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对我国一城市仰慕已久,在本国复制了个浓缩版,就想毁灭证据

 fxiaog 2018-06-07

世界地图上,日本与中国是近邻,然而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对中国却不太友好。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情感是一步步发生着变化的过程,从羡慕到借鉴再到嫉妒,真可谓是“由爱生恨”呐。

从古至今,日本人都是善于学习和模仿的。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许许多多的日本人远渡重洋、万里迢迢、不辞辛苦地来到中国学习我们的文化理念、学习我们的政治制度、学习我们的民俗风情,甚至学习我们的城市建设。总之,只要能学的,他们一定会认真的学,其努力和勤奋的程度令人汗颜和咋舌。

拿日本人取名字的事来举个例子吧,在日本,许多人的名字中都会带一个“郎”字。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个郎字也是从中国“借鉴”过来的。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当时李世民的小名叫做三郎。日本人觉得这么伟大的皇帝名字取得太好了,于是后来他们取名时都带个“郎”字,有意向唐太宗看齐。

当然这都是一些极小的例子,在大的方面日本人的学习态度更为认真。比如日本的京都,就是仿照着唐朝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富裕、最具影响力的一座国际城市——我国的长安建造的。与其说是模仿,倒不如说是赤裸裸的复制。在今天看来,日本无疑是“复制”一词最早的实践者了。

其实他们复制的这种行为也是不得已的,初进长安,就像乡巴佬进城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目光所到之处尽是繁华。只是没有办法,东西再好,始终不是自己的。爱而不得,只能想尽办法,努力的将其复制出来。

只是当时日本的国力有限、财源紧张,想要把诺大个长安城原原本本的复制下来,着实是有心无力,只能尽力模仿,于是便修建了一座缩小版的长安城——也就是今日的京都。

出于对长安的热爱,日本人在建造京都时极为认真。在唐朝时期,若不是京都里到处都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把一个长安人带过去,还真的分不清哪个是唐朝的帝都长安。

在近代,日本国力逐渐增强,对中国也是由爱生恨,以至于在和中国发生冲突时,他们的嫉妒心理大爆发。在侵华战争中,他们一度想要破坏中国的一个城市——西安,也就是古时的长安。出于对长安的极度热爱,所以他们不允许世界上有第二个除日本京都以外的长安城的存在。尽管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国内的“长安”只是一个山寨货。

日军曾怀揣着对西安这座城市不可告人的目的,向我们发动了很多次大规模的进攻,幸好每次都被我们勇敢、顽强的中国军人击退了。直至日本投降,他们还是没能摧毁这座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城。

时至今日,古老的长安得以幸存,对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