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景德镇群英会馆 2018-05-28

山水画家在面对大自然时,必须从个人的主观意识出发,体悟大自然,解析大自然,把握大自然之美,抓住大自然之美,从而在创作中做到采用借物写心,物我为一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识与所描绘的客观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绘画上升为与道相合的境界。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李小跃深入生活描写自然,通过写生去检验自己对画面的总体概述能力,主宾,虚实,开合,呼应,疏密,繁简等诸多描写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师训:法无定法乃法也:向经典取经,吸取传统山水创作的丰富养料然后转化成自己的内功,以悦尽传统经典山水为大任,积累雄厚根基,厚基博发。

七零后画家李小跃至今仍坚持山水画创作,心无旁骛,“唯有绘画才让我觉得充实,没有虚度时光”。

李小跃老师 所营造的山水画中的山体、林木、泉流、显晦的云雾、视觉的空间充满了灵动的生命气息。

作品欣赏:李小跃新品山水画《杜甫·雨晴》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近些年来李小跃老师努力精进自己的绘画语言、深化自己的画境,其作品体现出的是他对艺术真谛的执著探究和对天地精神的深度叩问。这幅《杜甫·雨晴》以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五言绝句诗《雨晴》为背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富有诗趣,不拘于纯客观地模仿对象的光与色,而着眼于捕捉它的形态、神韵和结构,耐人寻味。

作品欣赏 小品装饰仿古画 李小跃新品山水画《穷款》 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古代中国文人画家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心灵的畅游和笔墨的随意性表达,展现出活泼的生韵气息。李小跃老师的这幅《穷款》仿古山水,描绘了山居深幽的古朴画面。画面背景处山势巍峨,高山仰止,画家以生动的笔墨描绘出连绵高耸的群山、苍郁的树木,更衬得青山无比幽静,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韵和浓郁的原始气息。作品构图严谨,笔法精道,气势不俗,融合着天人合一的气息,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审美感受,把观赏者带入深邃莫测的山水境界。

李小跃的山水画作品可以使观者感到作者在大笔点皴、小心收拾、墨色挥洒、情景交织中所洋溢出来的书卷气和人文气。

作品欣赏:李小跃新品小画作品《清淡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古人对山有着深深的崇拜之情,高山仰止,当山林意境与人之情感产生共鸣,并以山水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便产生了山水画,山水画作为国画的一种,能体现中国人平淡自然的审美要求,给人以清淡雅正、飘逸虚静的审美感受,深得人心。

老师的这幅国画山水作品《清淡图》,构图巧妙,设色清新雅逸,画面中高山峻朗,古柏苍虬,烟霭空蒙,近景处的江水缓缓流淌,形成了空间的湿润和深远感,山间的凉亭和身着白袍的古人,又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整体观之安静恬淡且充满禅意,令人向往。

作品欣赏:李小跃最新力作斗方山水画作品《秋山高致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中国山水画以意境、气韵为最高境界,也是每位画家所追求的,优秀的国画山水作品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老师的国画山水作品《秋山高致图》,采用高远构图,细节处独具匠心,笔法清秀,淡墨皴擦,图中峰峦挺拔,树木丰茂,云山浮动,近景处的人物恰似点睛之笔,写出了居于此处的清宁韵味,远景处再通过迷离晨雾的若隐若现,营造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佳构,看似无意,却含匠心。

在“道法自然”中求索“逸品”的旨意,分明贯穿于他的山水画创作中,使他的作品不落俗套,而弥布着一种润人肺腑的清逸之气。

作品欣赏:李小跃新品仿古画《放眼不知何处尽 秋在直觉此峰高》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中国山水画以中国文化和哲学为基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人文内涵,不仅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画的核心体现的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老师的国画山水作品《秋放眼不知何处尽秋在直觉此峰高》,构图严谨,墨色清雅,山峰层层叠叠,溪水淙淙流下,平坦处可见古朴的木屋,水面上还有两叶小舟,船头静坐点景人,倾心山水,远离尘嚣,安然垂钓,写出悠然自得的心境情趣,似引领观者来到一方世外桃源。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小跃,笔墨丹青耕耘不止

江山古今,一往莫遏,人物饰物,建筑景物与时迁变。人们眼中的一切,新与旧总是胶着在一起,艺术的追寻不单需要执著,更需要方向,而李小跃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正是他追寻自己艺术之路方向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