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学五禽戏

 文史轶事 2018-05-21

 

2009年的许昌三国文化周开幕式上,许都公园里上千人的五禽戏表演蔚为壮观,震撼人心,让人记忆犹新。五禽戏是神医华佗创制,是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作为汉魏古都的许昌,华佗的长眠之地,政府为了弘扬建安医学,纪念神医华佗,在机关中倡导学习五禽戏。我历来是最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的,再加上年纪也大了,马上到了退休年龄,所以积极报名参加体育局举办的五禽戏学习班。

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以前别人动员我学气功,我看着那慢悠悠的动作着急,就没学。现在可能是年纪大了,五禽戏也是慢悠悠,却愿意学了。五禽戏看似简单,动作也不多,但要学好它,却不是那么容易。

五禽戏主要是围绕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的形、神、意、气特点,并结合人体的脏腑经络和气血关节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健身气功功法。学习的场地是市体育局提供的一个教室。教我们的是一个叫王雪玲的女同志,有五十多岁,教的非常认真。动作优美而和谐。她学什么像什么,很让人佩服的。

我们先学的是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等基本的手型和弓步、虚步、丁步基本步行,还有提膝平衡、后举腿平衡等基本动作。

预备式是两脚开立、两肩上提下按,动作要柔和,均匀,连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这叫“起势调息”。做完后再做这套动作叫“引气归元”。

第一节是虎戏。它由虎举虎扑两个动作组成。虎戏在神韵的体现上要表现出作为百兽之王——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酣睡中醒来的猛虎,虎目圆睁,伸展肢体,长长地伸个懒腰,活动利爪,振作精神。随后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沿着山路奔跑,忽而引腰前伸,忽而前扑下按,神威之中包含无限柔情,娱乐之余体现如山气势。我给它总结的是,老虎睡醒后先伸伸懒腰的叫“虎举”,然后要捕食的叫“虎扑”。所以作“虎举”时,要尽情让整个身子拉长不管是臂、腰、腿和胯,敬请舒展骨骼和肌肉。作“虎扑“时要有力,眼要睁大,提起时尽量锻炼腰部的力量。

第二节是鹿戏。它由鹿抵鹿奔两个动作组成。鹿戏动作较复杂,上下肢有立圆、平圆的交叉运行路线,腰腹、胸背有拧转、侧屈、内收、后拱的变化,肢体还要和眼神、呼吸等协调配合。鹿抵要掌握手臂的运行路线和手指的相应变化,还要顾及手臂运动和迈步出脚的运动方位;鹿奔要掌握提腿前迈的步幅大小,以及握拳扣腕的手型变化,尤其要注意重心后坐,上体形成的背部“横弓”和脊柱“竖弓”,还要把握好换步时,脚掌富有弹性,不僵不滞的交替着地。练习时要想象着旭日东升,原野之上,青草朝露,静谧怡人,群鹿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之中,悠闲自在,举头四顾,低头相向,嬉戏相抵,你退我进,乐意无穷;忽而发足奔跑,迅驰而又优雅,腾挪之际,轻盈灵活。我的体会是,鹿戏就是扭屁股,扭脖子,扭腰的叫“鹿抵”。翘尾巴,翘首,翘手指用力后座的叫“鹿奔”。这样好记,不容易忘。

第三节是熊戏。它由熊运熊晃两个动作组成。主要运动腰和腹。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动作姿势合理转换,是完成动作质量好坏的关键。熊运主要是腰腹部的运动。重在腰腹的立圆松紧摇转和左右挤压晃动。在腰腹的带动下,身体的其他部位与之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熊运的核心部位在腹部丹田,以脐中为圆心,以内动向外延伸,带动躯干作立圆摇转,两手轻附于腹前,随之运行。作熊运这个动作时,可微微闭了眼,让五脏压缩伸展,压缩伸展,连腹内都是舒服的。熊晃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提髋、屈腿、落地,提髋为紧,屈腿为松,落地为实。落地后,随着腰腹的左右转动,带动两臂的前后摆动,协调自然,不拘不僵。起到按摩内脏,运化丹田的功效。神韵在整体上,要表现出熊的憨厚、刚直、沉着、稳重。我最喜欢作熊戏,因为常坐办公室的人,经常站起来晃晃肩部是非常舒服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第四节是猿戏。它由猿提猿摘两个动作组成。猿戏的动作变化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要让上下肢动作协调一致比较不易。因为变化太多,有躯干有团缩、舒放的变化,有两肩有上耸、下沉的变化,有手臂有收屈、伸展的变化,有手型有掌、钩、握固的变化,有站立有提踵、落踵的变化,有步型有弓步、丁步、虚步的变化,有步法有前跃、后退的变化,还有速度快慢的变化。这些都不好记,常常是上肢对了,下肢错了,或者是下肢对了,上肢又没有跟上。它不仅需要上下肢动作的协调一致,还需要顾及头部的转动和眼神的顾盼。练习时,要想着猿猴置身于花果山林之中,坐无定势,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神韵上要表现出猿猴的机敏、可爱、灵巧、洒脱,集万千灵秀于一身,生机勃勃,自在活跃。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初学时猿提好记,但站不稳,猿提对颈椎、肩、肛都有好处。猿摘难记不好配合。它主要是活动肩和腰。

第五节是鸟戏。它由鸟伸鸟飞两个动作组成。鸟戏主要是上下肢运行路线与其它戏相比,略显简单。上肢运行的路线虽然幅度较大,但只要把握好两臂升降开合的要点,就比较容易掌握;下肢主要是平衡动作,无论直腿后抬还是屈膝前提,要注意将身体重心落在支撑腿上,动作就能保持稳定。练习时很潇洒,有在原野之上,白鹤屹立,气度从容,神情优雅,拍翅举足,昂首挺立之感。因鹤为长寿之象征,又有雍容华贵,圣洁沉静,目光纯净,神情安详,胸怀坦荡,飘飘欲仙之意;两臂上起伸展,气息鼓荡,如白鹤振翅高飞;两臂下落内合,气沉丹田,如仙鹤驻足而立。鸟戏比较简单,我就没有怎么学,看了一遍就会了。

其实学五禽戏一点也不难,学的也很快。我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学的差不多了。回来自己要多练,在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关节在于活动。象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学五禽戏最合适。速度舒缓,不紧张。五节的练习时间也不长。我总是连着做两遍好像才有感觉。五禽戏练习起来也不占多少地方,在办公室里也可以练习着作,很方便。有时候也不需要把全套都做完,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想舒展了,就作虎戏,想晃肩了,就做熊戏。还可以多做几遍。知道自己感觉舒服了就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