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

 xxqa的新文艺 2018-06-06

  F-89“蝎子”(Scorpion)截击机是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空军的主力重型截击机,它是那个年代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中坚力量。在长达 17 年的服役生涯中,F-89 共装备了美国空军的 39 个中队。在其全盛时期,从缅因到阿拉斯加、从格陵兰到冰岛,美国空军的重要基地中都可以看到 F-89 的身影。F-89 是当时美国空军应对苏联核威胁的一颗重要棋子。

研制过程

二战末期,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考虑研制 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的替代机型,1945 年 3 月 23 日,陆航正式发出研制下一代夜间战斗机的招标书,要求新飞机采用常规动力(就是螺旋桨动力,后来修改,允许采用喷气动力);在 10,668 米高度的最大速度达 845 公里/小时或海平面最大速度 885 公里/小时;爬升至 10,668 米(35,000 英尺)高度需时 12 分钟;航程 965 公里。标书发出后,贝尔、联合-伏尔提、寇蒂斯、道格拉斯、固特异和诺斯罗普六家公司分别提交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是诺斯罗普的第一种获得商业成功的飞机,而是二战中盟军唯一专门为夜间空战而设计的飞机

  由于螺旋桨飞机的最大速度难以达到军方的要求,所有的设计方案均不约而同选择了喷气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经过初步审核后,寇蒂斯、道格拉斯和诺斯罗普的方案获准进入原型机竞争阶段。

  诺斯罗普于 1946 年 5 月 3 日获得制造 2 架原型机的合同,飞机编号为 XP-89,合同要求首架原型机必须在合同签定后的 14 个月内交付。XP-89 体形庞大,体现了诺斯罗普的一贯设计风格。XP-89 长 15.24 米、机高 5.48 米,翼展 15.85 米,机翼为小展弦比薄型平直翼,这种机翼可在不牺牲良好的低速稳定性前提下获得较高的速度(早期的后掠翼战斗机无法兼顾两者)。机翼的气动控制面没有采用传统的襟翼、副翼,而是采用了全翼展开缝襟翼,在正常飞行状态下,外侧襟翼发挥普通正常副翼的作用,降落时内外侧襟翼联动形成全翼展襟翼;在飞机需要减速时,襟翼像蚌壳一样上下打开,发挥减速板的作用。XP-89 的所有气动控制面均由液压驱动。

1978 年 7 月初,XP-89 原型机(46-678)。作为战斗机的 XP-89 身形巨大,外形怪异,与前辈 P-61 一样也是全身高亮黑涂装。在首次露面中,XP-89 没有挂载 600 加仑的翼尖副油箱

  飞机的动力为两台单台推力 1,816 公斤的通用电气 TG-180-01 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翼下机腹两侧。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很短,鼻轮为双轮设计;主起落架装在翼下,向内收起,主机轮为直径较大的高压轮胎,轮胎的宽度很窄,可以收入纤薄的机翼内。

在原设计中,武器为装在机头炮塔内的 4 门 20 毫米机炮。当时曾考虑过两种炮塔,一种是马丁公司的产品,这种炮塔的可 360 度旋转,机炮仰角为 105 度,机炮可根据需要伸出或收入机鼻内;另一种是诺斯罗普自家的设计,该炮塔的射击锥面只有 30 度。由于研制进度拖延,两种炮塔在 XP-89 原型机出厂时也未能完成。

1948 年 8 月 16 日 XP-89 进行了首飞

  1948 年夏,浑身被漆成黑色 XP-89 原型机驶出设在加州的诺斯罗普厂房的大门。在经过了一系列地面滑行和刹车测试后,XP-89 原型机被运到位于加州北部沙漠莫洛克干湖的空军试飞中心(即现在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在此期间,空军将战斗机编号中的字母 P(英文驱逐机的首字母)换为 F,因此 XP-89 的编号也在 1948 年 6 月 11 日正式改为 XF-89。送抵莫洛克干湖后,空军的地勤人员和飞行员觉得 XF-89 高耸的尾翼和低垂的机头看上去活象一只准备扑向猎物的毒蝎,于是他们便为 XF-89 起了蝎子这个绰号,后来空军采纳了这个绰号,用其为 F-89 正式命名。

