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山走来,他们得到爱,也回报爱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6-03

方宏龙小时候常常坐在陕北的山头眺望,那时他就在想,山的那边是什么?

而今年,他将在云南支教一年,因为他想带领更多大山里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到伍三友就好像看到了两个字——努力。”从老师、辅导员到身边朋友,不止一个人这样评价伍三友。从偏远山区湖南湘西到一线城市上海,伍三友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普通到优秀,从得到爱到付出爱。


他想告诉山里的孩子:山的那边有什么



小时候的方宏龙常常坐在陕北的山头眺望,窗外的山一座比一座高,延绵起伏,似乎没有尽头。那时候的他就常常在想:山的那边是什么?


很幸运,陕西省 “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和华东理工大学的 “国家励志计划”给了他机会。2014年,走出大山的方宏龙来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就读药物制剂专业。在这里,他有过迷惘和无措,也有过喜悦和自豪……


在今年毕业之时,他做出了一个特别的选择——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方宏龙将在云南待满一年,陪伴那里的孩子,他希望带领更多大山中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时没有人告诉我,大学应该做什么”


“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方宏龙对被华东理工大学 “国家励志计划”录取的那个瞬间记忆犹新。 “那时,我正坐在从学校回家的大巴上。陕西山洞很多,当老师告诉我通过面试之后,电话就因为进山洞而断了信号。可是,那句 ‘我被录取了’一直在我心里回放。”


然而,步入大学校门,方宏龙才知道,走出来并没有那么简单。陕西省的英语高考不考听力,可大学一开学,面对 “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英语测试,方宏龙显得有点手足无措。此外,他之前也从未接触过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碰到社团事务,一开始根本上不了手。



在大一上学期,方宏龙参加了药学院学生会,还加入了勤工助学,参与了班级事务的管理。忙碌了一学期,方宏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好。


“我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没有人告诉我,大学应该做什么。”方宏龙说。


看上去比同学更 “充实”的生活,逐渐让方宏龙疲于奔命。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做的不过是被动地接受任务——既不知道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追求。 “所谓的充实,只是让忙碌麻痹了自己。”


一个电脑表格,前前后后做了三周


在反复考虑之后,方宏龙选择了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人力资源部。2014年,他应征成了其中的一员。然而刚进人力资源部的时候,方宏龙就遇到了拦路虎——办公自动化软件。


“很多同学们得心应手的操作,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领域。”方宏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刚进部门,就被要求完成一份勤工助学部门的成员名录。“一个总表格里,含有十几份子表格。”方宏龙回忆,那时,他每天在课后花上两三个小时,而结果是,花了近三周才完成的 “成果”却被学姐指出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那时候我真是很沮丧,可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才让我逐步成长。”



一次又一次,努力没有白费,方宏龙在大二的时候,成了人力资源部的部门经理。除了勤工助学,做色拉、卖产品、打零工……整个大学,除去开学的一万元人民币,方宏龙再没问家里要过钱。 “除了去年暑假回家了五天,我所有的暑假都花了在打工上。”方宏龙也想念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打电话的时候,就想听听父母说家长里短, “但想到能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又能经济独立,这也许是我爱他们的另一种方式。”


“我想告诉其他孩子,山的那边有什么”


2015年,华理成立了 “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俱乐部”,希望将通过 “国家励志计划”考入学校的学生们聚在一起,凝结成一股力量。方宏龙,幸运地成为了首批建设者。


筹建俱乐部的八个月里,方宏龙负责设计俱乐部的会徽和旗帜。 “我们都是设计新手,为了汇合各方意见,我们写了830字的意见,为会徽设计的每一个要点写了理由。”



“830个字”——方宏龙说出这个数字时,异常确定。为了这个会徽,他和伙伴们熬过通宵,有过失落,陷入过困惑,到最后,方宏龙甚至学会了好几个专业制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说起为什么愿意在俱乐部花这么多心血,方宏龙说,他希望能为 “国家励志计划”的同学们创造一个平台。在这里,会有学长手把手带着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会有企业提供实习机会……方宏龙已不满足于仅仅提高自己,他希望能带领大家一起展翅高飞。


就在今年,方宏龙报名成为了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他将在7月奔赴云南山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如果不是曾经高三的时候,清华大学志愿者来到我们学校,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我可能不会来到上海。现在,我也想去云南的山中,告诉那里的孩子:山的那边到底有什么。”方宏龙说。


