横卧在石床上,指着一本书。刘基上前一看,是一部兵书。道士一翻身,问,什么人进来?你对这部书有兴趣吗?如果你明天能够把这个书的内容背诵下来,我就把我掌握的全部术数全部本领传授给你。刘基记忆力惊人啊,这部书第二天就倒背如流,所以他就得到这个道士的真传,成为神人。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的传说,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基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在石门山那里读书。他读书“七行俱下”,五经俱通,后来精通天文、术数之学。不仅懂得儒家学说的五经,而且还懂得天文、数学,这就跟我们刚才所讲的,他能掐会算,懂得天文就有关系了。

当时正逢科举之年,刘基他不够年龄。按规定25岁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他才21,就虚报年龄报考,一举中了举人,再举中了进士。

刘基考中进士以后,被任命为官员。但是,他先后四次辞官,期间著书立说,最著名的一本书叫作《郁离子》。他在《郁离子》当中表达了对社会的批评,同时,他也表达出了自己身怀满腹经纶想贡献给社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的心境。

元朝末年,社会黑暗,天下已经开始大乱。这个时候,群雄并起,既有张士诚,又有陈友谅,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朱元璋。朱元璋到了浙东以后要找贤才。当时浙东有什么人呢?号称有四学士。刘基、宋濂、叶琛、章溢。刘基就是其中之一。

据记载,说刘基一见到朱元璋以后,就给上了一个《时务十八策》,就是把他在信中提到十八项策略和方式进献给朱元璋。按照朱元璋后来对于刘基贡献的回忆,说刘基为他“勘定天下之机,措安黎庶之道”,一起讨论如何平定天下的策略,还讨论如何使百姓得到安定的办法。

到此为止,刘基都是纸上谈兵,打仗到底怎么样?到战场上试一试。刘基到了南京三个月,就碰上了一场战争。不出刘基所料,陈友谅依仗地广人多于至正二十年,顺江而下,直接攻打朱元璋的地盘,夺取了朱元璋在应天府附近的重镇太平,现在是安徽当涂。你想,朱元璋刚刚夺取南京,立足未稳,这时候遇到了强敌怎么办?他下面的将领意见不一了,有的人说陈友谅的势力太大,我们要避其锋芒,撤离躲一躲;有的人说,南京城的钟山地势很高,我们不如在钟山上面安营扎寨;也有人甚至说不如投降。

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刘基来到了会场,一言不发,看大家说的什么话。这时候刘基示意朱元璋,说你随我来,咱们有话单说。朱元璋说,我看出你要说话,你说,什么意见吧。刘基说,先赐我尚方宝剑,斩那些号召投降的。别看他们先发制人,我们后举的也可以得胜,现在就是要统一军心,诱敌深入。结果这一仗打胜了,奠定了刘伯温在朱元璋军队当中的军事地位。

之后,又爆发了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在这遭遇了他的劲敌—陈友谅。

这一场战争打得非常长。陈友谅的船是上下三层的大船,上面都包了铁皮,上下说话听不到,马可以在上面行走,而朱元璋是小船。大船有大船的优势,小船有小船的灵活,于是朱元璋下令火攻。在这场火攻当中,陈友谅的弟弟战死。陈友谅一下子泄气了。弟弟死了,而且跟朱元璋打了这么长的时间,离开自己的后方很远,所以供给就发生了问题,这时候陈友谅他们就准备撤离。

刘基又提出了一个计策,说现在要封锁湖口,断绝他们的回路。后来陈军粮食断绝又突围不成,士气低落,而陈友谅又在乱军之中被一只飞石流弹射中头颅,穿过眼睛而出,陈军惨败。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这个强敌。

第二年,朱元璋的西边全部扫平了,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先汉后周”,朱元璋就按照这个计划,最后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大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