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一个老年人不“退休”的国家

 齐鲁生 2018-05-22



70岁创业开店,82岁护理别人,从不挑拣,有活就干

编者按:在日本,退休后的老年人是“不容小觑”的人群,他们将工作视为一种人生使命,并为之全力以赴,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总能见到这些“银发族”忙碌的身影,如果说人生如四季,退休后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秋天的开始,而是春天的再一次到来。

“前两天从电视上看到一群有趣的日本老头儿,听说山区经常有野猪出没,破坏了庄稼,当地人很苦恼,有雇佣猎人的意愿,村民给的价格是一头野猪1万日元(折合人民币600多元),于是这群老人穿好装备带着猎枪就去了,抢在年轻人前头赚了个盆满钵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刘芳在日本长野县一家公立医院工作了15年,说起日本老人“不服老”的劲头,她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长野县曾是日本“老龄男女就业率”最高的地方,这里的老年人不仅普遍长寿,并且纷纷选择了“再就业”,在街头巷尾,出租车司机、邮递员、超市收银员、公司清洁工、料理店老板娘……“银发族”几乎占据了各个岗位,并且兴致勃勃。

一个工作,钟情一辈子

刘芳告诉本报记者,在她常去的一家养老院里,不乏七十多岁的护工,她们一脸认真,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轮椅上80岁的患者,带他们活动身体,做猜谜游戏,有时候一起唱歌。

“我接触过一位护工老太太,她叫黑泽,今年82岁了,之前在日本一家医院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以后还是想要继续做护士,于是她自己做简历,上网登记电话号码,最终来到这家养老院,养老院付给她每小时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60元)的薪水。黑泽说,她不是老人,在这里,她只是一名打工者。”刘芳说,黑泽每天的工作从早上8点半开始,但是通常她会提前1个小时到,“因为她每天会先把病人的情报收集好,测血压、量体温,有时因为个人的事情耽误了工作,那么也一定要提前过来,把之前耽误的工作补上,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老年人很较真儿。”

黑泽有带着计步器的习惯,每天在养老院跑上跑下,她的步数总在上万步。刘芳说,这家养老院里病人们大多不能自理,需要护工为他们处理褥疮、胃瘘等状况,还有上手去帮助病人们抠便,一直忙到傍晚5点多,“但是对于像黑泽一样的老人而言,却没有任何抱怨,因为有人需要他们。”

对于日本老年人而言,个人的“健康管理”被视为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有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是老人们的基本常识,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去继续工作。“日本再就业的老人对自己身体状况都很有自信,有一次,黑泽在工作中摔了一下,腿肿起来了,她歇了两天,又重新回到了岗位。即便是不能再继续工作,一些老人护工也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比如身体不好了,那么会逐渐减少工作的天数,减一天,减两天,直到完全不能胜任为止。”

分垃圾、刷厕所,日本老人不爱“面子”

近年来,由于求职的老年人增多,日本专门成立了为老年人找工作的“银发族人才中心”,上千名老人通过该机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一位对“银发族人才中心”有所研究的华人张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日本男性老人通常65岁退休,女性老人60岁退休,他们来到中介中心,通常都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

“一类老人希望能继续自己退休前的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一类老人希望能将自己的爱好捡起来,最好能创造一些经济收入;还有一类老人本身没什么能力,但也希望尽其所能,哪怕简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女士说,日本打工的机会比较多,而且老年人一般不挑打工的时间,因为很多工作按小时计费,还有的是清理滑雪场,只有冬季才有活干,这些活年轻人不愿意干,但是老年人却不介意。

“公司的清洁工、垃圾分选员、树木修剪工、厕所清洁员,这些工作大都是老年人在干,在他们心目中,工作是一种证明自己的象征,没有高低贵贱,比如我知道的一位老人,今年63岁了,每天弓着身子刷厕所,倒脏水,他不觉得多么难堪,别人也不会因此嘲笑他,因为他的时薪是700日元(折合人民币42.5元),收银员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

还有一位叫山崎的老头,今年84岁,在日本一家语言学校当志愿者,虽然他有退休年金,生活不愁,但还是选择义务教人学日语教了20多年,不要一分钱。张女士回忆道,“我曾是他们的‘学生’,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山崎和另外一名退休的日语教师戴着老花镜,指着黑板上的句子,一句一句地带大家朗读,特别认真,他们的日语教室总是满满当当的,我问过山崎,不挣钱怎么坚持了20多年,他说就因为喜欢啊!”

58岁开始创业,越老越值钱!

随着日本“银发族”打工者的增多,已经有不少老人打起了“创业”的主意。一家老年职业介绍中心的墙上,贴着一句标语:“把你丰富的经验转化成在工作中,让你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追求更好的目标。”

一位筹划创业的日本老人细川今年58岁了,退休前是日本政府部门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是他未来20年的目标。细川说,退休后的老年人比年轻人要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广的人脉资源,而且,“我觉得我自己还很年轻。”

刘芳告诉本报记者,一些年长的日本女性选择开料理店和咖啡馆,“这些老人通过开店圆了年轻时候的一个梦想。作为老板,还经常雇用年轻人给自己打工,一位创业开小店的老太太告诉我,和年轻人在一起,好像自己也感染了那种活力,回到了从前的好时候。”

今年6月,一位来自日本福冈的70岁老人带着日式咖喱来到武汉,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位在武汉的大学生小刘告诉本报记者,这位老头被大家称作“岛爷”,在学校旁边开了日式咖喱店,还在不远处开了一家分店,一把年纪了也没结婚,就是爱咖喱。

小刘说:“他租了一间车库,平时就住在里面,喜欢香烟和巧克力,没事就爱到店里转悠,看看是不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摆放餐具,员工们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合格,有没有招待好顾客,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开很多很多家咖喱店’。”

痴迷工作背后的“难言之隐”

实际上,痴迷于工作的许多日本老人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旅居日本多年的郝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有句话说,男人如果没有赚钱的本事,是不值得信任的。其实日本的男人有点‘可怜’,他们退休以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恐慌和压力。”

原来,日本的男性老人工作了一辈子,平时什么家务都不会做,都是依靠妻子来做,他们工作的时候会给家里带来收入。男人退休后,“妻子觉得丈夫不但帮不上忙,还会‘碍眼’,会添麻烦。”

郝女士说,一些女性的表现刺激了丈夫的自尊心,两个人无法生活到一起去,极端一点的就选择了离婚,这边叫“熟年离婚”。离婚后的男人没有自己收拾家务的能力,赚了一辈子的钱都给了妻子,有的很快就孤独而死了,对于那些活着的男性老人来说,只有重新出来工作,才能赚取生活费,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孤独老死”对于日本人而言是很可怕的结局,一位日本老人说“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因此,“退而不休”成为了多数日本老人为了逃避孤独死的无奈选择。

在谈及每个人晚年最理想的终极结局时,一位71岁的日本老人说,希望“离开人世前,身体要好,健健康康地离开,就像演员死在舞台上”,所以,在那之前,“替人多做些事情”,有自己的工作,或许会让那一天变得更容易实现。(车一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