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黑白一议(二) 这些思维方式,浸染于中国画家“空白”与“空黑”的运用,必然出现高层面的艺术观念。“空白”乃虚白,“空”读kong,空而灵,虚而妙之意,不读kòng(非空闲之空)。空而灵者如通神灵,空非顽空,无乃通有,以空能神,以无用有。空与色,无与有,相互为用,因无用有,因有用无,“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有无相生即极易明了。正如《淮南子·说山训》中所云:“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物莫不因其所有,用其所无……” 无者,空者,用无用空相契合者。《淮南子·原道训》开篇有两句话,“高不可际”、“禀授无形”。是说其高不可接近,可以说至高无上吧。只有大道无形地给予万物生发的可能。“无形”,不易觉察之意。 中国画的“空白”、“空黑”应有大道在其中的高层面内涵。“空白”与“空黑”实在可以通向无边无尽,通向万事万物,通向人们永不止息的思辨精神。 山岳之光(局部) 45cm×55cm 1989 年 山岳之光(局部) 45cm×55cm 1989 年 中国画的“空白”千年常见,“空黑”则属发展。大面积黑甚或画中无一点白,满幅皆黑,或云“反白为黑”、“黑白一义”。画面由亮处向暗处伸延,令有隐于无中,生发开去,令人向往之,黑如“乌鸦入夜”,白如“雪隐鹭鸶”。精神意蕴无穷。通过画出的引入不画出或画不出的“景外之景”、“相外之象,味外之味、音外之音,或日:不音之音,不景之景,不相之象,不味之味,此乃画中以有用无,以无为有”,姑妄名曰“参空”之画“禅”。古人评论诗文尝谓有神韵者,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司空图《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皆与画之精神境界相通。“气韵”、“意蕴”、“心象”、“神韵”皆有契合,画内画外,有无相生,个中三昧,可以管窥。 中国画的“空白”和“空黑”,在深层的审美领域,提高和发挥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的艺术通向无边无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不妨将“空白”和“空黑”大胆地设想为画面中的时空隧道,是“白洞”或“黑洞”,通过它可以在另外的未知空间和时间里驰骋我们的理想和使我们的审美精神得到满足,达到新的理想和审美境界。这便是心性的自在性、灵活性、透明性。 2000 年 柱立天地图 84cm×85cm 1989 年 柱立天地图(局部) 84cm×85cm 1989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