  1948 年 8 月 16 日,在诺斯罗普公司试飞员弗雷德·布切尔的操纵下,XF-89 完成了首次试飞。初步试飞的结果令人鼓舞,试飞员们对 XF-89 大加赞誉。但空军却对试飞结果半信半疑,并下令在 XF-89、XF-87“黑鹰”和海军的 XF3D-1“空中骑士”间进行对比试飞。试飞的结果非常有趣,例如在座舱布置这项目上,XF-87 的设计最佳,XF3D 位居次席;而在维护保养这一环节上,XF3D-1 胜出,XF-87 屈居亚军。尽管在很多单项对比项目中垫底,XF-89 却仍然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垂青,赢得对比测试。评估小组的结论很简单:XF-89 拥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XP-89 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寇蒂斯 XP-87 黑鹰,后者发展自 XA-43 攻击机。XP-87 计划安装与 XF-89 一样的炮塔,机翼发动机舱中安装 4 具 3,000 磅推力的 J34 发动机

挂载 4 枚 AAM-N-2 麻雀空空导弹的 XF3D-1

  美国空军于 1949 年 6 月授予诺斯罗普一份价值 4,800 万美元的合同,要求诺斯罗普改进第 2 架 XF-89 原型机,生产 48 架 F-89A 及供后勤保养使用的零部件、特殊工具和地面设施。第 2 架 XF-89 最明显的改进是重新设计机鼻,取消原定安装在此处的旋转炮塔,代之以 6 门固定前射 Mk.24 型 20 毫米机炮。修改后原型机编号改为 YF-89,它于 1949 年 11 月 15 日完成首飞。

  1950 年 2 月 22 日,XF-89 原型机在第 2 阶段试飞中失事,F-89 身上的种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经过调查发现,造成飞机坠毁的原因是水平尾翼出现震颤造成平尾失效所至。调查人员还发现,早在模型吹风阶段,空军就指出在 F-89 身上存在包括机尾震颤在内的大量问题,但在 XF-89 身上没有得到解决。鉴于 F-89 存在着安全问题,空军下令 YF-89 停飞进行改进,F-89A 的生产立即停止。

  在空军的要求下,YF-89 进行了大量修改。机鼻被完全重新设计,长度加长 91 厘米,变得更为尖削。武器除了 6 门机炮外还增加了 AN/ARC-33 雷达和休斯 E-1 火控系统。推力为 1,816 公斤的 J35-GE-3 发动机被推力 2,361 公斤的 J35-A-12 发动机取代,后者装有加力燃烧室,加力推力达 3,067 公斤。发动机进气道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附面层隔道改为外置,进气道外侧加装可开合的辅助进气口,以在地面运行时为发动机提供更多的空气。发动机的尾喷管同样进行了很多改进。工程人员认为,发动机喷射气流流向尾翼是造成机尾震颤的主要原因。为此,发动机尾喷管后方的机身上加装了导流板,以让喷射气流远离飞机尾翼。

YF-89A 后座雷达操作员座舱仪表

  YF-89 身上的最后一项改进措施是将翼尖吊挂的 1,135 升可抛式副油箱换为更为流线的不可抛油箱,油箱容量不变。改进工作完成后,编号已经变为 YF-89A 的原型机于 1950 年 6 月 27 日成功完成试飞,F-89 的试飞工作得以恢复。

XF-89 原型机的坠毁直接导致了 YF-89A 的出现,后者的大量改进之处如下图

YF-89A 的两侧副油箱前部都安装了试飞用的空速管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多灾多难的早期机型

多灾多难的早期机型

F-89A

  由于美国空军急需截击机来应对苏联的核威胁,XF-89 和 YF-89 的试飞工作还未结束,F-89A 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生产。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于 1949 年 1 月下令订购 58 架 F-89A,同年 9 月又追加订购 27 架。XF-89 在 1950 年 5 月 22 日发生坠机事故后,调查组发现 F-89 身上存在大量问题,F-89 的试飞和生产工作被立即叫停。

18 架 F-89A 中的首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空试飞

  当时美国空军急切地希望尽快获得 F-89,因为苏联已经在 1948 年 8 月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爆,并在此之前成功研制了图-4 重型轰炸机(苏联仿制生产的 B-29),初步具备了向美国投掷原子弹的能力,令美国本土防空压力大增。美国空军认为苏联轰炸机可以飞越北极上空向美国本土投掷原子弹。尽管心急如焚,但美国空军实在无法接受有安全隐患的产品。在 YF-89A 进行修改期间,空军停止了 F-89A 的生产,只接收了 3 架接近完工的 F-89A。并让这 3 架 F-89A 加入到试飞测试的行列中。与 YF-89A 的不同之处在于,F-89A 装上了包括 6 门 20 毫米机炮在内的全部武器。

