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观止3:合力与分力

 bzhucweb 2018-06-05

缠论,是一门解读市场合力轨迹的语言,语言,总是有漏的,所以更要深明本义。

对于走势来说,从五元上涨到十元开始盘整,意味着市场的多数分力趋向于该股价值不止五元,而在十元,分力之间开始趋于认可这个价格,于是盘整。

上面一段基本属于废话,而就是在这废话之中,可以去把市场的合力轨迹进行详细拆解。

所有参与市场实际交易的筹码与钱,每一个成交的买单或卖单,都是属于分力的一部分。而当这些所有分力之间的力量相差并不太大的时候,整个市场不会有单一的或者少数的分力来影响合力本身,这样的合力使最均衡的。在最完美的合力平衡条件下,走势才可以呈现最完美的符合理论的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用缠论进行实际操作时,经常会有偏颇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理论用来分析指数比分析个股,尤其是小盘个股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更高的原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即使是指数,在小级别上也经常会出现非标走势,随着散户力量的进一步被削弱,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对于个股,首先确认的是,即使是庄家本身,也是买与卖综合着来操作的,而非上涨时只管买,下跌时只管卖。这些买卖力量本身,对于庄家这个整体而言,是被拆散的。也就是说,庄家的所有动作,通过每一笔买卖,而使庄家的力量被每一笔买卖零件化,而这些所有买卖行为的合力,就是庄家的意志体现,这些力量是被分散在每一天的无数交易单中的。

同样对于个股,里面的力量本身也是分散的。同样用庄家来举例,代表一切大资金行为。庄家收集筹码不可能把流通股买干,此外,对于具体个股,一个庄家进去后,并不知道除了自己手里的筹码,其他筹码在什么性质的人手里,所以其操作过程,一定是小心翼翼,既要考虑市场环境,又要考虑散户情绪,还要严防死守别人的偷袭,别忘了,这是血腥的江湖。这种情况下,即使庄家已经收集到了计划中的筹码,在不能确定其他的筹码性质的前提下,也不会盲目拉升。这里,有种机构中常见的情况,例如拉升前夕突然发现盘中有人大手笔买进,那拉升时间铁定要延迟,只有在大致确认这笔资金没有危险了,后续没有资金再进来了,或者通过渠道知道了是公募建仓行为,然后才会去把原先的拉升计划执行。

同样的道理,第三买点的形成,通常都是主力性资金的试盘行为。手里筹码具备拉升基础之后,离开筹码收集区,这里手法不一,但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把价格拉到平台以上,以便观察回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价格拉升到平台以上之后,撒手不管,任其回落。如果其他筹码觉得价格不具备继续升高的基础,那么其抛盘就会让其价格回落到平台区间内,如果其他筹码觉得高于平台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那时才具备拉升的基础。这里的回落,有时会以一次下跌完成,有时会在第一次下跌后,主力资金认为没有太大危险,但大势或者板块或者前面成交密集区压力又或者觉得还需要再观察等,再拉起一次让其自由回落,这个过程一般都会把短差做了降成本。而第二次回落的抛盘比前一次要小,说明整体合力方向不支持继续回到平台,这时也才有继续拉升的基础和必要。这就是大平台上回抽与大平台上双回抽的成因。同样的,运作中的各种试盘动作,如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价格冲高到某个价位,这个价位通常都是某个可能的阻力去,拉高后就不管了,任其回落,以观察抛盘。这些例子还有很多。

之所以废话这么多,就是想说,哪怕是庄家,也要充分考虑与了解个股里面的筹码与资金的合力方向,如果不是有病,一定会顺势而为。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是小盘个股,整体走势也不会出乎理论之外的原因。

而由于分力平衡性的关系,在小盘股中,如果庄家掌控大部分筹码,理论之外的走势是可以经常出现的。如前面的文章里有写到,如果有一个庄家就是有病,或者有其他目的,看好一个小级别的底背驰狠砸,而这股票恰好没有其他资金感兴趣,筹码又都在他自己手里,那当然就可以破坏掉这个底背驰。而实际上,在所有的底背驰区域,之所以底背驰能够出现,就是因为市场合力不支持其进一步下跌,想卖的都卖差不多了,相比而言买方的力量在增强,当然就会让走势的下跌趋缓,也就是背驰的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