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圣贤书”的出处

 why619 2018-05-23
圣人孔子号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陈启智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是文天祥自赞语中的一句。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在其衣带上发现了这首《自赞铭》。全文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古人有把训诫书写在衣带上的习惯,苏轼读《尚书》“安豫日偷,庄敬日强”一语时就曾说:“此语可书诸缙”。书诸缙带,是便于随时提撕警省自己的言行,可见其重视程度更甚于后世座右铭。成仁取义,对于今天的儿童少年来说,可谓言重了。可是诵读经典诗文,实际上就是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不能不下一追问了。

经典诗文诵读工程启动以来,名师时贤对此问题阐论已多,所以重申之者,踵事增华,盖欲以附益之也。

今天倡导古典诗文的诵读活动,当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实有其深远之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补偏救敝而已。然则今天提倡诵读经典,所学究为何事呢?这牵涉到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一古老而长新的问题。中国传统的答案向来只有一个,那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大字。明什么理呢?首先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其次是要明白事物的道理。做人道理的总和谓之伦理,属于“德”的范畴;事物的道理分别谓之事理和物理,属于“知”的学问。古希腊开创的西方传统,重视“知”的追求,但不轻忽“德”的操守;中国古代传统重视道德的修养甚于对知识的追求,尤其是缺乏对物理的探究,因而近代在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百年以来,我们在引进德、赛两先生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甚至清算,矫枉过正,所以才造成今天道德沦丧人文不振的局面。无论伦理、事理还是物理,论轻重,三者同等重要;论先后,伦理应该优先于事理和物理,做人是做事和驭物(运用物理)的基础。所以明理应该先从明白做人的道理教起,这是不应有疑义的。

古人把“读书明理”如何做人作为终生的追求,并特别重视幼年期的教育,而且认为越早越好,至有胎教理论的提出。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在良好性情的养成。认为性情是人生志业的基础,因而又称这一时期的教育为“筑基”。从幼小就开始培植根基,以利优美人格奠定的认识,已为现代学者所肯定。研究证明,此时幼儿虽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却能凭借直觉,对周围的信息,犹如明镜照物一般,不加选择地予以摄取吸收。所以大人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使其纯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并对其行为给予循循善诱的正确引导。并将这人生第一阶段的教育称之为“幼儿养性”时期。

人生的第二时期,才开始进入读书明理的阶段,古人称这一时期的学习为“童蒙养正”。“童蒙”是指知识将开未开,犹如天将放曙时候,欲明未明的状态。而蒙童时期接受人生智慧的学习,正如阳光洒向夜空开启黎明,因之又称此时的教育为启蒙。“养正”则是指培植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养正”当然不能靠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利用这一时期少儿的强烈求知欲及强旺的记忆力,学习记诵一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古典诗文。这些经过筛选的古典诗文,都是冶真善美慧于一炉,融声(音)情(感)形(象)理(义)于一体的艺术。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都会逐渐地体味彰显出它全体的义蕴,供人终身受益。所以少儿诵读,虽然侧重声音,不求甚解,然而声入心通读者的心灵已经受到了熏陶滋润。至于潜在而深广的启迪,将随着人生的经历,逐渐释放扩展开来。

人生的少年时期,则步入了养志的阶段。童年时代播下的种子,此时已是根芽舒展,蓬勃欲吐,到了意气风发,确立一生志向的选择时期。此时的诵读,要在诗文经典的基础上,增加史书的涉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对于理想抱负的指引,豪情壮志的激发,将会起到莫大的鼓舞作用,成为进一步奋发向学的无形动力。千里骥足,万里风云,都从立志的一刻开始积蓄无尽的能量。作为人伦师表的孔子,就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他的一生给历代的青年树立了向学的楷模。他关于智仁勇三达德的论述,君子人格的养成,不正是我们应该终生为之追求的目标吗?“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司马迁在《史记》里的呼声,已成为透越千古,在无尽时空中的回响!