第二架 F-89A 49-2437,主起落架的轮子真的很薄

第二架 F-89A 49-2438,注意机鼻侧面的三个机炮口

  空军于 1950 年 9 月 28 日接收了 3 架量产型 F-89A 的第 1 架,剩下的 2 架在数星期后交付。这 3 架 F-89A 本质上同 YF-89A 完全相同,它们身上进行了所谓的“快速整修”改装。“快速整修”其实就是在水平尾翼升降舵和平尾铰接处上下加装多个角形阻尼。此外,3 架 F-89A 还对多种喷射气流导流板方案进行了测试。

这就是平尾的角形阻尼

  在作了一系列改进后,机尾震颤的问题终于被解决。F-89A 的生产也在 1951 年 1 月恢复,但只生产了 18 架,剩下的飞机则转为 F-89B 和 C 型。在空军接收的 18 架 F-89A 中,8 架充当测试用机,剩下的飞机用来训练地勤人员。不过到 1952 年夏季,也就是 F-89B 开始服役将近一年后,还是有少量的 F-89A 交付给了作战部队。

F-89A 向地面目标发射 5 英寸 HAVR(高速机载火箭)火箭弹

F-89B

  F-89B 同 F-89A 在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内部设备却大有不同。B 型安装了利尔 F-5 自动驾驶仪、仪表降落系统、斯佩里零位指示器。由于早期的 F-89A 和 F-89B 的发动机经常出现故障,空军为这些飞机换装了推力为 2,315 公斤(加力推力 3,067 公斤)的 J35-A-21A 涡喷发动机。新发动机装有滑油净化装置,加力燃烧室也有所改进,动力控制更为顺滑。

F-89B 同 F-89A 在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架是 Eglin 空军基地的 49-2450,在 A/B 型平尾上的角形突起是防震颤阻尼器,在 C 型上改为内置阻尼,所以没有了突起

  首架量产型 F-89B 于 1951 年 2 月交付给空军。1951 年 6 月,F-89B 正式装备驻加州汉密尔顿基地的第 84 截击机中队和第 78 截击机中队。第 78 中队是空军防空司令部唯一一支完全装备 F-89B 的作战单位。

F-89B 49-2448 改装成为诺斯罗普 SM-62 蛇鲨洲际巡航导弹的控制机,型号也改为 DF-89B

  到 1951 年 9 月停产时,F-89B 共生产了 37 架。1954 年,所有的 A 型和 B 型从防空司令部退役,移交给空中国民警卫队。最早配备 F-89B 的空中国民警卫队作战单位是威斯康星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 176 截击机中队。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多灾多难的早期机型 2

F-89C

  F-89C 是 F-89 早期机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改型,从 C 型开始,F-89 才进入实用化阶段。F-89C 身上实施了空军要求的所有改进措施,前后共生产了 163 架。和 F-89B 相比,C 型的外形变化不大,只是在生产了 50 架后,更换了强度更大的水平尾翼和升降舵,原来外置的角形阻尼改为内置阻尼。后来,以前生产的 F-89 都接受了改装,将平尾上的阻尼改为内置。

F-89C 51-5795 降落在 Eglin 空军基地的跑道上

  为了改善飞机性能,F-89C 的部分内部设备进行了升级。燃油系统加装了净化系统,大大减小了燃油蒸汽爆炸的可能性;翼尖油箱安装了阀门,可以在飞行中释放燃油;座舱的空调和增压系统也作了改进。此外,飞机还加装了为自动驾驶仪提供人工水平信息的利尔垂直陀螺仪。

F-89C 前座座舱仪表

  虽然进行了大量改进,但 F-89C 仍是问题多多。早期的 F-89C 的发动机可靠性极低,发动机在使用中故障频频,这些 F-89C(第 1、5、10、15 和 20 批次)不得不同早期的 F-89B 一样,换装了 J35-A-21A 发动机。从第 25 批次开始,F-89C 安装上了推力为 2,542 公斤的 J35-A-33A 发动机。该发动机不仅拥有更大的推力,还重新设计了进气口、除冰装置、导流叶片及发动机前支架。另外,机身下的进气口距离地面太近,起飞滑跑时就象一台巨大的真空吸尘器,很容易吸入跑道上的异物。为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商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加装可收放的滤网。

