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 主编:腊月 荐稿:冰霜 流云 制作:方舟
某省长自戕 作者/大白诗话 特殊材料又何堪?艳毒侵身腐色男。 做一归零休理二,摔锅破罐再扔壜。 安能冥国封疆吏,已料阎君索命函。 趁早先谋阴府位,好挑女鬼戴金簪。
代某省长夫人咏叹调 作者/大白诗话 河东狮子吼连三,怒满腮帮恨满颔。 小蜜可包无所谓,大财不进免来谈。 谁知艾检呈阳性,孰料衰亡当负担。 老脸不输输老命,连床好戏陷泥潭。
代某办公厅草拟内部通知 作者/大白诗话 尔等新开一现昙,娇容羞答艳权龛。 提升仅靠青春饭,包养形同白胖蚕。 上线下家罗帐捆,东邪西毒细胞探。 惶惶莫若抽筒血,速验清污切勿耽。
某省长奏鸣曲 作者/大白诗话 权谋色欲老生谭,自古成廉败乃贪。 淫与不淫难自制,命来夺命有谁谙。 红迷罂粟潇湘馆,香烬油灯水月庵。 调令转移冥组部,阎罗十殿好朝参。
小 寒
作者/冰霜 繁星漂渺映阑珊,过隙骅驹入小寒。 宿雪如银遮远际,浮云似雾漫高峦。 怀添怅惘心中苦,枕落清凉梦里酸。 幕下挑灯重执笔,孰知端绪悄成欢。
【七律】庆百期作业步韵胡老 (新韵) 冰霜(辽宁) 百期词赋咏风尘,聊把冰心示故人。 琐事虽微关道义,幽兰纵少溢芳芬。 何为老树凌寒劲,应是虬根扎土深。 满腹珠玑倾笔底,文坛万里散清馨。
咏李鸿章 作者/廖国华 新盟城下惹沉哀,杖履趋朝首不回。 兼济虚传臣亮表,指挥难觅令公才。 支天赤手亏方略,挪帑金銮育祸胎。 太息柩舆合肥路,青青荠麦杂苍苔。
空谷曾有兰 作者/萱草花开 云中空谷衍春秋,曾有丛芝倩影浮。
玉蝶临风飞欲起,琼脂带露馥还幽。 清阴已被喧声乱,冰魄因蒙浊雾休。 一自香氛归渺渺,缘山寻遍意惆惆。
六十六岁感怀 作者/旷世怡人 六六人踪感万千,饱尝五味几多年。 计生教育倾心力,仕宦村官尽职权。 煮酒何谈名与利?吟诗可咏志和缘。 炎凉笑对无烦恼,潇洒红尘乐每天。
过年登山(新韵) 作者/张绍文 辞旧迎新过大年,牵藤龙首自登攀。 风袭塔稳悬铃动,雪打松摇瘦鸟喧。 信客燃香求静庙,闲牛觅草走荒田。
闻声远眺烟花处,正是银州老北关。
某商家 作者/北极方舟 富商赢利巧生财,榨取员工未觉哀。 无用之时随手弃,技穷那刻任刀裁。 为人诚信常随口,做事嚣张必惹灾。 质检工商顷刻至,谁家义士报公台。
(惜分飞) 白梅 作者/清雪 一树梅花馨圣洁, 玉骨冰肌映月。 赴约东风切,幽怀朗朗清如雪。 春雨来时挥手别, 化作双飞玉蝶。
香散相思灭,素心入梦千千叠。
《红梅》(惜分飞) 作者/清雪 袅袅冷香侵绣户,疏影殷红满树。 纵使无人顾,凌霜傲骨百花妒。 谁识冰心归翡圃,悦耳笙箫几度。
梦里春时雨, 来年相约同君晤!
鹧鸪天 立 春 作者/黄州农人 万物甦苏此节催,阳和起蜇卉初菲。 清溪解冻潺流水,野岭梳妆见翠微。 随自律,重人为,闻鸡起舞报舂辉。 三阳开泰晨曦醉,大地微微暖气吹。
喝火令 回归 作者/风影 徐州 曾别家乡土,还归故里门。眼前依旧小时村。昨日暮烟青瓦,左右到黄昏。 为那求学梦,深深朝夕云。读书声响可曾闻。一路成长,一路也缤纷,一路皆无惆怅,仍念是双亲。
喝火令 水仙花开 作者/风影 徐州 谁能临春发,仙子倚水栽。绿盈黄蕊动心怀。翠叶碧池花处,唯有影徘徊。 都说阳春好,花红映阶台。水中回首让人猜。不说绚阑,不说染卿腮,不说倚窗开久,却迎那春来。
谁识三郎肠断意? ——郁达夫《毁家诗纪》两联探析 《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14日陈子善《风流已成绝响》一文提到方宽烈1987年即已着手《郁达夫诗笺》写作,自谓“将采取尽善尽美方式,务求在学术地位上给人一个不错的印象,因此抱着日本从事学问工作者那种不计工本只求成就的态度”, “笺诗自应采取公正客观态度,最好能从诗中有关人物和作者当年交往里,获取资料,多点了解,那才能较为切实”。方先生是位多情的诗人,由他按这种标准笺注郁诗再好不过,可惜直至他谢世,这部书稿“似仍未写好”。目前流行的是詹亚园所编《郁达夫诗词笺注》,本书注释甚详,难得对个别字句坦承待查。不过对于詹先生自认为已笺注到位的部分,仍有进一步说明的必要,试举两例。 其一,《毁家诗纪》第七首尾联“省识三郎肠断意,马嵬风雨葬花魁”蕴涵一处“今典”。 全诗如下:“清溪曾载紫云回,照影惊鸿水一隈。州似琵琶人别抱,地犹稽郡我重来。伤心王谢堂前燕,低首新亭泣后杯。省识三郎肠断意,马嵬风雨葬花魁。”原注:“六月底,又奉命去第三战区视察,曾宿金华双溪桥畔,旧地重来,大有沈园再到之感。许君称病未见。但与季宽主席等一谈浙东防务、碧湖军训等事。”《笺注》对末联的解释是:“意谓自己因此而理解了杨贵妃死葬马嵬坡后,唐明皇那种极度悲痛的心情”, “肠断意”本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肠断声”句。 可是郁达夫面对妻子背叛的悲痛与唐明皇不得不同意杀死杨贵妃的悲痛有什么可比性呢?不做说明令人费解。 这里牵涉到鲁迅对李杨之恋的看法。