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囊炎的治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6-01

泪囊炎中医叫“眼漏”,也叫“脓漏眼”。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发病原因很多,总的原因是泪道堵塞,泪液潴留。一般由下列原因引起:

①老年人的泪道组织逐渐产生萎缩性变化,造成了泪道狭窄或堵塞,泪液潴留。

②泪道外伤、沙眼、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疾病都会引起鼻泪道阻塞,泪液在泪囊内潴留。

由于鼻泪道狭窄或阻塞,泪液和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长久地潴留在泪囊内。泪液中有许多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等。泪液潴留时,它们就会把泪囊作为滋生地。细菌刺激泪囊壁,引起泪囊壁黏膜慢性发炎。慢慢产生了黏膜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会经常在小泪点内溢出,泪囊周围的皮肤就会发生潮红、糜烂、湿疹等,并常伴有慢性结膜炎。这就是慢性泪囊炎形成的过程。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一个感染病灶。由此结膜囊内长期处于带菌状态,一旦有一天角膜发生了外伤,就会引起匍行性角膜溃疡。这个病很严重,会造成角膜穿孔而导致失明。

急性泪囊炎常常在患有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病,一般来说,其发病与患者的抵抗力减弱及侵入细菌的毒力强大有关。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链球菌。患眼可出现充血、流泪、脓性分泌物,泪囊区皮肤红肿、疼痛、压痛明显等。有时炎症会扩展到眼睑、鼻根和面额。甚至引起眶部蜂窝织炎。全身会出现畏寒、发热等。经过抗生素治疗,数日后,红肿局限形成脓肿。脓肿可以穿破皮肤,排出脓液,炎症减轻,形成瘘管而经久不愈。在此炎症期间,切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如果脓肿形成而不穿破皮肤,需切开排脓后放置橡皮条引流。待伤口完全愈合或炎症消退后,再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要预防此病的发生,首先要积极防治沙眼、睑缘炎、结膜炎及鼻腔疾病,以防止炎症蔓延到泪囊及鼻泪管。平时要注意眼睛的卫生。不要用脏手、脏手帕等擦眼睛。

治疗上有以下方面:

1、鼻泪管尚未堵塞前,可点0.3%氟哌酸、0.25%氯霉素、15%磺胺醋酰钠等眼药水,每日4~6次,长期坚持治疗。每次点药前先用食指挤压泪囊区肿块,将脓液挤出排空,用消毒棉花擦净后再滴入眼药,然后再挤压泪囊区多次,使药水吸入泪囊、泪囊壁。多数人都会减轻症状,但不易根治。

2、去当地医院作泪囊冲洗,可用3%硼酸水、0.25%氯霉素、1∶5000糜蛋白酶、1∶1000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每日1次。可使泪道黏膜炎症消退、泪道.通、脓性分泌物消失。

3、慢性泪囊炎也可施行泪囊摘除术或泪囊鼻腔吻合术。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