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信仰究竟是什么?

 南方疝论坛 2018-05-30


信仰究竟是什么?

读古文庄子齐物篇里有这么一段寓言: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译文:(文中所说的是楚国有一个名叫南郭子綦的人,据说也是德行高洁的抱道之士)有一天,南郭子綦在家无事,凭着几案而坐;仰头朝天,吐一口气,神情像是飞离了躯体。他的弟子颜成子游侍立于前,问道:“您究竟怎么了?身体的形状固然可以修炼得如枯木,然而心灵可以寂静得如熄灭的灰烬吗?您今天凭案而坐的神情和从前大不一样。”听完此话,南郭子綦先转了转眼珠,随后双手举起伸了个懒腰,像一个泥菩萨突然显灵一般从高度忘我中醒了过来。南郭子綦笑笑说:“好啊,你小子问得好啊!静坐我练多年,但今天也不知怎么搞的,竟然功到渠成,丹田下的一股真气沸腾炽热,循环流动,疏通百脉,如同醍醐灌顶、春意融融,使老夫在身心飘逸之中浑浑然忘掉世态人情,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了。即今天我终于失去了自我,你看得出来吗?你知道人世间的美妙,但难以知道周边自然界的美妙,你一旦知道了自然界的美妙,但还是难以知晓宇宙间的美妙。


后世的许多读者特别欣赏庄子在这里谈到的“吾忘我”,认为这一概念足以与西方哲学中的“绝对精神”媲美。事实上,中国文化特别强调自我修养的境界,庄子的“吾忘我”,孟子的“浩然之气”,皆是一种精神心态,一种心灵的境界。相类似的内容,在西方文化中,则被称作信念哲学概念。

“吾忘我”等基本是某些文人和有闲阶级所追求的精神心态;到了平民大众和宗教阶层,就出现了更具体更有限的道德境界,如儒家的温廉恭俭让,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宽恕,佛家的寡欲,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到了现代,人们还把这些思想境界与信念也叫做素质或精神,如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学生的素质,人民的素质等。道德的境界,信念,精神或心态,这些是构成信仰的基础。

信仰

人依据道德信念行动,知行同一,就成为信仰。信仰必须有两个因素才成立,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单纯的内心道德信念而没有道德行为不能构成信仰。我们通常很容易谅解某些本着宗教信条而做错事的人,但难以原谅那些打着宗教信仰旗号,却做出违背宗教教义事情的人,因为前者有信仰,后者没有信仰。如果人们只是纯粹探讨道德心灵的境界,探讨道德的信念,深入系统的可称之为理论,普通的可称之为清谈,但它缺乏道德行为,顶多是在信仰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不是全真的信仰。

信仰包括行为,必然带有功利性。由此引申出与信仰行为相关的几个具体问题:一是理性,二是迷信,三是集体信仰

理性 信仰的形成和进化依赖于理性。信念是人们不断理性选择的结果。当人们依据道德信念决定采取行动时,大多情况下面临着多重选择。理性决定着特定行为的选择,将道德和某一具体行为联系到一起。信仰的进化则往往是理性反思修正的结果。

迷信 信仰也时常带有非理性和迷信的特点,因为人类的知识和理性是有限的,在理性缺失的地方,只能用理论假设或者迷信来替代。

有人说:“在另一条路径上,普通信众必须遵守信条,即择善固执,通过许多信条或戒律的辅助来作为平时行为的准则,即使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单纯坚守信条也能渐渐达到明善,达到精神纯洁的境界,最后达到诚身。这明显是对宗教信徒的描述,无论是儒教徒对孝悌忠信的执着,还是犹太教徒对律法的执着,抑或是基督徒对耶稣训诫字面意思的执着,都是诚之者,也是自明诚。”

理性由此对信仰不断提出挑战,也由此推动信仰的进化。科学与理性再糟糕,也比迷信要好,因为它已经从黑暗中向光明的路上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集体信仰 信仰是行动的指南,集体信仰因此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为抑制这种力量,现在西方社会采取政教分离的方式,将神权和世俗政权分开。事实上,每个宗教的没落都伴随着集体信仰的消失,造成所谓的信仰危机和/或信仰真空。

现代信仰

什么是现代信仰?如果以美国的现代社会为代表,他的官方信仰有两个具体内容:

一是自我建立起个体独特的信仰体系,也就是所谓的美国式个体主义,体现着自由的原则。它允许个人从不同的宗教,道德,文化和哲学流派中,提取自己认为重要的道德元素,依此形成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点从人生的起点,学校教育中就能充分体现得到。

二是宗教情怀下的平等观念。它假设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人和人之间因此平等。平等的观念已具体落实到广泛的法律条文之中,执行起来也很严格。人人平等是它的唯一的集体信仰元素。

相比较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中历来不缺乏平等的信念和追求。目前,各种宗教在中国兴起,但回归到西方人旧时代集体宗教信仰,独尊一教的时代已不可能。中国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加之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假以时日,中国人比较容易填补旧道德观念与现代信仰的差距。

过去的时代留下了集体信仰的真空。如今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它需要每个现代人根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根源,自建一套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来填充,你认为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