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曾是总经理

 tangwhat 2018-06-06

 文 | 壹默了然

“我曾是总经理,可我找不到工作”

这是新沪族的第21个故事

导读:这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以外,没有可以肯定的事。——(美)富兰克林


01

这天早上,M公司楼下人头攒动,一辆辆高级轿车停在办公楼门口,总经理张凯带领公司管理团队已在门口恭迎多时。

车门开了,车上走下来亚太区总裁罗伯特及他的管理团队。罗伯特和张凯等人热情握手,和大家一起走进会议室,听张凯作例行的业务报告。

上午十点钟,报告结束,与会者相继走出会议室。张凯也正准备离开,罗伯特叫住了他,说:“我们需要开一个短会。”

张凯也没在意,重新坐了下来。就在那一刻,他一抬头,感觉到会议室的气氛陡然一变,房间里只留下了罗伯特、亚太区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三人。

待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艾米关上房门后,罗伯特严肃地说:“亲爱的张凯先生,我们对你过去8年在公司的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张凯发觉罗伯特的语气有点不妙,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但仍然面带笑容,像往常一样,用流利的英语和罗伯特进行交谈。

罗伯特在对他8年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之后,话锋一转,“你知道,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的全球架构做了重大调整,而我们的亚太区和中国区也将随之而调整。公司管理层对中国区的工作不太满意,希望缩小中国区的管理团队,削减成本,实行精益管理。经过我们讨论,决定终止和你的合作,具体的后续工作将由艾米跟你交代。”

罗伯特说完,起身和他握个手离开了。张凯过了很久才缓过来,此时艾米已经在和他宣讲公司的决定,“张凯先生,你的工作将由运营总监何俊接替。15分钟后,他将和你办理交接手续。请你交接相关文件资料、电脑、名片、钥匙等等,并在中午12点带着个人物品经检查后离开公司。”

张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刚才发生的一切如在梦里。虽然这样的场面在他20多年的外企生涯中,亲身经历和听说过无数次,但他一直把这种事情当作笑谈,从来没想到过这样的事情会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就在半个小时以前。

“咚咚”的敲门声惊醒了他,他快速整理好思绪,坐直身子,清清嗓子说:“进来。”

门开了,何俊面容尴尬地站在门口。张凯面带微笑,示意他关上房门。何俊张嘴说:“张总,对不起,我……”

张凯摆摆手,打断了他,“你没做错,这就是外企的生存法则。换了我是你,也会这样做的。我们开始交接吧,”

12点钟,张凯抱着小箱子,准时走出办公室,离开了M公司。


02

今年47岁的张凯,来自浙江,毕业后一直在上海的外企摸爬滚打,36岁就做到公司总经理。

他在M公司已经服务8年,一直觉得自己无论是管理上,还是业务上,都很有积累。他万万没料到,自己居然也会遭遇职业危机,被比自己小十岁的何俊给取代了。

何俊的工资待遇应该比他便宜一半,而且年轻,充满了朝气。而他,身居高位这么多年,虽有进取心,实际早已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裁员这回事,他当然明白,无关乎个人能力,除了高层争斗的原因之外,很多时候都是从节省成本、价值最优的角度考虑。

虽然多年的工作历练,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很强了,可是被自己的下属替代了,一瞬间接受还是有些难的。何况,这个何俊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他面前一直装得很乖的样子,可谓自己的心腹和左右手。通知下达后,何俊虽然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但发自内心的狂喜是掩饰不住的。

不过这已经不是张凯第一次失业了,他笑了笑,自信满满地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花几个月时间换个工作而已。”

张凯第一次失业是在39岁时,公司高层权变,他成了集团里两个大佬争斗的牺牲品。

那年他不到40岁,失业对他而言,还不构成什么威胁。

他也不着急上班,先笃悠悠去外面旅行了半个月,回来后猎头给他推荐了好几家公司。5个月后,他选择了M公司,在上海分公司担任总经理。

那时的他,还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写字楼就是青楼,年纪大了,如果没有点核心竞争力或强大的后台,失业是分分钟的事情。


03

失业三个多月后,张凯有些发慌了。他联系了很多猎头,告知他们自己急找工作,但大多有去无回,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他明白,都是卡在自己的年龄上。

朋友圈里到处都在传播华为辞退34岁员工的消息,仿佛在中国,年过40,在职场就失去了竞争力,就该告老还乡了。可是国家还在规划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哎,这次不知道要待多久才能找到个合适的工作。”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凯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忍不住跟朋友说起。

“你老婆是博导,怕啥,还怕在家里没饭吃?”朋友安慰他道。

是的,他老婆王静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很稳定,收入也不少。而他早年把挣到的钱买了房,那会儿房价还不高,现在早已翻了好几个跟斗。凭他的资产性收入,即使现在开始不工作,也足以安度晚年。但是,这么早就让他开始过退休生活,冒着“吃软饭”的嫌疑,他当然心有不甘。

