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篆籀笔意是形容书法水平高的话。 宋朝著名书法家米芾,就夸奖过颜真卿的字有篆籀笔意。 米芾这个人,书画水平很高,米芾品评过在他之前的大部分书法家。米芾的话和论不要奉为经典或者说唯一正确,因为米芾别号米颠(米癫)。 内容很长 什么是篆籀篆是篆书,篆书又分大篆小篆。 籀(音同宙):有两种解释方式。 解释方式一:据传周宣王时期有个叫籀的太史创造了一种字体,这种字体就叫籀文,特指他写得这种字体。这个籀文到底是什么,现在大家就靠猜。有说钟鼎文,又说石鼓文。 下图有石鼓文的“石头”。 下图是石鼓文拓片 下图是右边红框内是,吴昌硕先生临写的石鼓文 解释方式二:秦朝以前的文字都是大篆,籀文就是大篆。而篆,特指小篆,也就是秦篆。这时候的篆籀就是大篆小篆,反正是篆书。 如果还有其他解释,这些交给史学家们。 不管哪种解释,篆籀就是指非常古老的字体,以及当时写字方法。 什么是篆籀笔意米芾多次说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有篆籀气。 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於意外。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等等米芾是最直观的,最直接的第一个说出,那个帖子有篆籀气,篆籀笔意的书法家。 米芾是非常喜欢《争座位帖》的,米芾也是非常喜欢颜真卿。米芾写实批评过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的字。不要因为米芾说一句什么尽信。 那么我们看看《争座位帖》,因为《争座位帖》字非常的多,截取一部分。 再看一下,晚清文人何绍基(1799-1873),他是怎么临《争座位帖》的。 清朝时期有一帮文人,特别喜欢篆隶,唐朝魏晋都不放在眼里,追古一直追到秦朝,先秦。真正“篆籀笔意”,非常盛行的时期,在清朝。 颜真卿《争座位帖》的“篆籀气” 《争座位帖》是手稿,写得时候情绪比较激动,边想边写,涂涂改改,忽快忽慢。笔和纸也并不是太适合书写,字没有基本上没什么过于明显的锋芒等等。 “篆籀笔意”与“篆籀绞转”的笔法 笔法在起笔处都有一个逆锋起笔回锋的过程,将尖锋通过回旋的方式将笔锋裹住。通过回旋裹锋的控笔动作,笔毫处于微微扭曲的状态,笔锋也处于中锋状态。因为回旋裹锋需要顺着笔毫方向的改变,并且要保持中锋状态,所以总体上从起笔到行笔的动作相对舒缓。 简单说:按照篆书字体的写法,藏锋起笔,任何时候行笔都要保持中锋写行书草书。 上面这段是不是很有趣,其实这样的论述还有更有趣的说法。 有个说法,用笔有三种体系,一是“篆籀绞转”,其二是“一搨直下”,另一种是碑派“方折铺毫”。 现在很多书法家,特别喜欢制造理论。截取古人书论中的词,凑出一个新词。 一人有感篆籀气,篆籀笔意。就是有字中篆书的笔法。 米芾如此喜欢《争座位帖》,看到了篆籀气。我是同意的,因为我学过篆书,也研究过颜真卿书写楷书时的用笔习惯。 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有篆籀笔意的,因为颜真卿写字基本上都是有篆籀之气的。 《麻姑仙坛记》就有篆籀之气。 没有写过篆书,去临《麻姑仙坛记》一定临不好。 可是时代的发展,我们书法进入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以这样的想法为信念。 一、篆籀之气为贵,书不通篆,难以高古。二、书复于本,上则注于自然,次则归于篆籀,又其次者,师于钟、王。(《书断》作者张怀瓘的复本论)所以有些书法家,自以为超越钟繇王羲之,因为自己的字有篆籀之气,篆籀笔意。 所以有些书法家,自以为自己字还不错。 这样的字,符合我们当代人,想出来的“篆籀绞转”。 圆笔多方笔少,方笔甚至没有就是篆籀笔意。 这给了很多人,名不副实书法家一个借口。 当代一些书法家他们的篆籀笔意,篆籀绞转。解释的内容,犹如武侠小说一般,但是字经不起看。 不要盲目的追古,现代人更不要直接跳过楷书,篆书,隶书,直接行书草书。 练过一段时间篆书,知道篆书的基本用笔方式。写楷书行书草书,有篆籀笔意,不难。 写得比有些书法家,篆籀笔意的字好,不难。 自己觉得好不好才是重要的,自己觉得写楷行草要不要用到篆籀笔意才是重要的。 不是说,因为篆书先形成,会用篆书的用笔方式,字非常的好,非常的高古有韵味。 颜真卿也只有一个。 小篆都没有练过,乱写一通就称是大篆了,籀文了,就是石鼓文了。 弄一个很夸张的词,故弄玄虚,然后就可以做书法家了? 好好练字,不要想太多。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26日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