一个人强大是优秀,带领一群人强大是卓越



“看到伍三友就好像看到了两个字——努力。”从老师、辅导员到身边朋友,不止一个人这样评价伍三友。从偏远山区湖南湘西到一线城市上海,回首在同济大学学习的四年时间,伍三友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普通到优秀,从得到爱到付出爱。


“这里的生活和我想象中不一样”


在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90余名本科生中,将近30人为贫困专项生,来自湖南湘西的苗族学生伍三友就是其中一位。刚进入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就读时,他的成绩并不算出彩。


“这里的生活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高中成绩优秀的伍三友在刚入学时感受到了落差。一门  《英语演讲》课程就让他备受打击, “老师的英语提问,我什么都说不出。”看着其他同学与老师对答如流,伍三友内心有一种挫败感。


成绩不够优秀、人际交往面狭窄,“大一只觉得浑浑噩噩。”伍三友笑得有些无奈。在学校里,各种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占据着他的所有时间,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只能在期末稍稍挣扎下。”



所幸,这一切并没有让伍三友“沉沦”下去——


为了练好英语,他加入英语晨读的队伍,每天早上七点在室友的呼噜声中雷打不动起床;


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他努力学习专业,恶补编程知识。


从大一的成绩平平到大二的突飞猛进,终于凭着较高绩点,伍三友从数院的普通班转入了理科实验班,并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济大学2016年十大励志之星等荣誉收入囊中。今年,即将从同济毕业的他已顺利保研,被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专业录取。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在大学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只顾自己,但伍三友却是愿意与他人分享,带领别人一同进步的人。”让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李扬帆印象深刻的是,伍三友常告诉她,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对理工科院校大一新生来说,“高数”往往是入学后要过的第一关。每年,基础课的连连 “挂科”让许多低年级本科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为了帮助他们翻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座  “数学大山”,去年,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面向全校推出了 “数学外卖”这一学习互助活动。作为活动创始人,伍三友带领团队设计 “数学外卖”的名称、形式和机制,还花了很多时间制作授课讲义、安排日常讲课活动等。同时,他还发挥专业才能,担任概率论讲师组组长,常带着独门秘制的讲义和习题集,上台为同学讲课,还被助学基地评为金牌讲师。



从助学基地创立、 “数学外卖”开始 “接单”,到 “数学外卖”深入各个学院开展活动;

从一个一个去动员身边的同学加入讲师团,到金牌讲师成为学院 “学霸”的聚集地,伍三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为他人奉献着。


在大四成功保研后,伍三友在与很多大学教授的交流后发现,目前学院中还有一些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本科生学术氛围培养相对欠缺,跨年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机会也相对匮乏。


于是,去年11月,伍三友与另外三位同学创建了数据分析协会,旨在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院各专业的同学介绍人工智能、统计学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最新趋势,此外,该协会也试图通过讨论班的形式,建立起跨年级的学术交流。现在,除了每周一次的讨论班,每个月,伍三友还会想办法邀请学术大牛为学生指点迷津,带来学术前沿热点。



据悉,该协会目前已吸引了来自数学、经管、金融、生物、土木等各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接近300人参与,在校内小有名气。


温暖自我的同时照亮着他人


从山区中走出来的伍三友不忘回报家乡,  “我希望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哪怕能给他们心灵带去一丝温暖也好。”


2015年,伍三友召集来自同济与复旦的11名大学生前往湖南湘西下比寨下比小学支教,前来报名的留守儿童从幼儿园到高中足有50余位。“在得到爱的同时,我也要回报爱。”在支教期间,除了语文、数学等课程,伍三友还精心准备了生命与健康课程。 “如果被蛇咬了该怎么自救?碰到雷电天气需要做什么?”伍三友告诉记者,这些实用的课程能够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在危难时刻也许能救他们一命。



尽管只有短短21天,伍三友和伙伴们尽量将每个上课孩子的家庭都走访一遍。在走访中,伍三友发现有户亟待帮助的家庭:家里的三姐妹最大的六岁、最小的还不到一岁;父亲单眼失明、母亲患有精神疾病。


支教过后,伍三友始终放心不下那户人家,前前后后去了三次。此外,他还发起线上募捐,目前已筹集善款5000余元,解决了孩子们基本生活及学前教育问题。


这个毕业季,伍三友获得 “2018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  “如果说一个人的强大是优秀,那么带领一群人强大才是卓越。”从寒门走来,却不自卑不气馁,伍三友如同一个小太阳,温暖自我的同时照亮着他人


编辑:郝梦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