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离”话题作文思路点拨及例文

 江山携手 2018-05-23

“逃离”话题作文思路点拨及例文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中,神灯精灵是永远不会被囚禁的。因为只要有一条缝隙,无论这条缝隙有多么细小,她都会化成一缕青烟从这条缝隙中逃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囚禁,比如被功名利禄囚禁,被人际关系囚禁,被殷切的期待囚禁......人如果也像神灯精灵那样,会伺机逃离,那么人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请以“逃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结合材料来看,这道题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大。重点考查考生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感悟。写作之前,考生要先理解“逃离”的意思。在材料中,“逃离”就是“寻找生命的出口”的意思。生命如果一旦被外物束缚就等于被“囚禁”了,要想获得新生就必须寻找生命的出口。神灯精灵永远不会被“囚禁”,他善于找到逃离的缝隙,说明“囚禁”总是相对的,而缝隙的存在是绝对的。

  如果以“逃离的必要性”为主题,那么考生可以写成议论文。为了让将文章写的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清楚,考生可以先从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写起,最好以具体的实例入文,摆出人在生活中被名缰利锁等“囚禁”的事实,然后引出论点,再结合一组事例加以论证以确立观点。如果以“学会逃离”为主题,那么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在文中讲述主人公如何面对困难、挫折、不幸等困境,并为自己的灵魂找到逃离悲哀、压抑、痛苦的出口。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都要紧紧围绕“逃离”这一话题作文。

【优秀例文】

逃 

生活中,我们常有许多烦恼和无奈:为了“美好前程”而忙忙碌碌,到头来一事无成,疲惫不堪,为了“浪漫爱情”而冥思苦想,最后曲终人散,千疮百孔。于是我们学会了掩饰,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逃离。

  与人寒暄,言不由衷;为人处世,身不由己;在灯光迷离的舞台上,涂脂抹粉重重衣冠;在觥筹交错的宴席间,虚与委蛇频频举杯;在步履纷纷的旅途中,面如春色轻轻握手。为了功名利禄而变腔变调,从而丧失了做人的乐趣;为了取悦别人而仰人鼻息,从而丧失了做人的风骨。

  我们想得到太多,却不愿意失去太多。于是我们选择了逃离

  逃离爱情,做个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自己。在四顾茫然中寻找自由,在无忧无虑中追求快乐。以为自己远离了寂寞,找到了自由与渴望,却不知真正的寂寞是懂得寂寞,真正的自由是忘记自由

  远离世俗,选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恬静,选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洁,选择“采菊东临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做一个“登山情满于山,观海情溢于海”的雅士。以为自己在生与死中悟到了唯美的诠释,却不知时光已在休憩中缓缓流过,生活缺少了几分激情,几朵浪花。

  在生活中,逃避是不现实的,解脱是不可能的,放弃是不明智的。我们不可能打个包袱,从此浪迹天涯,追寻似乎是自己想要的却又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梦境。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我们有父母,有朋友,如果我们去潇洒快活了,那他们怎么办?于是我们似乎又无法逃离。

渐渐地发现,其实逃离本身就是一场战斗,而敌人恰恰是我们自己。在叛逃所需的重新结构中,我们改造了自己,战胜了自己,或许还彻底打败了自己,让新的我犹然而出。

  因此在逃离的同时,我们又在回归。

  回归是生命成长的节奏。人类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在逃离与回归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在逃离和回归中实现的。哲人说:我渴望找到一方净土,安妥我的灵魂。这也许便是回归本身的升华。CRc亲子资源网

  不断地叛逆与逃离,又不断地回收与复归,情感与智慧,在平静的时空中产生了张力。不管结局如何,不管层次如何,我们的确从中获得了乐趣和意义。相信历经沧海桑田,终得反璞归真。

 

逃离,不如归来

  人工湖边有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枝上点缀着浓淡不一的绿,每当傍晚时分,我从路旁经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地站着,说不出的拙朴与奇异!无边的云霞,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为不变的树枝增添了韵律。它日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程式化地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告别累人的高中生活,狂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有日夜相伴的朋友,但各奔东西的伤感也无法留住匆匆离去的脚步。幻想成了我生活的部分,踏入奇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快乐比山高比水长。

  逃离的快乐,像一层薄薄的细纱,还没扯直,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生活流水无痕,夹杂着落英缤纷。遥观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发觉锋芒般锐利。米兰·昆德拉在他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当身后的大门砰然关上时,才发觉自己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变得难堪无助。逃离,它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厌倦了身边的生活,便开始到处张望别处的风景……可是,我总在某个虚幻的愿望里,极力地将生活的秋千荡到最高点,而停下时,却发现它还是原来的位置!

  一直喜欢旅行,希望到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逃离在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为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风景地的确美,却没有逗留的理由。逃离,不如归来!

  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的那般勇敢,日为友,风为伴,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但当我想象那画面时,品尝到的是百般孤独,在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不寒而栗!没有推窗望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都是牢笼樊篱。逃出现实的喧嚣,也逃不出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看着眼前这棵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都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芳香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生应无所息。逃离是种怯懦,而沉醉是永恒的归宿。

  生应无所息,就同这棵树静静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非常注重构思:暮色中,湖边的树静静地站立着,无边的云霞,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为不变的树枝增添了韵律。“我”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由树“我”想到了人生。在现实的繁琐中,“我”向往逃离,但逃离的快乐像细纱,很快被流浪的风吹远了,因为“我”总在某个虚幻的愿望里,极力地将生活的秋千荡到最高点,而停下时,却发现它还是原来的位置。“我”进而想到了王维的《竹里馆》,王维其实没逃出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看着眼前这棵树,“我”才感到:琐碎和锐利都是生活的假象,与其逃离,不如归来。文章文心曲折,蕴含深刻,阐述了一种类似“围城”的道理,写得很深刻。

  【亮点透析】

基础

等级

 

感情真挚

 

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立足点,写了自己的“逃离”经历,体验深刻,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感染力。

内容充实

文章由人工湖边的树想到自己的繁琐生活,写了自己的逃离经历,再想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王维的诗歌《竹里馆》,内容厚实。

发展

等级

深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作者由树想到人生,由人生的“逃离”想到人生的归来,最终得到生应无所息的结论,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观点很有现实意义。

有 创 

构思精巧

有个性色彩

文章由树到人,最后归到树,结尾树人合一,文心曲折。作者写自己的体验时,为避免单线直下,采用联想方式,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与王维的诗歌充实内容,构思很有个性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