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无故出汗过多,多为体虚、卫表不固所致非正常的出汗,中医称汗证。有些人以为出汗多少和自身汗腺发程度相关,其实不然。儿童体质娇嫩、发育能力差、因此多见有汗证。对有汗证的儿童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补养,通过药膳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汗证分为两种自汗和盗汗。不同类型的汗证应区别对待。 自汗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是为自汗。”醒着时会静静地出汗、动则尤甚为自汗。自汗者多见气血虚证,阳气亏虚,不能顾护肌表,故津液外泄。应给与足够的蛋白质营养,如鸡、鱼、瘦肉、蛋、牛奶,同时配合补气食材如黄芪党参,忌食生冷瓜果、冷饮。 膳食调养:黄芪泥鳅汤 原料:黄芪10克,泥鳅100克,瘦肉100克,蜜枣2个。 制法:1.泥鳅用沸水略烫,洗净表面黏液,再在锅里炒至金黄色; 2.1000毫升水武火煮沸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煮沸后再用文火煲2小时。 功效:益气敛汗,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因服用抗菌消炎药后出现的倦怠无力、气短多汗、淋漓不止、动则尤甚者。(阴虚盗汗者慎用) 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是为盗汗。盗汗者多见阴虚证,阴虚阳亢生内热,入睡后卫阳入里加重内热,蒸津外泻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汗止。阴虚盗汗者可适当给予滋阴敛汗的食物如甲鱼、水鸭、冬虫夏草、西洋参、太子参、麦冬、浮小麦等;不宜用过温热的补品如桂圆、荔枝、羊肉、狗肉等,以免增加内热。 膳食调养:枸杞猪腱汤 原料:枸杞菜30克,猪腱150克,蜜枣2个。 制法:将1000毫升水与枸杞菜煮沸,放入猪腱和蜜枣,文火煲1小时。 功效:滋阴敛汗,用于小儿阴虚盗汗,或低热不退者(体虚发热、脾胃虚寒的小儿慎用) 父母都会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总怕小孩营养不够,所以进食较多鱼虾、肉类,但在我国民间有句老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吃多了,内热重,小孩就容易出汗。因此,对汗多的小孩,要控制孩子的荤食、甜食进食量,尽量让小孩多吃蔬菜水果,这对治疗盗汗有所裨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