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言微行289:人为何被称为“万物之灵”?

 璇玑悬斡 2018-05-20


人体之精巧与神妙,古人命以“万物之灵”,现代科学纯物质角度的研究,对人体而言,还粗浅的很。对于古人所讲精气神,及经络气脉系统,现代科学尚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证知;对佛家所讲第六意识,第七识及第八识,离的就更远。


人体是一个精妙的能量闭锁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缓慢的热核反应堆,且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不断进行者物质能量的裂象与淹灭。尤其是脏腑系统,与太阳系几大行星都有着能量沟通与交流。师言:“五脏本然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中国人把这种“自遮拦”的状态,称为有“本命神”或“脏腑神”的当值,《黄帝内经》与《黄庭经》中有详细论述。当值的意义,在于使人体脏腑和经络中的先天真气,是在一个闭锁的系统内周流不息,不至于使其迅速耗散,或无端游移,从而保得人体有一个稳定的变化过程。


这是古人的生命科学研究。此研究,与人的感官心识有关,与人的心灵智慧有关,与人的情志性格有关,所以是心物一体的研究,且有比心物更高一层的“神”的研究。此“神”非西方宗教所言之神,不可以认其为当下的纯“意识”,又不可以说它不是物质的。


突然的打击,或剧烈的刺激性运动,都有可能使整个能量闭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加速生命能量的耗散,成促寿之弊。所以,古人有“失魂落魄”之说,非徒形容,而是真实。中国传统的娱乐及艺术,多以滋养和护持此能量闭锁系统为宗旨,不似今日之刺激和放纵,唯恐真气散失的不够快。 

--盛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