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乳汁,艾灸解燃眉

 实力9 2018-06-03

时下,母乳喂养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母乳里含有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最关键的是母乳喂养更加安全。


《育婴家秘》指出:“乳为血化美如锡”。但是,也有个别的新产妇,在产后的两三天或半月内,乳房内缺少乳汁,点滴皆无或乳汁稀薄,不能充分喂养婴儿;或产后尚能正常哺乳,但突然乳汁骤减而缺乳。此种症状,临床上时有发生。




山东省,有一位王中医,隔壁有一女邻居,刚生完孩子十几日,产妇新产后奶水充足,但最近奶水忽然减少了,甚至没有了,她心里十分焦急。听说艾灸可以帮人调理诸多疾病,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王中医,想看艾灸能不能调理自己这种情况。





少乳汁,艾灸解燃眉


王中医在听完她的详细描述后,说以前陈无择有言:“产妇有两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气少弱涩而不行者。”区分要点是如产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体乏无力,乳房柔软下垂,没有胀感,则是气血两虚的虚证。其多为产妇失血过多或素体虚弱,无以化生乳汁。



《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乳汁或行或不行者,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也。”如产妇心境不佳,甚至生气、吵架等诱因,可引发胸胁胀满,口苦叹息,其乳房胀满发硬而痛,甚至手不可触摸等症状,是肝气郁结所致的实证。《傅青主女科》云:“两乳胀满疼痛,乳汁不通,…是肝气之郁结乎。

 

在调理上,艾灸调理这两个类型产后缺乳,效果都很好。在调理中,一般取膻中穴为主穴,也可以用乳根穴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为气会穴,能补能泻,可益气养血生乳,又能理气开郁通乳;乳根穴为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位于乳下,能补益气血,化生乳汁,又能行气活血,通畅乳络。



对于辨证中的虚证,在调理中则应补益气血,以化生乳汁,可加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可补益气血;气海穴可益气活血;足三里穴为多气多血之足阳明经穴,三穴可补益气血,化生乳汁。

对于实证,此时则需疏肝解郁,开通乳络,可加期门太冲穴等穴。期门为肝之募穴,可舒肝理气;太冲穴为肝经原穴,可平肝降逆,通经化瘀,通络下乳。



(取穴视频——期门穴)

 

为了辨别她属于哪一种,王中医又问道:“你们夫妻关系好吗?”她回答说:“前两天吵过一次架。”王中医综合之前她的描述,判断她应该属于后者的实证缺乳。于是,为她用艾益生艾灸仪温和施灸膻中穴乳根穴期门太冲穴等穴位,每穴30分钟左右,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天施灸1次。另外,嘱咐她一定要调整心态,切忌忧思恼怒。



3天之后,她打来电话说:“效果真好,艾灸了2天,奶水就多起来了。”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