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建随笔(1)

 Richard_X 2018-06-01

家凯17岁了,封闭自己半年了,几乎到了足不出户,更别提去学校上课了。他每天窝在房间打计算机,不开口说一句话,也不跟家人一起吃饭,家人眼睁睁看着孩子沉沦,想不透怎么会这样…

寒流来袭之际,家凯母亲来谈话,坚定而紧抿的嘴角,节制的泪水让人印象深刻,和此刻的寒流彷彿,我也感到一丝寒冷。她不用手擦眼泪,眼泪夺眶时略抬下巴,以冰冷的神情、岔开话题的方式,让眼泪硬生生收住,她应是刚毅的人吧!小心翼翼控制情绪。

我问她对情绪的看法,她只是淡漠回应,说情绪是自然现象,她谈情绪颇有疏离感,看得出不想再谈情绪,我猜她压抑流泪了,但头脑却否认这股情绪,只是给出标准答案。

她看不少心理学书籍,为了解决家凯问题,但是得不到解答,她来谈话只是想找解答,她会用尽全力学习。家凯已经17岁了,怎么可以荒废生命?在这样下去来不及了。

为了避免头脑干预,对话会无法切中要点,我不想在头脑里绕圈子,只好让她眼泪决提。我的问句缓缓切入内在,她眼泪一波一波的造访,再也忍不住眼泪如洪水,几近溃提的状况,因为压抑太久了吧!她的头埋于双掌之间,肩膀抽搐得厉害,那是被她头脑压制的泪水。我没有安慰她,静静地让她哭吧!她脸埋着哭泣,也许是豁出去了,也许比较大胆了,她几近咆哮地说:我做错了什么!他要用这种方法,还威胁我要去死,我每天为他提心吊胆,该做的我都做了,他怎么可以这样,我看他躲在房间里玩计算机,我就好恨好恨他,我好恨…

眼前刚毅的妈妈,生命的养成自有脉络,在她委屈、沮丧、愤怒与恨意的背后,自有一段故事隐藏。她习惯以理性解决问题,那是她生存法则的一部分。她终于谈及对情绪真正的看法,情绪流露是一种弱点,只有准确控制情绪是正途,她刚刚看待情绪的看法,只是她头脑编造出来,看似允许的假象,我在甚多人身上都见识过,因此不感觉陌生。

她控制自己情绪,控制生活的面貌,透过说理、评断、逃避、压制行使控制权力。对于家凯的管教,她也是以如此方式,透过权威、知识、指责、绕弯谴责、制造孩子内疚感,建立一种平和的关系。在她刚毅的外表下,有着脆弱的心灵,丰富的知识背后,有着贫乏的灵魂。

情绪被打开了,她感到胃的扭曲,感到头脑的胀裂,身体的感受被觉知了,头脑仍然缅怀着过去….

家凯以前不是这样子。谈起过去的家凯,她眼神流露出复杂神情,家凯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谦虚有礼貌又体贴。家凯得过很多奖,中学上资优班,成绩非常出色。但是去年暑假变了,他央求母亲能答应,让他去同学家住几天,经过几番争执后,母亲有条件的答应了。

妈妈很恼怒那一次答应,认为家凯被同学带坏了,她控诉孩子回来就变了,成绩排行开始下滑,沉迷于网络之中,变得更会顶嘴了。妈妈用更多的控制,使出18般法宝,就是要将孩子导回正轨,她甚至将网络停掉,但是孩子拿刀威胁自杀,从此再也不说话了,妈妈担心她自杀,网络只好任凭他玩。

我探索妈妈的童年,那是一段空白的岁月,妈妈忘了过去记忆,这一段谈话内容,让我想起爱丽斯米勒,谈及成人遗忘的童年,谈及童年的快乐,都是对生存的保护,因而理所当然合理化了。妈妈探索的过程中,逐渐看见自己被压抑,那些快乐的记忆,隐藏着她头脑遗忘的片段,但是她的身体、心灵一直记忆,显现在亲子应对里。她回忆父亲用强烈的反应,让自己屈服于他的意志,那些她曾认为的理所当然,她其实痛苦难堪,却又觉得自己「应该」幸福。她如今也学会父亲的应对,只要她用更强烈的手段,用更强的意志力,生活就会如她所愿,孩子就会在她控制中。

妈妈童年学到的,和家凯的反应甚相似,因为家凯功课落后了,连学校都不去了。家凯没有学习失落,没有学习挫败,因为没人陪他失落与挫败,只是要他克服失败,家凯学会了赢才能得到尊敬。设想当初的小天使,如今折翼到人间,他怎么看待自己?

家凯锁在房间里,以死威胁母亲,留纸条离家出走,也不出来吃饭了,他说自己要绝食。但是家凯半夜偷偷下楼,拿冰箱里的食物吃,妈妈只好将冰箱塞满食物。

家凯真是个好学生,吸收了妈妈的应对,将内在的极不安全感,以变形的情绪发展方式,把这种不安全感发展为愤怒,并且越愤怒越振振有词,越理所当然且有力量,而母子两人都在此应对里困住了,但是她们并不觉知。

谈话进行中母亲放松了,越来越接受眼泪,在奔腾的情绪中来回,在过去的故事与现实中回荡,逐渐觉察了自己的生存模式。她最后的眼泪不同了,夹杂着欣赏自己的眼泪,开始谈及家凯的柔软,说自己比较清晰了。

这是位了不起的母亲,她拥有坚强的力量,也有巨大的觉知。她刚刚还是个受害者,用尽全力想要改变孩子,控诉孩子的不懂事,谈了三小时候之后,却积极想要改变自己。我邀请她去上萨提尔课程,再来和我讨论心得与应对,她欣然同意了。

她临走前答应我,会好好接纳情绪,允许自己也接纳孩子,去上课探索自己,我相信她有很好的资源,要她接纳自己感受。

我提及资优生拒学,这样的案例并不少,我想写一小段纪录,提醒家长解决之道在自己,她慷慨答应了,她要求别写名字,也先别写她童年的故事,因为她开始记忆童年,内在有很多冲撞,甚至头晕甚久时间,虽然体验了自己的资源,但是还没完全准备好,细细地看这一段被自己遗忘的过去。

她说自己彷彿懂一点儿心理学了,那些被她硬看的学问,似乎有一点儿联系上了,在刚刚的体验里,她似乎通了许多。她的确是非常聪颖的,也愿意努力的,看了这么多的心理书,而我只了解一点儿萨提尔,但是不大懂心理学。

出门时她笑着说,天气还是一样寒冷呀!但是她感觉不同了,就冷空气中有一股冷静,也有一股感动。我给予她深深的祝福….





注:

  1. 本公众号及里面所有文章为公益推广台湾教育家李崇建老师的“情感教育”理念所用,欢迎分享!若是转载,请说明出处,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 愿意分享交流的伙伴,请加小编好友并备注“加交流群”,邀请加入“心教之旅成长群”,进群请遵循群规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