F-89C 三视图

  然而,“蝎子”的麻烦并未就此结束。从 1952 年春季到夏季短短几个月时间里,F-89C 便因机翼结构问题坠毁了 6 架。其中有一架甚至在底特律国际航展众目睽睽下失事。F-89 机群被迫再次停飞。经过调查发现,造成飞机坠毁的原因是一种被称为“气动弹性”的未知气动现象。在飞机进行大过载机动时,气动弹性会在翼尖处向机翼施加扭力,当扭力超过机翼和机身结合点的强度时,机翼就会折断。真相大白后,制造商大大加强了机翼的强度,机翼与机身的结合部件改为锻造钢制产品。共有 194 架 F-89A、B 和 C 型被运回诺斯罗普的工厂更换机翼。在此期间,F-89 停飞时间长达 14 个月。

底特律国际航展 F-89C 空中解体

84 截击机中队的 F-89C

  F-89C 于 1951 年 9 月 18 日完成首飞,但受发动机和机翼结构问题的困扰,F-89C 机群直到 1954 年才形成战斗力。1952 年 1 月,缅因州普里斯克空军基地的第 74 截击机中队率先装备了 F-89C,其他作战单位随后很快也陆续装备了 F-89C,但没过多久,这些飞机就因发动机和机翼结构问题停飞。美国空军当时对截击机需求急切,完成改装的飞机立即直接飞往作战部队。这次改进相当成功,完成改装的 F-89C 成为当时美国空军安全记录最好的飞机之一。

57 截击机中队的 F-89C-25 51-5764

  随着 F-89 新改型的服役,F-89C 于 1954 年开始从空军退役。退役的飞机被空中国民警卫队接收。F-89C 共装备了空中国民警卫队的七个截击机中队,F-89C 在国民警卫队中一直服役到上世纪 60 年代。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全火箭武装截击机

全火箭武装截击机

  F-89D 与早期型的 F-89 有很大不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 F-89 用空空火箭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机炮。早在 1943 年陆航就计划为未来的全天候截击机装备空空火箭。但 40 年代美国空军战机的火箭均为空地火箭,挂在 F-89A、B 和 C 翼下火箭发射挂架上的就是 127 毫米空地火箭。到 50 年代,美国空军开始研制空空火箭,以应对威胁不断增加的苏联轰炸机。当时,美国空军将可能飞越北极点对美国本土空袭的苏联轰炸机视为心头大患。空军的怀特海德将军甚至提出在北美 B-57 轰炸机基础上研制一种装备 300 枚空空火箭的截击机。

F-89B 49-2463 改装成为 YF-89D 原型机,机鼻外形修改以容纳休斯 E-6 火控系统、雷达以及一个 260 加仑油箱

  美国空军的空空火箭以二战德国使用过的 R-4 空空火箭为蓝本,德国空军在二战末期曾使用这种火箭攻击盟军轰炸机。新型空空火箭的全称为可折叠尾翼航空火箭(FFAR),弹径 70 毫米,名字来自当时大受欢迎的动画片主角巨鼠(Mighty Mouse)。火箭的战斗部装有高爆炸药,有效射程达 1,882 米。美国空军当时装备这种火箭的截击机还有 F-86D“佩刀”和 F-94C“星火”,其中 F-86D 在机腹处的可收放式弹舱内装有 24 枚,洛克希德 F-94C“星火”则在机头安装 24 枚。诺斯罗普在做了一番研究后,决定将空空火箭装在 F-89D 的翼尖吊舱内,并改装了一架 F-89B 进行测试。当时,上述三种飞机都被美国空军正式列装,但只有 F-89 服役到 60 年代。

“巨鼠”MK4 火箭弹,尾部弹翼可折叠

  经过巧秒设计,诺斯罗普将翼尖吊舱一分为二,前 1/3 部分为火箭发射器,内有 52 根火箭发射管,飞机总共可携带 104 枚“巨鼠”空空火箭,大大超过了 F-86D 和 F-94C 的 24 枚。吊舱剩下 2/3 部分仍为油箱,其长度和直径都比 F-89C 的翼尖油箱有所增加,可容纳 1,166 升的 JP-4 燃油。根据需要,飞行员可以选择一次齐射、两次齐射(分别发射 62 枚和 42 枚)或三次齐射(分别发射 42 枚、32 枚和 30 枚),如果选择一次齐射,所有 104 枚火箭会在 0.4 秒的时间内发射完毕,火箭齐射形成的弹雨足以覆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域,而只要有一枚“巨鼠”命中目标,便可摧毁当时任何一种苏联轰炸机。

