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在慕尼黑拥有五套房子意味了什么? 在德国,仅仅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其中还有一部分人的房产是祖辈传下来的。 德国房价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持续上涨。2017年,慕尼黑的房价上涨了13.8%,在全球各大城市房价涨幅排行榜中,位列第八名。 今年1月份,德银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需求旺盛,德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和房租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上涨。 目前,因为高昂的房租,越来越多的人搬出了慕尼黑市区,“市郊居住、市内工作”,成为许多打工族减轻房租压力的一种模式。
谁如果在慕尼黑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再也不必支付昂贵的房租,那么他在财务上可能已经步入了德国的中产阶层。这和中国的北京、上海有些类似。 而这位中国初中毕业生,在刚来德国时,是处于德国社会的底层。仅仅在十二年内,他就已经在慕尼黑买进了五套房子,而且都在市区。其中两套房子已经升值了200%左右,另外两套也升值了50%-70%,最后一套是去年购买,也开始升值。 很显然,他现在已经从最初来德国时的底层,跨入了德国中产阶级行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买房故事。 第一桶金:房贷首付的积攒 他在国内初中毕业后,于九十年代初先到岛国斐济,后转道来到德国,先后在中餐馆打过工,做过厨师,参加过业余大学几个月的德语培训。 2000年初,他开始在慕尼黑从事零售业,经营零售商铺,逐渐小有积蓄。 2003年,他听人建议,开始理财,每月定投三个风险低、回报率较稳定的基金。这次基金投资,事后证明,在他购买第一套房子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4年,他放弃了慕尼黑昂贵的零售商铺,把生意搬到了离慕尼黑十五公里的小镇上,成本降低,再加上经营有方,盈利相比起在慕尼黑市大有提高。他也开始了第一桶金或者说房贷首付的积攒之路。 第一套房:非常规的买房模式 2007年,他开始购买在德国的第一套房子。房子位于慕尼黑市内,是一套三居室房子。 在申请房贷时,一开始银行对他的还贷能力存有疑虑,认为独立经营者收入不太稳定。这时他在2003年起投的基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五年来他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基金的投入,这让银行看到了:他不仅有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他有支配收入的能力以及善于积蓄的良好习惯,而且他三个基金的年回报率大约在5%左右。 于是,银行当场同意了他的申贷,尽管他的信贷诚信记录(Schufa)银行当时还没有到手。 当时欧元房贷的利率在5%左右,而日元房贷,银行提供的利率在1.8%左右。相比之下,日元利率优势很大,但有汇率波动的风险。 最后,他选择以60%的房款用日元房贷,同时不采用常规的月供,而是以每月投入基金的方式进行还贷,他每月用一千二百欧元投资了三个基金。 2013年,他付清了第一套房子的贷款。期间,日元房贷的低利率及基金的稳定回报,加速了他还贷的进程。 尽管这期间日元和欧元一度升到172,又下跌到94。由于事前价位设定,他也曾转换过瑞士法郎还房贷,在汇率上几乎没有获利。但日元的低利率和基金支付房贷的方式,让他少还款近3万欧元,或者说,获利了近3万欧元。 利用这种非常规的买房方式,仅仅用了六年,他就真正拥有了自己名下第一套无房贷的房子。 以房买房,以租养房
2014年,他把第一套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贷款买入了第二套、第三套房子。 第一套房子出租,在慕尼黑市北买进的第二套两居小房也用于出租,在市中心买进的第三套新房用于自住。 抵押贷款时,他第一套房子的估值已经是其买入价的两倍。银行给他的欧元房贷利率是2.79%。 两套出租房的租金收入让他大大减轻了还贷的压力。 2015年,他在慕尼黑市西又贷款买进了第四套房,也是个二居室房,用于出租。银行提供的房贷利率是1.89%。而且,仅隔一年,银行对他2014年买进的新房估值又上升了13%! 优良的信用,110%的银行贷款 2017年5月份,他在市中心买进了第五套房:一居室小房,用于出租。 当时银行提供了110%的贷款,也就是说,他不仅不必承担房款,甚至中介费、公证费、税款都可以向银行贷款。 在银行看来,他不仅拥有良好的理财能力,而且拥有很高的信用积分。但最主要的还是近年来慕尼黑房价不断上涨,增加了他的信贷资产。 历程回顾:顺势而为 回顾他的买房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环节:
这中间,一环紧扣一环,缺少哪个环节都不行。 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第5个环节:他看到了慕尼黑房地产市场的旺盛需求,看到了慕尼黑房价上涨以及租金上涨的大势,所以才有后面的“以房买房”、“以租养房”,才有了1套房变现在的5套房。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投资,先看清大趋势,再顺势而为,基本就不会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