郁达夫在《历史小说论》中说:“朋友的L先生(指鲁迅,引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说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会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玄宗只以来生为约,实在是心里已经有点厌了,仿佛是在说‘我和你今生的爱是已经完了!’到了马嵬坡下,军士们虽说要杀她,玄宗若对她还有爱情,哪里会不能保全她的生命呢?所以这时候,也许是玄宗授意军士们的。”鲁迅很重视这篇小说的构思,不仅与郁达夫多次提及,和许寿裳谈起过,冯雪峰也知道此事,并均著文提及。鲁迅在1924年“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即《杨贵妃》),还接受西北大学邀请去作夏期讲演,历时36天。可是,“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费尽心机用幻想描绘出的计划完全被打破了,至今一个字也未能写出” (鲁迅1934年1月11日致山本初枝信)。 郁达夫认为鲁迅的“这一个腹案,实在是妙不可言的设想,若做出来,我相信一定可以为我们的小说界辟一生面。”可见他认同这样的分析,即:唐玄宗本可以保护杨贵妃,只因已探知她与安禄山有私情,爱情破灭,不愿出手相助。这时的郁达夫也自认为已探知王映霞和许绍棣的暧昧情事,明知发表《毁家诗纪》,家丑外扬,结果就是“毁家”,仍然义无反顾地要这样做。从这个角度理解本诗尾联,才能理解郁达夫的心声,否则难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其二,《毁家诗纪》第二首第三句“诸娘不改唐装束”蕴含着一段福州历史与风俗。 全诗如下:“扰攘中原苦未休,安危运系小瀛洲。诸娘不改唐装束,父老犹思汉冕旒。忽报秦关悬赤帜,独愁大劫到清流。景升儿子终豚犬,帝豫当年亦姓刘。”原注:“……到福建后,去电促映霞来闽同居。宅系光禄坊刘氏旧筑,实即黄莘田十砚斋东邻。映霞来闽后,亦别无异状,住至一九三七年五月,以不惯,仍返杭州。在这中间,亦时闻伊有行迹不检之谣,然我终不信。……” 注者对颔联的解释是:“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此翻用其意,意谓敌占区的妇女仍然心念祖国,不甘沦亡。”没有说出“诸娘”这个特定用词的来历与“不改唐装束”的具体所指。 福州方言称成家的男性为“唐哺人”,未成家的男性为“唐哺仔”;成家的女性为“诸娘人”,未成家的女性为“诸娘仔”。“诸娘人”原指无诸国的女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朝廷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为闽越王,其地闽越国因此俗称为无诸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无诸之子余善叛汉,自称“东越武帝”。汉武帝派大将朱卖臣入闽问罪,消灭无诸国,据说把原无诸国的男人都强迫北迁到长江和淮河一带去,剩下的女人被称为“诸娘人”。郁达夫本人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也写到:“大约福建土著的最初老百姓,为南洋近边的海岛人种,所以面貌习俗,与日本的九州一带,有一点相像。其后汉族南下,与这些土人杂婚,就成了无诸种族,系在春秋战国,吴越争霸之后。到得唐朝,大兵入境,相传当时曾杀尽了福建的男子,只留下女人,以配光身的兵士;故而直至现在,福建人还呼丈夫为‘唐哺人’,哺者系日暮袭来的意思,同时女人的‘诸娘仔’之名,也出来了。还有现在东门外北门外的许多工女农妇,头上仍带着三把银刀似的簪为发饰,俗称她们作三把刀,据说犹是当时的遗制。因为她们的父亲丈夫儿子,都被外来的征服者杀了;她们誓死不肯从敌,故而时时带着三把刀在身边,预备复仇。”这里作者有将福州诸娘的烈性忠贞与妻子的轻薄出轨(事实如何另当别论)暗做对比的意思,不只单纯表彰其爱国之情。
顺便提下,多半因住“光禄坊刘氏旧筑”,末联引用了刘景升(刘表)和刘豫两个刘姓典故。光禄坊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之一坊,刘氏兄弟刘齐衢和刘齐衔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榜进士,老二刘齐衔是林则徐的次女婿。所购道南祠西侧4座大屋子(俗称“刘家大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后5进,面积4500平方米,东至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北至文儒坊大光里,南临光禄坊街,几乎占了光禄坊坐北朝南的半条街坊。郁达夫住光禄坊11号房子(今30号)东花厅后厢房。这是穿斗式歇山顶单层木构建筑,四面风火墙,东花厅有假山雪洞,另有一间小阁楼,最宜赏月吟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