59 战斗机中队的三架 F-89D 编队飞行,注意翼尖吊舱一分为二,前 1/3 部分为火箭发射器,剩下 2/3 部分仍为油箱,火箭的燃气从两部分的缝隙中排出(下图)

  除了武器方面的变化外,F-89D 还有多项改进。在配备了空空火箭后,F-89D 将机头的 6 门 20 毫米机炮取消,整个机鼻部分重新设计,以安装休斯 E-6 火控系统 ,该系统由 APG-40 雷达和 AN/APA-84 火箭弹道计算机组成。原来安装机炮的空间装上容量为 992 升的油箱。此外,F-89D 左右翼下还可各挂一个 757 升的副油箱,这样一来,战机的总载油量达到 10,727 升,作战半径也因此扩大到 644 公里,几乎是 F-86D 和 F-94C 两倍。

除了翼尖副油箱外,F-89D 还可以在左右翼下还可各挂一个 757 升的副油箱

  YF-89D 原型机于 1951 年 10 月 23 日首飞,头两架量产型机 1952 年 6 月 30 日交付空军。在 F-89 机队因机翼结构问题全体停飞前,F-89D 已经生产了 125 架,这些飞机便留在诺斯罗普工厂中,等待更换机翼。第一支装备 F-89D 的作战单位是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的第 18 截击机中队。该中队于 1954 年 1 月 7 日进入战备状态。

F-89D 三面图

  服役后,F-89D 在使用中陆续又暴露出一些技术缺陷。首先是在飞行高度超过 9,144 米后发动机推力会大幅下降,针对这个问题,空军和厂方起初进行了一些改进,但丝毫不见成效。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动力控制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上,在将该单元覆盖起来后问题方得以解决。其次,火箭发射管管壁太薄,发射火箭时存在爆炸的危险,该问题通过加厚发射管管壁厚度顺利解决。

61 截击机中队的 F-89D

75 截击机中队的 F-89D

  1953 年 10 月,美国空军开始考虑为 F-89D 装备休斯 GAR-1“猎鹰”(Falcon)空空导弹,并改装了 3 架 F-89D,将导弹装在飞机翼尖的弹舱内。一架改装后的 F-89D 于 1955 年 1 月 27 日首次成功试射了“猎鹰”导弹,击落了一架 QB-17 靶机。

  F-89D 共生产 682 架,是“蝎子”家族中产量最大的机型。F-89D 在防空司令部、阿拉斯加防空司令部和东北防空司令部一直服役到 1958 年,随后被移交给国民警卫队。最后一支使用 F-89D 的作战单位是驻扎在冰岛凯夫拉维克(Keflvak)的第 57 截击机中队,该中队的 F-89D 直到 1962 年 1 月才被康维尔 F-102A 取代。第一支装备 F-89D 的国民警卫队作战单位是北达科他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 178 截击机中队。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进入空空导弹时代

进入空空导弹时代

  F-89G 计划胎死腹中后,诺斯罗普决定用休斯 E-1 火控系统和猎鹰空空导弹对 F-89D 升级。空军同意了这一提议,并改装了三架 F-89D 作为武器测试平台,其中一架获得 YF-89H 的编号。经过短期的测试后,F-89H 于 1954 年 3 月投产。

GAR-1“猎鹰”导弹,后来型号改为 AIM-4A

  F-89H 和 F-89D 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武器和火控系统。F-89H 的翼尖吊舱尺寸加大,前部弹舱被划分为 6 个独立的隔舱,其中三个隔舱内各有一枚 GAR-1“猎鹰”导弹。“猎鹰”导弹是一种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导弹总重 60.8 公斤,射程 9.65 公里。正常状态下,“猎鹰”导弹存放在翼尖吊舱内部,预备发射时,隔舱上方的舱门打开,导弹发射架伸出舱门,将导弹推出舱外。剩下的三个隔舱内各装 7 枚“巨鼠”火箭。这样 F-89H 总共可以携带 6 枚猎鹰导弹和 42 枚“巨鼠”火箭。F-89H 装备了休斯 E-9CS 火控系统,该系统的计算机内置有两种截击模式供飞行员选择。两种模式分别是:超前追踪模式(仅用于“巨鼠”火箭)、超前碰撞模式(用于“猎鹰”导弹和“巨鼠”火箭)。

