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监管投诉数据告诉你,哪家保险公司服务最好?

 你好竹子 2018-05-22
 
 一周前,竹子和大家讨论了小保险公司是否会倒闭的问题。

原文请戳:《小保险公司的的产品我真不敢买!万一破产了……

我们主要从保险公司规模说到偿付能力风险,答案相信大家也已经看的很明白:

不论是从风险本身还是从监管来看,一家保险公司要想破产都相当有难度。

事实上,保险行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稳定器,不论是那些你知道的大公司,还是那些你不了解的公司,都在无时无刻默默发挥着作用。

今天,竹子想继续和大家讨论另外一个经常被大家误解的问题:

小保险公司的服务是不是很差?后期理赔会很麻烦吗?

(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援引保监会权威数据来解释此问题。)

保监会数据告诉你: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所谓的大公司业务员在推销产品时说:

我们的产品价格是贵了点,但公司大有保障,服务好,小公司的你敢买吗?

事实真就如此吗?

315日,保监会公布了2017年保险公司投诉处理考评情况的通报,接下来我们就以管窥豹,看看接受考评的72家人身保险公司的投诉服务究竟如何。

通过数据呈现,我们也能更好地看到各家保险公司对消费者投诉是否重视,得分高的公司在处理消费者投诉这点上,自然是又快又好。

此次考评主要包含8个评判指标,非常全面:

万张保单投诉量

亿元保费投诉量

亿元保费投诉变化率

监管机构转办件办理及时率

接访响应

越级投诉率

媒体负面报道

重大群访事件

具体排名如下:

可以看到,这72家寿险公司中,排名最后的三家公司:

·         新华人寿:15.99

·         中国人寿:27.16

·         人民人寿:27.4

连及格线的一半都没有达到,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越有名的越排名靠后,大平安居然不及格,大国寿居然倒数第二。

那么,这种排名结果是否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呢?我们进一步看一下2015-2017年三年的情况:

中国人寿从54→63→71(倒数第2

平安人寿从53→43→56(倒数第17

太平洋人寿从22→27→61(倒数第12

新华人寿从45→69→72(倒数第1

泰康人寿从52→47→67(倒数第6

太平人寿从28→24→65(倒数第8

人民人寿从37→61→70(倒数第3

三年间,这些所谓的大公司的投诉处理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反而有持续变差的趋势。

所以,话说回来,担心小保险公司服务差的朋友们,大保险公司的情况或许更值得你操心。

再来看排名前十的公司,都是我们平常听都没有听过的公司。

但就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连续三年都占据着投诉处理排行榜的前25%,表现非常不错。

比如此次排名第四的弘康人寿,不仅服务做得非常到位,其旗下的返还型重疾哆啦A保、消费型重疾健康一生A+B,都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再比如和谐健康,排名也一直不错,此次不管是保费排名还是投诉处理考评排名,都位列16。去年到今年,他们家推出并升级了两款高性价比的少儿定期重疾——慧馨安、大黄蜂,市场反响一直很不错,是两款广受家长们青睐的高性价比少儿重疾险。

看到这里,一定又会有代理人赶到文章现场,开撕竹子了:

别在这误导大众了,大公司评分低是因为体量大,绝对数就大,怎么可能是那些小公司能比的,在这一点上,大公司真的很吃亏。

这么理解也没错,如果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量越大,它的投诉总量也会越大。

因此,为了更加公平地对比各家公司的情况,此次保监会公布的客观数据主要采用了相对量指标:

·         每亿元保费投诉量:投诉总量/当期保费,每新增1亿元保费,平均产生的投诉量

·         每万张保单投诉量:投诉总量/保单总量,每销售1万张保单,平均产生的投诉量

·         每万人次投诉量:投诉总量/承保总人次

 

看完以后是不是很服气。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大小公司在服务质量上并无大的差异。相反,很多小的保险公司可能表现更抢眼,更注重消费者服务。

就像竹子之前说的,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广告投放比较多的老牌保险公司,大多成立于八九十年代,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成长,预定利率一度达到10%以上。产品卖的硬气,投保人买的舒心,回过头看,简直是被保险人的黄金时代。

后来风渐渐不再吹,金融体系逐步成熟稳定,天底下再没那么好的事儿了。

二十年过去,回到2018年,那批黄金产品逐渐开始兑付,老几家公司都面临严肃的兑付风险。

同时,随着互联网保险以及新兴保险公司的兴起,其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所以竹子一贯的建议是,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能因为一些公司成立的早有先发优势,有更多的资源投放广告和进行品牌建设,而忽视小的保险公司的存在。

与此同时,这些年刚成立的很多新的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反而能更好地抓住消费者需求、迎合市场趋势,推出小而精的产品。

看到这里,关于小保险公司理赔会不会有麻烦的疑惑,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了一些答案。

我们买的保险,本质就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一纸合同,关于保障内容、理赔约定,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了。

理赔和公司大不大,知名度高不高,在竹子看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否能够理赔取决于条款本身。

不会因为你有亲戚在保险公司工作,理赔的时候就会照顾你,自然也不会刻意刁难某一个人。

保险公司是如何理赔的?

保险公司每天会有各种理赔报案,理赔在保险公司看来和销售出单一样,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在设计保险的时候,已经考虑了理赔概率,除去理赔款之外,保险公司还有很多利润的。



保险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分工明确的机构,规章制度极为成熟,理赔的标准完全是根据产品条款、相关医学法律指引、公司操作指南进行。只关心你是否能够达到理赔的标准,而从来不关心你是谁!



简言之,保险理赔原则就是:不惜赔不错赔不烂赔。

以竹子比较了解的一个保险公司为例,每个理赔案件都有严格的流程,要经过完整的督导、检查流程。全省参与理赔的人员有几百人,其中有拒赔权限的,屈指可数。

通过今天的数据分析,其实竹子想表达的非常简单:

保险和其他所有产品一样,本质上都是一种商品。

但又有些不一样,保险属于金融行业,但因为与民生关系密切,因此这个行业少了几分金融的唯利是图,少了几分资本的横征暴敛,多了严格的监管,也多了几分人情味。

因此,在选择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其实是:

以产品为核心,辅以公司品牌以及个人的购买偏好,心之所属,才能买到最合适的产品。

今日北京,微风细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