不过,他很庆幸自己提前布局了资产性收入。公司裁的都是中年骨干,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资产性收入的人,失业后一下子从中产跌入底层。

张凯碰到的职场中年危机,在他老婆那里就不会发生。45岁的王静,依然安安稳稳地当着教授,带着博士,做着项目,收入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会比他做总经理少多少。关键是教授的工作附加值也高,能积攒很多人脉和资源。家里要办个什么事情,比如老人看个病孩子上个学之类的,都是王静一手搞定的。

而在外企工作的他,看似呼风唤雨,其实也就是挣个钱,人一走马上歇菜,年纪大了还天天担心被裁员。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还在上中学的女儿未来的职业规划。本来他想让女儿读商学,将来自己也好给她铺铺路,谁知女儿还没长大成人,他就失业了,自顾都不暇,将来还怎么给她铺路。

他想,女孩子还是像她妈妈一样当老师吧,虽然也有考核,但相对稳定很多。要么去做个公务员也好。就是不要像他这样,好的时候风光无限,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下子跌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爬起来。

人生有这么多不安定的因素,年轻时他不懂,懂时已是47岁。是的,这个世界有本事的人很多,创业奇才也不少,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只能靠打工为生的人。


04

好在9个月后,张凯又上班了。

有家江苏昆山的民营企业向他发出了邀请,薪资比上一份工作低了3成。

他觉得自己没得选择,如果坚持想找一家业内的同等大公司,恐怕就要遥遥无期了。

张凯有个朋友,原先是一家房地产集团的总经理,董事局人事震荡时被裁了,已在家待了一年半,条件不好的企业他不想屈就,他想去的企业人家又不要他,至今依然在家里当全职奶爸带孩子。

年龄大了,要么降低薪资要求,要么去小一点的企业,还有点竞争力。张凯也知道,从外企去小民企,那种环境和待遇天差地别,他不清楚自己能否适应这种落差。可是他怕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反正昆山离上海也不远,一咬牙就去上任了。

之前在外企的办公室宽敞舒适,有免费的咖啡小零食,有专职司机,食堂很好吃,还经常出国出差。现在他的办公室很小,放两把椅子都显挤,中午吃盒饭,周末加班是常态。

想起过去的日子,仿佛是在度假。毕竟上班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度假的,这些倒也不是关键。

可是,董事长刘大富表面上很开明,口口声声让他自主拿主意,实际上就是在他那里走个过场,公司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得听刘大富的,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个摆设。他有一种深深的水土不服感。

三个月后,矛盾终于爆发了。


05

这天早上,张凯在会议室召开中层管理会议。他向与会者介绍他在外企运用的管理工具,这时门开了,刘大富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坐在会议室后排。

张凯刚要打招呼,刘大富示意他继续,于是张凯更加卖力地讲了起来。可是他发觉,刘大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果然,刘大富进来不到15分钟,就打断了他的话,“张凯,你这套东西可以提高我们的产量吗?可以提高我们公司的销售收入吗?可以提高我们的利润吗?”

张凯心里一惊,忙说:“刘董事长,我讲的这一套工具,是外企500强都在用的。你看,通过这些表格,这些数据,很清楚就能看到公司每个产品的产量、质量和销量,以及它们的变化。便于我们找到问题根源,进行管理和控制。”

刘大富又打断他说:“你做不做报告,产量都是这么多,销量也是那个样。至于质量,我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还要做报告干什么?”

张凯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刘大富继续侃侃而谈:“我听说现在公司的气氛变了,大家一天到晚在做报告,别的什么事也不干。咱们又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公司,就这么几百号人,吼一嗓子全厂都能听到,整这些没用的玩意干啥?我原以为你在外企20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给公司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搞了半天就是这些花架子。”

会议就在刘大富唾沫横飞的即兴演讲中结束。张凯出了会议室,二话不说,办了离职手续,刘大富也没有挽留。中午十二点,他走出了公司大门,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上海的家里。

张凯离开昆山公司之后,又先后在上海、苏州另外两家民营企业工作,结局都大同小异。那些以前和他关系很好,专做外企高管职位的猎头,也对他一天比一天冷淡。有的甚至直接告诉他,他已经不符合外企的招聘要求了。

他也曾回到浙江老家和几个朋友合作开公司,结果也是不欢而散。

忙碌了整整一年,一无所获,他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他明白,过去的路已经不再适合他了,必须选择一条全新的路。

可是,没有了外企的平台,没有了全球化的网络,没有了先进的管理工具,没有了好的团队。就他,张凯,一个人,又能做什么呢?


·END·

以上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壹默了然,海派文艺女,文字里诗意,烟火中成长。讲述都市情感,职场世相,在故事中感悟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