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里有块怪地,无偿让给考古队,结果,就发掘出了一座大墓

 斯文卿相 2021-08-25

《大秦往事》第25期番外

陕西是历史文化大省,自来地下有许多宝物 ,这样的好运气就叫一个小村子遇到,可你知道,他们当时有多么的不乐意吗。

这件事发生在 1976年前后。

陕西宝鸡凤翔县有一个小村子,叫南指挥村,南指挥村有一块怪地,为什么要叫他怪地呢?

因为这块地与其他土地不同,不管刮风下雨,天时好坏,自来都是寸草不生,当然,寸草不生有点夸张,但地里不长庄稼的确是真的。

村里有这么一块不长庄稼的怪地,不给村民带来任何效益,那谁能开心得了,就只能由着他那么荒废下去。

有一天,一个姓靳的村民修补自家院墙,推着小车到这里取土,这时候呢,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老靳几铁锨下去,从底下带出些奇怪的土块,土块的形状颜色与周围的黄土明显不同,里面有黄有黑,还夹杂些碎石,并且非常坚硬。

奇怪的事情引起老靳的警觉。

当时临潼县的兵马俑被发现不久,陕西考古队正跋山涉水,多方勘探,看能不能再发现先秦文化遗址,

而勘探先秦文化遗址,秦都雍城自然是重中之重,那段时间,考古队恰好在凤翔县,老靳立刻找到他们,将这件事如此这般一说。

专家马上敏锐的感觉到,这里明显有问题,于是,一行人很快来南指挥村,经过一系列技术研究,发现这里的确有发掘研究价值,于是考古队就正式进驻了。

七十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没现在这么复杂,村里见一块怪地居然对国家有用,于是呢,就将这块土地无偿让给考古队做研究。

那么,考古队发掘出了什么?

大惊喜啊,发掘研究工作整整持续了10年,一直到1986年,墓主人的主墓椁被发现,这项工作才告一段落。

成就是:

那些奇怪的土块称之为五花夯土,是经过人工夯砸的,它们来自于一个巨大的地下工程,这个地下工程呈四方形,总面积达5334平米,共出土先秦珍贵文物3500余件。

那么,这座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其后,随着清理研究工作的进展,大墓随之又出现许多令人震撼的秘密。总计下来,约占据了中国五个考古之最:

一:总面积达5334平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先秦墓葬;

二:墓内有186具人殉,证明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人殉最多的墓葬;

三:椁室的椁具“黄肠题凑”,使用天子规制,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四: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五: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更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刻有铭文的石磬。

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位三十九年,给大秦带来暴秦之名的秦景公。

发掘研究这块怪地之后,带来的成绩就这么了不起,南指挥村,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也就这么巨大。

而这座大墓,便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也有人根据形状,将他形象的叫做“东方倒金字塔”。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这里面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是:

秦景公,在位期间一辈子被晋国压制的死死地,可去世之后却公然使用黄肠题凑,什么情况?

黄肠题凑的意思是:构成主棺的东、西两壁及棺底、棺盖的所有南北向的柏木,两端均有榫头伸出,在主棺南北两侧,凑成长方形的如同柜子一般的形制,这是天子才能享用的规制。

当初晋文公帮周襄王平定子带之乱,借天子感激之时,请用隧礼,请求周襄王答应,他晋文公死后,可以让墓室有个墓道,享用一下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的待遇,然而就这么个要求,都被周襄王明确拒绝,晋文公今后也没敢再提;

可秦景公呢,没有晋文公的功绩,他统治的秦国还不算个强国,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敢僭用天子的墓葬规制,胆子比晋文公还大,从这个层面说明,到春秋后期,老秦人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并且也不在乎别人知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