F-89H 52-1938,注意前部弹舱伸出的“猎鹰”导弹

  第一架量产型 F-89H 于 1955 年 9 月交付空军,但直到次年 3 月 F-89H 才在密执安州沃特史密斯空军基地正式进入现役,比原先的计划晚了将近两年。F-89H 共生产了 154 架,它同时也是诺斯罗普霍桑工厂生产的最后一种 F-89。由于康威尔 F-102A“三角剑”超音速截击机的服役,F-89H 在空军的服役时间很短。从 1957 年 11 月起,F-89H 开始逐渐向空中国民警卫队移交。到 1959 年 9 月,所有现役的 F-89H 全部被国民警卫队接收。

F-89D/H 的翼尖吊舱对比

GAR-1 导弹呈品字形伸出,在导弹之间就是 FFAR 火箭弹的位置

最后的改型

  F-89J 是“蝎子”的终极改型,其装备数量仅次于 F-89D,但 F-89J 并非全新制造,而是从现有的 F-89D 改装而成。F-89J 最引人注目之处是装备了核装药战斗部的 MB-1“妖怪”空空火箭,从而成为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战斗机。MB-1“妖怪”是一种无制导空空核火箭,弹重 379 公斤,射程 9.65 公里,战斗部为当量 1,500 吨的核弹。MB-1 主要用于攻击大规模轰炸机编队,必要时也可攻击单个目标。F-89J 用休斯 MG-12 火控系统取代了早期机型上的 E-9FCS,新的火控系统允许飞机在大迎角爬升的状态下,发射“妖怪”火箭攻击高空飞行的轰炸机,并能控制截击机迅速掉头离开核爆炸区域。

F-89J 在机翼外侧的两个挂架上可以挂载 MB-1“妖怪”空空火箭,内侧挂架则挂载“猎鹰”导弹

“妖怪”空空核火箭

  F-89J 可在两翼下特制挂架上挂载两枚“妖怪”,其内侧有两个挂载 GAR-2 空空导弹的挂架。此外,F-89J 取消了 D 型的翼尖武器吊舱(部分作战单位仍保留了 D 型的翼尖吊舱),改为容量 2,271 升的油箱。

威斯康星国民警卫队 176 战斗截击机中队上的 F-89J 53-2667,摄于 1972 年 10 月。注意机翼下的武器挂架

  1957 年 7 月 19 日,隶属于加州汉密尔顿空军基地第 84 截击机中队的一架 F-89J 进行了“妖怪”火箭的首次试射。当天,这架 F-89J 在尤卡核实验靶场上空 4,876.8 米高度上发射了“妖怪”火箭。实验大获成功,“蝎子”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种核武装截击机。为了证明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上空使用小当量核武器不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任何损害,部分空军的军官当天志援站在火箭爆炸点下方的地面上。这次核爆炸并未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至少当时是这样。

“妖怪”核火箭爆炸后的蘑菇云

  F-89J 于 1956 年 11 月开始交付,驻加州汉密尔顿空军基地的第 84 截击机中队成为第一支装备 F-89J 的作战单位。该中队在 1957 年元旦正式开始战斗值勤任务,按照“妖怪”火箭试射 7 个月前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的要求,每架飞机值勤时只携带一枚“妖怪”火箭。

179 截击机中队的 F-89J

  共有 350 架 F-89D 被改装成 F-89J,这些 F-89D 全部来自第 35 批次至第 75 批次。改装工作于 1956 年 3 月到 1958 年 2 月在加州诺斯罗普帕姆代尔工厂进行。道格拉斯在 1956 年到 1963 年这段时间内,共生产了 3,150 枚“妖怪”火箭,这些火箭配备了 Mk.25 Mod0 或 Mod1 型战斗部。直到 60 年代初,在麦克唐纳 F-101B“巫毒”和 F-102“三角剑”两种装备“妖怪”火箭的两倍音速截击机大量列装前,F-89J 一直是防空司令部的核威慑力量。F-89J 可携带两枚“妖怪”火箭、4 枚“猎鹰”导弹和 104 枚空空火箭(使用 F-89D 的翼尖吊舱),是美国空军历史上威力最强大的战斗机。