古代经典培养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脊梁,才使我民族至今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同时也因为有此不竭的源头活水,也才使我民族的文化如江河的滔滔,如大海的汪洋。往圣先贤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历代传诵的优美篇章,史书记载的英雄事迹,汇成了我民族文化慧命的长河。教导儿童诵读的目的。就是要在其心性纯净时,沐浴于这些朗照六合的智慧之光,徜徉于不废万古的生命之流中。不仅能扶持他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上,明辨是非,坚毅果敢,克服艰险,渡过逆境,以应接外部世界变化不居的挑战,从而荷载起新世纪我民族以及人类发展的历史使命。

可见从小培养儿童少年学什么,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一生,也是关系到我们民族以至人类未来的大问题。反观社会现状,人们在忧虑之余,不得不思考一下受病之源:是教育出了问题。

通过几十年一贯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几代人,通过不同时代的检验,固然有其共同的特征,如政治立场坚定,言行谨慎等。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问题,将这些不同的问题归约起来,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就是只知道如何做事,不知道如何做人,尤以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为甚。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背后,道德沦丧,信任危机,难道不足引起深忧吗!贪官黠吏,贿赂公行的风气姑且不论,在新一代之中滋长着的虚伪虚荣,投机取巧;见利忘义,轻诺寡信;唯利是图,铤而走险;残害动物,甚而弑父杀母,行若无事者,真是触目惊心,不一而足。凡此种种,怎不令人扼腕痛惜浩叹难收。前几项是说此类现象的普遍性质,后一项是说其严重的程度。而前者的普遍性任其发展下去,其危害性并不亚于后者的严重。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基础教育不适应拨乱反正以后的开放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或曰素质教育即为救敝而设也。然而,素质教育云乎者,其弹琴绘画舞蹈唱歌打球跳高之谓乎?!实心灵教育及人格之养成也。见不及此,更谓社会转轨经济大潮冲击所致,不亦益增其惑乎!试问堤防筑基如金汤之固,何畏于浪巨涛深风摧潮打也。

今天倡导的古典诗文诵读活动,真正的也是最迫切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并且为做任何事提供一个基本原则,为今后的志业奠定一个坚实基础。至于具体从事何种事业,这要根据个人的志趣,最重要的是应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的需求急民所想。并非要求大家都去作哲学家诗人。而是不管你将来作什么,都应有此素质储备。而且,中国经典和诗文中,蕴藏着不同于西方的思惟方法和致思方向,将这些智慧宝藏运用到西方所开创的科学研究之中,往往给人峰回路转,霍然贯通之感;或者在全球化商业运作之中,也可提供既能持续发展,又能出奇制胜的方略。因此,不仅青少年要学,教师和成年人也要学,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在全球化商战博弈中胜出,为了整治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也即为了人类世界的未来。仅仅步趋西方的后尘是危险的!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切不可丢掉自己民族的智慧,只有会通古今,融贯中西,才能把我们引向光明康庄的坦途。

可是有人仍然将这项诗文诵读实则是心灵美育工程,视为所谓“素质教育”之类的一种才艺。争相编选读本,像其它一些近年增添的辅助教材一样,发放给学生。这种发现出了什么问题就添加相应课程的办法,不仅会增加教师学生的额外负担,也极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违背了倡导者的初衷。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有识共知的,然而因为和现实的功利目标(如升学考试)产生矛盾,争夺时间,因而使这一本应加强学习的内容,不得不被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忍痛割爱。

