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品中国四大碉楼(三):藏羌碉楼

 PICAKIO 2018-05-21

编者按:矗立在川西北嘉绒藏族地区和羌族地区的碉楼是藏、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高层塔式建筑,散布在阿坝金川、理县、汶川、马尔康、黑水、小金和甘孜丹巴等地的碉楼具有独特的民族建筑工艺,其多角形制与普遍高筑的造型在国内碉楼中独树一帜,“高碉”是为其显著特色之一,被建筑学家们称为“东方金字塔”。



正如云南大地震震出一个惊艳世人的丽江古城,汶川大地震后,广泛分布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甘孜、阿坝地区,沉寂多年的藏羌碉楼在若干现代豆腐渣工程的瓦砾泥沙中巍然耸立,关于古老的建筑如何屹立千年、扛得住八级强震的金刚品质,也就成为了人们不断追问的话题。这些散布的藏、羌碉楼,充满了刚毅与粗放的风格,和岭南夯土围屋、西洋居庐精巧细致的风格迥异,如同经历了千年沉睡之后的勇士,缓缓拨开迷雾从远古走来,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藏羌碉楼起源为“邛笼”,出现时间非常早,并且以其特有的雄浑壮观面目载入了史册,2000多年前这种庞大的石头堡垒就记入了华夏文明典籍《后汉书》,被称为“邛笼”:“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它们的营建者为主要生活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地区的冉龙夷部落,他们分布在岷江上游一带,也就是现在的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到隋唐时代,“邛笼”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逐渐盛行起来,嘉绒藏人的碉楼发展到清代,更留下了极其深刻的一笔,川西北高原民族强悍的文明在片石垒就的高大城堡之下、北方统治者民族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们在方圆不过100里的区域里依托碉楼痛击乾隆王朝正规军,坚守大小金川29年,逼得北方统治者不得不模仿建构碉楼、训练攻城云梯技术,才得以攻陷。



今天的人们透过历史的云烟,从格萨尔史诗中窥看藏羌高碉,更可以在军事防御、宗教祭祀、风水排布、边界界定、物品储藏等方面领略到神秘的土司文化。由于川西北高原少数民族自古来源复杂,经济形态各异,所以在区域管辖上互不统领,相互防范,经常发生流血冲突,战乱不断,碉楼则为土司家族举行神灵祭祀、占卜吉凶和提供临时避难处、储藏贵重物品与粮食提供了空间。此外,在土司官寨建筑中,碉楼地位非常显赫,战时作为军事堡垒,平常则是权力象征,人们往往可以根据碉楼的大小高低判断该地土司等级和权势高低。



藏羌碉楼修筑得极为高挑,除了表现身份和战时防守瞭望功能之外,还有着完备的建筑技术支撑,达到坚固耐用,多年不倒的目标。



碉楼主要采用片石,上小下大、逐渐收分,形成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一角甚至十三角的多种造型,顶部看来犹如棱花,非常不可思议。而在古老的修筑工艺中,碉楼背面往往由传统工匠们砌出“鱼脊背”一样斜斜向上的脊线,形成三角形的支撑,保证碉楼的稳定;另一方面,厚重宽大的底部对逐渐缩小的顶部形成支持,一般四角碉楼分散受力已经非常稳定,而六角、八角等多角造型更加稳固;除了外部构造给力,碉楼内部铺设楼板时加入的圆木形成的“墙筋”,让石木结构的碉楼结构具有了一定的韧性,对处于地震带的碉楼建筑消减地震波很有作用。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天然石材深浅不一的黄色不仅赋予粗犷苦寒的高原别样的色彩,在碉楼高筑之工中也自有妙用,藏羌高碉一般选取特殊的片石为材,这种片石也具有韧性,在工匠最初砌上墙体时不一定就达到最佳平衡状态,但是由于重力作用,片石会产生形状调整,在受力方向逐渐形成合适的平衡状态,维持整座建筑的稳定性。众多细节的融合修成了无数座看似线条简单、构造粗犷的藏羌碉楼,而实际上在这些石头“东方金字塔”背后隐藏着的极为工巧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智慧,有现代人叹服而难以企及的技术水准。



随着藏羌碉楼的历史文化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些保存完整、形制优美的碉楼群已经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请,为社会所关注。在此撷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美的几处碉楼群与大家分享:


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 被称为羌族文化的活化石。寨内的巨大碉楼群雄浑挺拔,屹立于村寨中,高低错落,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碉楼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茂县黑虎羌寨



黑虎羌寨古称“黑猫寨”,位于茂县西北山中,寨中保留了9座碉楼,有四角、八角和十二角形制,具有浓烈的烽烟气息。碉楼大都修筑在宽不足10米的山脊上,与山下的垒石民居相连,体现了厚重的冷兵器时代防御气息,也最能体现古书记载的“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远古风情。


马尔康松岗直波碉楼



松岗在嘉绒藏语中就是“峡谷上的官寨”之意,直波碉楼位于松岗乡直波村境内,共2座,依山势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内,北碉在村北山脊上。两碉相距50米左右。两座碉楼均为八角碉,高大雄伟,棱角分明,墙体平整如削,技术精湛,极为牢固,集嘉绒藏族建筑高超艺术于一体,系八角碉中的杰作。南北两碉有地道相连,用以容纳老弱病残。为了防止敌人久围不攻,碉内储藏有大量粮食,并且还有暗渠引水入碉。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直波碉楼43米,已经倾斜2.3米,经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和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碉楼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美人谷”之称,是嘉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路、梭坡古碉群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丹巴碉楼源自羌碉,但其宏大的规模,非凡的气势,千姿百态,已远非羌碉所能比拟。丹巴碉楼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之分。高度从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碉楼功能较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守备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魔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处,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等。据藏文经书记载,在方圆数百公里的嘉绒西藏仅有三座 13角碉,丹巴境内就有两座,至今它们仍挺立于藏寨碉楼之间,气势雄伟,坚如磐石,虽经历千年风雨洗礼却神态依然。





作者与授权:阿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