爱荷华国民警卫队 124 战斗机中队的 F-89J,摄于 1968 年 7 月

  从 1959 年 7 月起,F-89J 开始逐步退出空军,退役的飞机照例由空中国民警卫队接收。到 1962 年,共有 9 个国民警卫队中队装备了 F-89J。空中国民警卫队的 F-89J 一直服役到 1968 年,方被超音速截击机取代。

夭折的方案

  F-89 家族中还有数个获得正式编号但未能投产的设计方案。F-89E 是在 F-89D 基础上换装推力为 9,700 磅的艾里逊 J71 无加力涡喷发动机。J71 发动机不仅加大了推力,还有着更好的燃油消耗率,能大大增加飞机的航程。诺斯罗普将一架 F-89C 的机身改装成 XF-89E 原型机,但计划最后被空军放弃。XF-89E 原型机则被空军用作发动机测试平台,用来测试新型发动机。

  稍后不久,F-89E 的编号又被授予另一个方案。该方案是一种单座护航战斗机,动力是两台推力各为 4,131 公斤的 J47-GE-21 发动机(曾被 B-47 轰炸机使用),机翼面积加大,机翼前缘后掠。武器为 108 枚空空火箭,火箭装在机翼中段的大型武器/燃料吊舱内,主起落架舱也位于该吊舱内。F-89E 可根据需要在机鼻安装 10 挺 12.7 毫米机枪,6 门 20 毫米机炮或 6 枚 MX-904 火箭。F-89E 的最大速度预计可达 1,107 公里/小时,作战半径 1,625 公里。F-89E 计划仅仅发展到方案设计阶段便告终止。

F-89E 单座护航战斗机

  F-89F 是 F-89 更为先进的改型方案,动力装置仍为 J47。机长 18.13 米、翼展 18.08 米,机高 6.4 米,机翼面积加大,前缘后掠,武器/燃油吊舱同 F-89E 一样安装在机翼中段。水平尾翼从垂尾上挪到机尾根部。武器/燃料吊舱前部装有 6 枚“猎鹰”导弹和 52 枚 70 毫米空空火箭,吊舱后部可容纳 3,406 升燃料。F-89F 曾造出了木质模型,但飞机的预计重量持续增加造成性能不断下降,空军最后对其失去了兴趣,并于 1952 年 8 月取消了该计划。

F-89F 设想图

  F-89G 和 F-89F 十分相似,但保留了后期型 F-89 使用的 J35-A-35 发动机(推力 3,269 公斤)。该机准备装备为 XF-106 研制的休斯 MA-1 火控系统,武器为“猎鹰”导弹。F-89G 只发展到方案设计阶段。

  诺斯罗普还向空军提出过两种 F-89 的改型方案。一种采用了后掠翼和两台推力各为 4,540 公斤的艾里逊 450E-1 发动机,后掠翼改装自标准的 F-89A 机翼,后掠角为 35 度。由于采用了新的机翼和发动机,这种 F-89 的改型的最大速度预计可达 1,176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19,202 米。另一个方案是三角翼设计,动力为两台 J67 或 J71 发动机。武器是 204 枚 70 毫米空空火箭、8 枚“猎鹰”空空导弹或 52 枚空地火箭。固定武器为 2 门 20 毫米转膛炮。所有的武器均装在机翼吊舱内。该方案的最大速度预计可以为 1,690 公里/小时(13,716 米高度)。上述两种方案只发展到方案设计阶段便被取消。

尾声

  “蝎子”是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空军最重要的防空力量,它担负着防御苏联对北美发动核攻击的重任。当时美国截击机部队的作战任务相当的枯燥。飞行员们 24 小时轮流值班,时刻等待着紧急起飞的警报。但通常在紧急起飞后,飞行员会发现要拦截的目标不过是一架偏离航线的客机或是几架加拿大渔业飞机,闹出了不少笑话。其中有一次,一架第 465 截击机中队的 F-89D 在夜间紧急起飞,拦截来自北方的多个不明目标,但飞到跟前才发现是 7 架返航的渔业飞机,由于并排飞行而在地面雷达屏幕上显示出很强烈的信号。

