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也是一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祭日。人类看着一个个动物物种的灭绝却无能为力。2018年3月20日肯尼亚宣布,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猖獗的盗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终于使得这个物种灭绝。这让人想起曾在长江生活的白鱀豚。2002年,世界上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只白鱀豚淇淇死亡。淇淇非常漂亮,是极通人性的精灵。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和淇淇朝夕相处整整23年,眼睁睁看着它死去却无能为力,大家都哭了。淇淇孤独到老,从2岁开始,大家费尽全力也没能在白鱀豚的栖息地——长江里找到配偶而繁衍这个物种的生命——船舶的泛滥和铺天盖地的渔网消灭了这个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的哺乳动物。 北京南海子“濒危动物中心”有一处“世界灭绝动物墓地”,赫然立着近两百块墓碑,两侧散落着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遗产”——废弃的钢铁铸件、轮胎、齿轮、家电和塑料制品,反衬出动物灭绝的原因。墓碑像“多米诺骨牌”长长地排列着,记录下了三百年来地球灭绝的野生动物——渡渡鸟、爪哇虎、豚鹿、西亚虎、中国犀牛、袋狼、鬣羊、阿拉伯羚羊、日本海狮……一本野生动物的死亡档案,哭诉着一个又一个凄惨的故事。人类应想到这些地球上的同胞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善待它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呀! “灭绝意味着永远,濒危则还有时间。”在英国动物保护者的帮助下,我们曾拯救了麋鹿这个物种。1865年一名传教士将清皇家苑囿的部分麋鹿带到欧洲。1900年麋鹿毁于“辛丑战火”。英国人贝福特搜集了世界上仅有的18只麋鹿——它们成为当今全世界麋鹿的祖先。历经波折,到上世纪80年代,麋鹿才又回到中国。麋鹿算是幸运,可华南虎的命运就糟透了,目前我们已找不到野生华南虎,只能人工饲养——因遗传多样性的缺乏,找不到新种群,华南虎在形式上已经灭绝。当然,这些年我们成功地拯救了大熊猫、藏羚羊、金丝猴、中华鲟等濒危物种,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野生动物保护路径。但我们这个地球上还是有太多动物走向灭绝,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消失。 我们一直重视“天人合一”思想,其实就是“保持生态平衡”的环保理念。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假如地球上只有人类而没有其他动物,真的不敢想象是什么样子。这让人想起美国野牛的悲剧,19世纪殖民者入侵北美新大陆,疯狂捕杀野牛,不到百年,野牛的数量从六千万头降至几百头,从此一个物种消失在北美西部茫茫荒原。 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十分惊人。过去四十年,地球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的犀牛。至今,非洲象的死亡率仍大大超过出生率。专家预测,有可能在21世纪,地球会失去全部活着的物种的一半。白鱀豚和华南虎是在本世纪初灭绝的,接下来我们目睹了非洲北方白犀牛的死亡——下一个,会是什么动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