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体一撇“定江山”,从此楷书是路人

 一笔定乾坤 2018-05-30
​        柳公权的楷书与颜真卿被称之为“颜筋柳骨”。唐朝至今唯有赵孟另辟蹊径,才得以跳出唐楷套路,自成一家并列第四。柳体楷书中有一笔非常特色,也叫柳叶撇。在柳公权的很多传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此笔,有些是和柳叶接近,两头尖中间宽,整体是个弧形状态;还有一种是取一段柳叶,看似锋芒毕露,实则内含“骨肉”非常饱满。
        这一撇真叫人心酸,柳公权之后,几乎所有学习他的书法家都受到了撇的影响。特征明显的黄庭坚便是之一,他的行书很大一部分笔法借鉴柳公权的撇。这种气势人书法人非常爱又带有恨。
        柳体学习人能够模仿得像那已经很难得,这种像不止于形似,还需要神似。有些人才两者兼顾终于靠近柳体,不料发现自己已经“走火入魔”被套路。深入研究柳体后能够跳出来的人没有几个。
       柳公权这一撇,那一捺写尽了工楷内外,不论是形状外观还是内在力道,他都彻彻底底的把楷书推向了巅峰。柳体之后,楷书学习者便成了路人。现在的书法家们也不轻易去触碰柳体,生怕丢了本性无法逃离。老铁,柳体的未来就靠你跳出此怪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