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品变成“特效药”九成虚假宣传|海尔社区移动版

 桃花江春水流 2018-05-22

 “活茶入药降血压,彻底摆脱降压药”,某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上,产地河南安阳的龙涎降压茶打出了这样“诱人”的广告语。而在国内市场上,类似的夸大、虚假宣传现象在保健品市场中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假冒伪劣、非法添加等问题更是时有发生,专家提醒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仔细辨别,切忌盲目消费。

  保健品变成“特效药”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它在欧美被称为“健康食品”,日本称之为“功能食品”。近年来,保健品在我国销售日益火暴,增长速度为27.8%。2012年,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的总产值达到了2800亿元。老年人是我国保健品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占50%以上。但近几年,时尚白领异军突起,成为又一主力军。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款名为胰复糖康胶囊的降血糖保健品宣传语中出现了“特效降糖药”等违规宣传字眼。还有很多产品将保健功能过度“演绎”,如把“免疫调节”宣传成“提高免疫力”,甚至有“抗传染病”、“抗肿瘤”等作用。

  九成保健品虚假宣传

  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整顿保健品市场,不断曝光违法行为,但市场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蔡美琴教授对记者说,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存在三大乱象。

  夸大虚构保健品功能。根据2012年和2013年前3个月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保健品广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蔡美琴说,我国批准的保健品功能共有27个,包括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等,产品在宣传中只能宣传在审批时通过的功能,超范围的宣传都属于虚假宣传。这些虚假违法广告,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非法添加屡见不鲜。记者调查发现,非法添加药物问题在减肥、降糖降压、增强免疫等保健品中最为严重。“很多保健品非法添加禁用成分,尤其是减肥产品乱添加泻药成分的情况较多。”蔡美琴说。非法添加的药物含量不稳定,可能引发血压、血糖较大的波动,患者如果不知情,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目前,经过审批的国产保健食品有12321种,进口保健食品有695种,但市场上在售的保健食品远超过这些数字,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混迹其中”。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网站销售的进口保健品没有国家认证的“蓝帽子”标志,个别商家甚至编造保健食品批号、私自印“蓝帽子”标志以假乱真。蔡美琴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一定要认准“蓝帽子”,也可登陆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产品编号,以确保购买的是正规产品。


  别太依赖保健品“功能”

  规范保健品市场迫在眉睫。蔡美琴说,美国管理保健品是采取备案制,一旦有消费者举报,该企业就会被列入“黑名单”,甚至可能因为一次“犯错”名誉扫地、倾家荡产。我国现实情况有所不同,所以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对新产品上市严格把关,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抽检,加大惩戒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对于消费者而言,蔡美琴认为,购买保健品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要因人而异,“一定是缺什么补什么,不缺的话不要乱补”。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一日三餐膳食均衡,摄入的营养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就不需要吃什么保健品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对于那些具有降压、降糖功能的保健品,千万不能过度依赖,可以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适当服用保健品作为补充,但切忌用保健品代替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