既然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童蒙养正,陶冶情志,使每一个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之后,在各个领域都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甚至是可以跨越政治经济学术行业的公众智识分子,在其身上寄托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任。为达此目的,诵读学习的范围就不一定完全限定在古代经典的范围之中,现代文学以及西方许多名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之内。放眼古今中外,这方面应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古代经典与中西名篇,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素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就应该将诵读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的规划之中,而不应仅仅在民间推动。因此,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经典及诗文中有关如何做人,具有恒常道理的篇章,直接作为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编入语文课本,换掉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按照同一标准和一定比例,再从现代语体文中,选择一批具有真情实感,利于培养青少年情志的美文,充实到课本之中。将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以免造成人格的分裂。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然后才有资格和能力去选择职业和政治的道路。

及至高中阶段,则应该区别文、理、工、技四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数理化及语文外语教材。即文科选向的学生,应侧重于科普知识和科学历史的学习,而不再是数理化习题的演算;准备向科技殿堂进军,选择理工方向的学生,则应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之上,进行中西人文思想的教育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足矣;至于外语,除专门以此为选向者外,对于文理工技各选向的学生,则应普遍降低要求,以能对话为标准,鼓励学有余力者参加考级。对此,我赞成杜祖贻先生的主张:成立国家编译局,尽快地将国外的资讯和科研成果翻译过来,不需要每个人学好外语然后阅读;节省下精力致力于中国风格学术体系和科学体系的创立。并相应地在各级学校调整课程结构,解放和提高学习生产力,以便使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学好将来准备为之献身的课业。而此时从经典诵读中滋生的责任感和汲取的智慧能量,都将化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助缘。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民族在国际各个领域的竞争能力。

而目前的教育状况是,凡认为应该学的科目,不分轻重缓急,不管现在能否消化将来是否有用,一股脑地摆在所有学生的面前。强大的学习压力,剥夺了孩子们的休闲时间,也剥夺了他们创造想象的空间。从这一“全面发展”的迷魂阵里杀出的皎皎者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有特长的学生从此失去深造乃至成功的机会。所以应该承认孩子们兴趣智力的差别,尊重孩子们的志趣和选择。珍惜孩子们的精力和时间,也就是珍惜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机遇。尤其在国际化全面深层竞争普遍展开的今天,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发挥每一个人的优长,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调整我们的教育方略,改变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经典诵读的另一目的是爱国情操的培植。祖国的概念是广泛的,不要加以定语的限制,她应该包含着辽阔疆域里几万里大好河山,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数千年古国文化。通过诵读历代具有至情至美内涵的诗文,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和祖国的血脉相连,生命相依。这里是他生于斯长于斯并准备献身于斯的热土,既是他鹏飞万里鹰扬世界的起点,也是千尺高树叶落归根的家园。

当然,诵读经典,变化气质,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事,每一个大人也应该加入到这一行列里来。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说苑·建本》记师旷语)成年人肩负着国家建设和教育后代的双重责任,无论为了工作绩效还是率先垂范,都应重新捧起书本,开卷必然有益。虽然记忆力不如少年,但理解力已达于巅峰,能把所学的道理,迅速地转化到工作和行为中去。琅琅书声,至少可以为金钱社会引进一缕清风;圣贤教诲,更能将无限膨胀的物欲引向正途,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正气;少一分虚骄,多一分宽容。所谓“为学大益,在于变化气质”。(张载语)信不虚也。师旷将老年好学比若炳烛之明,光线虽弱犹胜于在黑暗中摸索。其实,任何人不读书都会使自己陷于不明人伦物理的暗昧境地。人生易过,盛世难遭。为了民族的复兴,抓住全球化所给予我们的机遇,学习西方科技,重温民族智慧,对于创新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奋发有为,犹未晚也。

通过以上论列,“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总括起来说,就是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鸿飞万里的志向,审问笃行的精神,真善美慧的情操。并在完成学业之后,将这种完美人格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去。为实现人类的理想,做出我民族的新的贡献。

推而广之,经典诵读工程的意义也就益显其重大,持续而广泛地推行下去,必将在世界的东方,掀起一场可与“欧洲文艺复兴”媲美的文化振兴运动,并进而推动世界文明向更为健康的道路上发展,一个全新的文明境界即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