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文飨宴】元代青花兽纹

 天然首选 2018-05-26


除象征意味强烈的各式龙纹外,兽纹也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纹饰。这类纹饰题材既有具浓厚神话色彩的仙兽麒麟,又有现实生活饲养的家畜马匹,虽然在造形来源及形象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相同钴料与笔触技法的描绘下,却呈现出统一的时代风格。


一、麒麟纹


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兽,《礼记》中与凤、龟、龙并称“四灵”,有祥瑞之意。其形象杂糅鹿角、狮首、虎眼、麋身、龙鳞、牛尾等多种动物特征,早在商周时期既已作为装饰出现于各类器物之上。

元代 青花麒麟凤纹玉壶春瓶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多以主纹形式出现于大盘盘心,或作为副纹描绘在大罐肩部。通常为昂首挺胸、四蹄奔跑姿势。麒麟的须毛用细笔勾画向后飞扬,呈现快意飞驰的速度感;身体由内部填色、边缘采用留白方式处理鳞片,鳞片形状与龙纹一致;颈部前后添饰飘带状物,以表达神性。周围另辅以花卉、芭蕉、山石、瓜果等多种图案,运用前后交迭的立体深度以及向中央延伸的聚焦式布局,烘托出麒麟这一主纹。这种纹样可参见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殿所藏麒麟竹石纹大盘与伊朗巴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牡丹麒麟纹大罐,此两件青花瓷器纹饰虽因器形差异而呈现不同布局,但所绘麒麟鹿角狮首、麋身牛尾、虎眼龙鳞、须毛飞扬的样态,为元代麒麟纹典型特征。


元代 青花麒麟竹石纹大盘

采自《托普卡比宫的中国瑰宝》,图187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

青花麒麟竹石纹大盘局部

采自《托普卡比宫的中国瑰宝》,图187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


二、马纹


绘饰在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马有两大主题:一种是具有仙灵特质的神兽;另一种则是日常出行所需的坐骑。


神兽属性的马以“波涛奔马纹”形式呈现,这是一种以细密波涛纹为衬底,借由颜色对比突显马匹样态的组合纹样,通常由如意云头纹作框,形成独立纹饰区块,运用左右连续排布的方式,环饰在梅瓶肩部或大罐上腹部。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殿所藏元青花波涛马牡丹纹梅瓶及元青花波涛马牡丹纹兽耳大罐均可见此种纹样。值得注意的是,波涛奔马纹中的马匹皆作飞跑状,头部有直视前方与回首后望两种形态,同时为使整体画面均衡,独立纹饰区块数量会依器面大小调整。


元代 青花波涛奔马牡丹纹梅瓶

青花波涛奔马牡丹纹梅瓶局部


坐骑属性的马通常为人物故事图中的辅助纹饰,这种马纹采用写实手法表现,以极细的笔触勾勒轮廓、五官、毛发及鞍具等部分,另用较粗的绘法在颈、腹及腿部填色,透过粗细并用的笔触与浓淡相间的色彩如实呈现马匹样态。由于人物故事图一般绘于梅瓶、大罐等器,因此这种坐骑马纹也多出现在此类器物之上,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人物故事梅瓶与日本出光美术馆所藏元青花人物纹大罐即见有此种纹样。


元代 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

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局部


三、其他神兽纹


元代青花瓷器纹饰中见有一种似狮非狮题材,有学者视其为麒麟形态之一,也有学者认为其就是狮子,更有学者考据其应为古代神兽白泽。这种兽纹的运用颇为广泛,既可用作瓶类腹部主纹,也能充当大罐肩部副纹,通常整体由侧面角度取象,首颈回转,身躯向后,曲肘抬臀,足爪尖利,颈鬃弯卷,肘毛与尾尖成丛飘扬。由于这种兽纹所占空间较小,因此四围多填绘瓜果、花草等图案。河北省博物馆所藏元青花八棱玉壶春瓶与伊朗巴斯坦博物馆所藏龙耳大罐上均可见此种纹样。

元代 青花麒麟凤纹四系扁壶

青花麒麟凤纹四系扁壶局部

元代 青花狮子纹大盘

采自《历代文物萃珍》,图116

香港敏求精舍私人藏


虎是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信仰里某些神明的象征或坐骑,具有降服鬼怪的神力,但虎纹在元代青花瓷器中却极为少见。英国公司Eskenazi Ltd.收藏的一件青花大罐,其罐腹所饰人物故事图鬼谷子下山中即绘有一虎纹,虎头上抬,张嘴露齿,目视前方,四肢迈开,向前跨步,背脊配合腿部动作上下起伏,粗长尾巴向上扬起,体态雄健有力、形象生动写实。


元代 青花鬼古子下山图罐

采自《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辑》,图2

英国 Eskenazi Ltd. 藏


元代青花瓷器上所饰的兽纹,不仅题材丰富、形态多变,还会依据器类变化对同一纹样进行差异性布局,为元代青花瓷器艺术不可或缺表现形式之一。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