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兰频道]一二三:兰花病虫害防大于治的意义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在兰花病虫害的对待上防范永远是大于救治,其意义深远。当病虫害发生时其实损失已经不同程度地产生,不管是如何救治,那只能算是亡羊补牢而已。因此说,做好积极防范是确保兰花丰收的关键。

我在兰花的栽培管理上一直是着重补充有益菌,每次随着浇水添加进去,如是真菌性病害较少见。但是在防虫上一直不太积极,因为涉及到使用那些气味难闻的农药,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2018年春季蜗牛的大爆发。

2016年秋天我处翻盆换的栽培介质全部是经过了高温灭活处理的,因此也就不存在虫源问题。直到2017年元月在安徽弄回从山中采的野生苔藓,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处理洗洗后就上到盆面上。去年四月份就有见新芽被蜗牛啃食现象发生,考虑只是个别现象也就未引起重视,直到2018年春季翻盆时频现新芽被啃食这才感觉到了头痛。傍晚这些蜗牛频繁地出来活动,每天只靠人工抓获也不太切实际,大的好弄一些像那些只有芝麻粒大小的就根本没有办法。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化学的诱导剂也使用上了就是无法根治。被逼得没有办法这才想起了使用菜园清除地下害虫与渔业上广泛应用于清塘的茶籽粉。

茶籽粉的使用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从325日开始初次使用,再经过后面连续两次使用已经快两个月不见蜗牛的踪影。虽然蜗牛达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先期它们所啃食的新芽造成的创口就是埋下有害菌侵蚀的祸根。扁平圆形的蜗牛啃食新芽多见,像钉螺多见直接插入在根系内部在啃食,可见危害之深。

如上实例旨在告诉我们对于虫害的预防性用药意义重大,惊蛰过后百虫苏醒,虫卵也加速了孵化,防虫用药必不可少。像更加隐秘为危害的红蜘蛛与蓟马更是要做好提前防范,一旦当肉眼都能看到虫子的时候其危害程度已经是较重的了。由于我处不喜欢使用杀虫剂曾经受到红蜘蛛的疯狂危害,使得很多新生的叶片搞得像是水伤或肥伤,甚至于像病毒症状产生凹陷特征。直到强加控制见效后,所发新叶方才美观重现。而那些带有症状的叶片就严重地受到影响,直至慢慢换叶完成这才使得盆草干净漂亮。虫害中像红蜘蛛与蓟马、介壳虫这三种虫子较为微小,加上活动亦较为隐秘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一旦爆发根治干净相当难。

另外,像在一地面上或大田建立兰花栽培地的,由于栽培环境较为湿润或沟渠水源通道处,很容易就会受到蜗牛、钉螺、蛞蝓类软体虫入侵,直至蔓延到盆内的栽培介质中危害新芽与根系。由于其危害的隐秘性,防治起来相当难。

在兰花的病害预防上补充有益菌是上上之策,因为使用广谱性杀菌剂时虽然是实现了杀敌1000之功,对于有益菌灭杀那也是自伤800的了。且杀菌剂不能长期依赖性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而补充有益菌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然了,亦有人在使用杀菌剂与补充有益菌上做到相互应用。例如,长期补充有益菌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在发病高峰期间会不定期地使用杀菌剂,实现对有益菌、有害菌通杀,然后在下次浇水时则又补充有益菌。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有害菌总是比有益菌生存能力强,在经过不定期的广谱杀菌后再来补充有益菌相当于是在定向扶持。

增施有益菌培育出来的苗子其高抗性要强于以药保命所出的子嗣,二者相比较,前者适应性强,并耐粗犷式栽培管理。而高药苗对引种方的栽培管理则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满足高频度地交叉用药,以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一旦引种方不能满足这样的基本要求,就会在高温闷湿的季节频频发病。这样的教训在近20年里已经有很多兰花栽培者领教过,并且饱受损失的痛苦。

PS:防在前治在后,这是正确的顺序,只要防范好了到位了也就不存在后面的治疗与抢救。只有前面防范没有做好才会有在损失产生后面的辛苦救治,并且栽培成本亦会大大地增加。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先易后难的程序,把控得好管理起来一切轻松,反之便会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