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第一方

 愚人一得121 2018-06-04
​半夏合秫米为《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的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方对后世治疗失眠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被誉为“失眠第一方”。张景岳谓此方“治久病不寐者神效。”吴鞠通很重视此方,在《吴鞠通医案》多案中有所运用。现代临床报道以该方化裁治疗各型失眠均取效,尤以重症失眠疗效佳,或可“覆杯即寐”,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实验研究表明该方确有镇静催眠、抗抑郁作用,可改善小鼠抑郁行为,认为其取效机制与升高脑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有关;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焦虑行为、好奇度降低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兹就该方治疗失眠病机、药味组成及煎服法等进行探析。
1.方剂治疗失眠病机分析

1.1 调和营卫  
关于失眠,《黄帝内经》称之为“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眠”等。《灵枢·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元已,与天地同纪。”“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邪客》曰:“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卫气由阳入阴,是人体生理睡眠节律维持的根本。而方后经文云:“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汗出即营卫和的体现,表明本方确有调和营卫作用。
1.2 化痰安神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脾胃受损则痰湿内生,痰邪留于经络,经络不通,阳不入阴,则失眠。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述:“或痰饮格于中焦,痰据于阴,令人不寐。”《温病条辨》下焦篇注按:“不寐之因甚多,有痰饮扰心者。”王绍隆《医灯续焰·不寐》述:“痰饮停中,烦惑不合目者,宜《内经》半夏汤、导痰汤之类。”而且方中主要药物半夏能化痰,因而该方具有化痰安神作用。
1.3 通利中焦枢机,交通阴阳  
《素问·逆调论》言:“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不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并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李中梓注释:“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胃气逆上,则卫气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张琦《素问释义》述:“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类证治裁·不寐》指出:“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半夏与秫米合用,一温一凉,相辅相行,黏滑滋燥和胃,胃气以降为顺,脾胃为升降枢纽,斡旋之州,胃气降则脾气升,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痰湿得祛,则上下阴阳和也。正如原文曰:“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提到:“半夏秫米汤原甚效验,诚以胃居中焦,胃中之气化若能息息下行,上焦之气化皆可因之下行。半夏善于降胃,秫米善于和胃,半夏与秫米并用,俾胃气调和顺适,不失下行之常,是以能令人瞑目安睡。”
2.方剂组成

2.1 半夏  
该方仅以半夏与秫米二味组成,方简意深。方中半夏其药材系以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入药,此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唯一正品半夏药材。半夏一药,生当夏半,即夏至前后,取类比象,为大自然阴阳交会之期,有引浮越卫阳入阴的独特功效,用于阳不交阴之不寐,尤为中肯。此外,半夏辛散之性有助于利窍而接引阳气,服药汗出后,使阳气出入之道更加顺畅。正如清代邹澍《本经疏证》所云:“半夏味辛气平,体滑性燥,故其为用,辛取其开结,平取其止逆,滑取其入阴,燥取其助阳。而生于阳长之会,成于阴生之交,故其为功,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法半夏有良好镇静神经中枢作用。半夏乙醇成分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有关。
清代吴鞠通临证治失眠半夏每重用一至二两,其效颇显。黄仕沛在《经方亦步亦趋录》中指出,吴鞠通用半夏汤特色,一以“胃不和”为依归,二要重剂,常重用45 g,甚至60 g,三要坚持用药。现代临床医家也倡用大剂量30~90 g,至于炮制品种,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均有选用,认为量大是本方获效关键,非量大力专而不为功。若视半夏有小毒,望而生畏,以常规用量投之,往往功效不著。半夏或先煎2 h,或配伍生姜,并无不良反应。观原方所用半夏剂量为五合,折合成现代剂量约60 g,也属于大剂量使用。

方中半夏,笔者倡用生品。观原方所用为“治半夏”。朱鹏举认为“治半夏”乃“冶半夏”之形误,即将半夏弄碎入药,与今天所用生半夏并无二致。况《伤寒论》方中半夏只言一“洗”字,也是生品。名医姜春华曾指出:“生半夏固然有毒,但一经煎煮,则生者已熟,毒性大减,何毒之有?半夏生用,非但无毒且药性混全,力大效速。”当代不少医者亦善用生半夏疗疾,取得满意效果,无不良反应。因此,方中半夏可以生品大剂量使用,只要用法得当,不会中毒。
2.2 秫米  
原方中秫米一升,折合现代剂量约合120 g。秫米甘凉益阴,通利大肠。《灵枢·五味篇》谓:“如脾病宜食秫米饭……故秫米即能和胃安神,又能健运脾阳。”《名医别录》曰:“治胃不和,夜不得眠。”《温病条辨》曰:“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气之不及。”
秫米为何物?
自古医家对“秫”有不少论述,认识不一。一者认为秫米为黄黏米,如张景岳、李时珍等医家谓秫米为“糯小米”“黏粟”“糯粟”“黄糯”,即黄黏米。张景岳《类经》注为:“糯,小米也。即黍米之类,而粒小如黍,可以作酒,北人呼为小黄米。其性味甘黏微凉,能营养补阴。”《本草纲目》论述:“秫字篆文,象其禾体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一者认为秫米为黏高梁米。如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引《本草图经》曰:“秫乃粟之黏者也,其苗高丈许,有节如芦,茎中有瓤,类通脱木而小白,叶长一二尺,实生茎端作穗。江南谓之粟,北土所谓萄萄者是也。然有二种,其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粟,但可作糜食耳。”清代吴鞠通及近代张锡纯认为秫米当为黏高粱。《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本草》均将秫解释为黏高粱。而且,现在山东、河北等地,对高粱仍以秫相称,高粱杆称“秫秸”。《中华本草》谓高粱“健脾止泻,化痰安神。”现代临床医家多用高粱米。因此,秫米可视为高粱。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方中秫米可用薏苡仁代替,他认为:“半夏逐痰饮而和胃,薏苡仁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金之不及而渗其饮,饮退则胃和,寐可立至。”李红艳等研究表明,薏苡仁传统煎煮法制备样品具有镇静作用,作用大小与剂量呈正相关。故现代临床医生常因药房不备高粱米,而遵吴鞠通意以大剂量薏苡仁代替,一般用量为30~60 g。
3.关于煎药法

煎服法对药物疗效有一定影响。原文记载本方用法为:“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内经知要·病能》云:“千里流水,取其流长源远,有疏通下达之义也。扬之万遍,令水珠盈溢,为甘澜水,可以调和阴阳。”苇薪炊之,张骥《内经方集释》云:“苇火徐炊,火不盛而势缓”,即小火久煎,目的是为了减轻半夏毒性。“令竭为一升半”,即浓缩药液,二则更利于药物作用的相互融合,增强交通阴阳作用。“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服药量少,以减轻脾胃负担。根据现代临床实际,本方水煎服,小火久煎,煎好药液后滤去药渣,再浓缩至一小杯饮用。

4.总结

综上,半夏秫米汤乃《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是治疗不寐证之祖方,尤其对重症失眠疗效佳,有调和营卫、通利中焦枢机、交通阴阳、引阳入阴作用,能够维持正常睡眠节律,但大剂量使用方有良效。方中半夏可用生品,用量在30~90 g。秫米可用大剂量薏苡仁代替,用量在30~60 g。为防半夏中毒,宜小火久煎或配伍生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