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收听本期节目)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欧洲艺术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对于这样两个不同的艺术时代,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做过一个戏剧化的比喻,他把“古典主义”比作希腊的光明和分寸之神阿波罗,把“浪漫主义”比作热情和陶醉之神狄俄尼索斯。而在音乐史上,这两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如尼采的比喻一般呈现出了鲜明的区别,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古典主义时期追求秩序、平衡的审美,他们充满热情和幻想,追求情感无止境的表达与宣泄,乐于探索人性与自然的多面性,寻求更加多样与丰沛的音乐语言来书写他们的狂喜惊愕,奇崛瑰丽。在这样一个看似充满突破与新意的时代,勃拉姆斯却在回身寻找一条重构经典的道路,他在古典主义的传统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浪漫主义风格,被评论家们称为“同时代作曲家中最接近贝多芬精神的一位”。 勃拉姆斯20岁时的素描(1853年) Johannes Brahms 在翻阅勃拉姆斯的传记时,有两张图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张是勃拉姆斯20岁时的素描,那是一张清秀的侧脸画像,眼睑微微低垂,仿佛在思考,稚气未脱的面庞流露着一种沉静的色彩;另一张是勃拉姆斯50岁以后的画像,留着标志性的大胡子,神情严肃,沉郁的双眼透着不可动摇的坚毅。从少年到暮年,勃拉姆斯身上严谨内省的气质一以贯之,这种气质也被他灌注到音乐作品中,那种情感上的内敛与克制就像在冰层下藏身的激流,于地表下涌动的岩浆,厚重、炽热、充满力量。今天的节目,我们从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体会他古典风格下的浪漫主义。 19世纪80年代的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它创作于1878年,那一年,勃拉姆斯45岁,正处在“不惑”之年。在创作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之前,勃拉姆斯刚发表了他的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距离他那部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的发表也不过一年时间。勃拉姆斯把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小提琴演奏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他是勃拉姆斯的挚友与知音,曾为年轻的勃拉姆斯叩响当时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舒曼的家门,让“千里马”得以与伯乐相遇。 1879年,这部作品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厅首演,由约阿希姆担任小提琴独奏,勃拉姆斯亲自指挥,在经历了两人多次的探讨与修改后,这部作品逐渐成为古典音乐舞台上的常客,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以及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起,被乐迷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如勃拉姆斯深邃内省的个性一般,这部作品有着沉稳的气质,热情而克制,积极而有分寸,从第一乐章由弦乐和管乐奏出的第一段旋律开始,人们仿佛就能感受到勃拉姆斯那坚毅深沉的目光。宽广厚重的旋律带出了小提琴富有气魄的音响,遒劲有力的音符让人们的注意力不得不聚焦在这件乐器上,以便不错过接下来那些娓娓道来且极尽唯美的旋律。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柔板是勃拉姆斯著名的抒情篇章,圆号温暖的背景下,双簧管奏出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温和静谧,细腻的笔触下却有一丝人到中年的沧桑与惆怅,静观内省的情绪贯穿始终。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情绪最为积极昂扬的一个乐章,像是走过一片寂寥的田野后突然看见波涛汹涌的大海,云浪翻涌,与阳光一同奔腾,充满光辉与生命力,带有吉普赛风格的音乐元素加入让音乐融入了一抹来自民间的淳朴与热情。 人们常用“四十而不惑”来形容人到中年的一种理想状态,那是褪去了少年时因无知而无畏的莽撞和愚勇,在岁月的沉淀中获得智慧,变得成熟通达,却依然保留着热情和勇气的状态。这种状态似乎与勃拉姆斯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流露的气质不谋而合,它也许记录着勃拉姆斯人到中年的所思所想,诉说着他在“不惑”之年的沉潜与飞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