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端大碗的茶,捧一份淡定从容,喝一份义气洒脱。在喝茶的江湖里,也有纷争,各路好茶誓要分个高下。百家争鸣的时代,敢问阁下哪门哪派? 在这纷繁杂乱的年代,越简单越是美好,越天然越是洁净,没有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一切至简的源头就是福鼎的白茶,它就和《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一般,不与世争,冰清玉洁,经过了岁月的历练,白茶就成了一味药,而且是一种面目柔和浑身透着和气的药。
现任帮主: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又名银针,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为英国皇室下午茶的点缀。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树种的肥大芽头制成,色白如银,形状如针,毫香浓厚,滋味鲜爽。 两大长老: 福鼎大白茶:号称“华茶1号”,中叶类,二倍体,早生种,叶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平。叶尖钝尖。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63g。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1-1985。春茶一芽二叶干茶,氨基酸4.3%、茶多酚16.2%、儿茶素总量11.4%、咖啡碱4.4%、酚氨比3.77。 福鼎大毫茶:号称“华茶2号”,大叶类,二倍体,早生种,叶椭圆或近长椭圆形,叶色绿,叶缘微波,叶尖渐尖。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04g。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GS13002-1985。春茶一芽二叶干茶,氨基酸3.5%、茶多酚25.7% 、儿茶素总量18.4%、咖啡碱4.3%、酚氨比7.34。
四大护法: 白牡丹: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树种的一芽二叶,二叶抱心,色泽灰绿。香气清纯,鲜甜甘爽。
寿眉: 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树种、福鼎菜茶、早逢春的用一芽三、四叶或无芽叶制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 贡眉:采用福鼎菜茶的一芽二三叶制成。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老白茶:被称为“老白茶”的,至少要有三年以上。在储存的过程中,汤色变深变红,原本的一点生青气消失不见香逐渐演变成了荷香、枣香,甚至药香,滋味醇厚,口感饱满带甜。 独门秘籍: 自然萎凋,不炒不揉。 萎凋方式有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萎凋时间一般达72小时以上。萎凋适度后,采用低温烘焙。 本门圣地: 地域唯一是福鼎白茶的首要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品质优良的白茶,之所以生长在福鼎,不得不说福鼎茶山的生态优良和水土美! 福鼎依山傍海,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空气质量长期居福建省前列。福鼎是“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两种茶树的原产地。这两种茶树也是国家级茶树良种,于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即俗称的“华茶一号”、“华茶二号”。 本门历史: 翻开福鼎白茶厚重的发展史册,早在百年之前,福鼎白茶便“运售国外,价与金埒”。 前些年,相比于海外市场的热捧之势,在国内,福鼎白茶是六大茶类中的小众茶,由于产量少,大多出口国外,“墙内开花墙外香”,却长久以来鲜有人识。2006年以来,在新形势下,福鼎市抢抓机遇,以“福鼎白茶”作为公共品牌,集中推广宣传。 很多文献中记载着关于福鼎产白茶的历史。《福建省乡土志》:“早在唐代,闽东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唐陆羽《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等科研机构以及张天福、骆少君、陈椽等众多专家从历史渊源、文献记载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对福鼎白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考证,得出了结论:白茶山即福鼎太姥山,中国白茶的源头在福鼎。 本门特色: 原始、生态、天然。 天然性。无论是太姥娘娘晒制、烧煮白茶救病救人的传说,还是历代有关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的记载,都确证福鼎白茶制作方式的原始、生态、天然。 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这“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说的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和自然品质。正是福鼎白茶这种独特而自然的加工工艺与其他茶类相比有很大优势,它完整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成为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 茶药共用。六大茶类中唯一可以茶药共用的就属福鼎白茶。福鼎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福鼎白茶功效出众,在《本草纲目》和《茶经》中早有记载。中医药理证明,白茶味温性凉,具有退热降火、祛湿败毒的功效。 民国名人卓剑舟先生在其著作中总结了前人及民间对白茶功效的认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概括性的诠释:“绿雪芽,今呼白毫,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现代人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白茶进行了科学的、深入的研究,对白茶的药用保健功效给出了更权威的阐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