  上世纪 5、60 年代是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诞生于这一时期的 F-89 的服役生涯注定是短暂的。从 50 年代末开始,随着超音速的 F-101B 和 F-102 逐步列装,F-89 开始从空军中撤出,转入各州的国民警卫队。到 60 年代末,F-89 全部从国民警卫队退役,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整个“蝎子”项目中,诺斯罗普共生产了 1,067 架 F-89,空军接收了其中 1,052 架。到退役时,F-89 共装备了 39 个空军作战单位和 17 个空中国民警卫队中队。

北美天空守护神——诺斯罗普F-89“蝎子”截击机简史:附录

表格:F-89C、D 和 H 型技术规格表

机型 F-89C F-89D F-89H
翼展 17.05 米 18.19 米 18.19 米
机长 16.3 米 16.41 米 16.41 米
机高 5.38 米 5.33 米 5.33 米
空重 9,489 公斤 10,896 公斤 11,438 公斤
总重 15,890 公斤 18,614 公斤 19,177 公斤
动力装置 两台艾利逊 J35-A-33 两台艾利逊 J35-A-33A 两台艾利逊 J35-A-35
单台推力 2,452 公斤 3,269 公斤 3,269 公斤
武器 6 门 20 毫米机炮、8 枚 127 毫米火箭 104 枚 70 毫米火箭 6 枚“猎鹰”导弹、42 枚 70 毫米火箭
最大速度 917 公里/小时 1,024 公里/小时 1,024 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2,192 米 15,240 米 15,240 米
航程 2,092 公里 4,184 公里 4,184 公里
乘员 2 人 2 人 2 人

附录:竞争对手的飞机

寇蒂斯 XF-87“黑鹰”

XF-87“黑鹰”(Blackhawk)是美国老牌飞机制造寇蒂斯研制的最后一种作战飞机,该机直接从已经下马的 XA-43 攻击机改装而成。XF-87 体形庞大,翼展和机长均为 18.9 米、机高 6.2 米,和一架轰炸机相差无几。XF-87 采用平直翼设计,两翼下各吊挂并列安装两台 J34 喷气发动机的吊舱,从而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四发战斗机。飞机的设计性能指标为:最大速度 837 公里/小时,巡航速度 725 公里/小时,航程 1,000 英里,实用升限 41,000 英尺。武器包括 4 门 20 毫米前射机炮和装在旋转炮塔内的 12.7 毫米机枪(后被取消)。

XF-87 三视图

  空军订购了两架 XF-87 原型机,其中第 2 架原型机被改为 XF-87A。XF-87 于 1948 年 3 月 5 日完成首飞,在试飞中,XF-87 暴露出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结果造成飞机的性能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此,厂方准备将发动机换为两台 J47。空军曾订购了 58 架 F-87A 和 30 架 RF-87,但为了腾出更多的资金购买 F-89 和 F-94,这笔合同很快就被取消了。失去这笔重要生意的寇蒂斯不久便将飞机业务出售给北美航空公司,这家在美国早期航空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飞机制造商从此销声匿迹。

道格拉斯 XF3D-1“空中骑士”

  美国海军于 1945 年招标研制一种舰载喷气夜间战斗机,要求飞机采用双座布局,安装远程雷达。道格拉斯、格鲁曼、寇蒂斯和舰翼公司提交了各自的设计,最后道格拉斯的方案在 1946 年 4 月 3 日获得制造 3 架原型机的合同,新飞机被命名为 XF3D-1“空中骑士”(Skyknight)。

  “空中骑士”采用平直中单翼设计;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机鼻轮是单轮设计,主机轮向外收入翼中,机尾装有着舰钩。动力为两台威斯汀豪斯 J34-WE-22 涡喷发动机,分别装在翼下机腹两侧。为方便维护保养,发动机可以很方便地装卸。XF3D-1 的武器是装在机鼻内的 4 门 20 毫米机炮,各备弹 200 发。左右翼下还可各吊挂一个 568 升的油箱或一枚 450 公斤炸弹。座舱为并列式布局,飞行员和雷达操纵员并排坐在座舱内。原型机准备配备威斯汀豪斯 AN/APQ-35 雷达,但因该雷达无法按时交货,只得先以老式的 SCR-700 代之。

F3D 三视图

  XF3D-1 于 1948 年 3 月 23 日完成首飞,当年十月所有三架原型机都被送到莫洛克干湖测试。试飞进行的十分成功,海军便于 1948 年 6 月订购了首批 28 架 F3D-1。整个 F3D 系列共制造了 286 架,并衍生出多种改型,F3D 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一直服役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才全部退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