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养老服务业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渝中区破解老旧城区养老难题

 玖玖家政 2018-06-08

养老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和中心城区,也是典型的老旧城区。老龄化呈现出“两最”的特点,既是重庆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区,也是重庆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 渝中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16.2万人,占全区50.77万户籍总人口数的32.29 %,其中80岁以上户籍老人3.18万人,高龄化率达到19.65%。老旧城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机构养老发展受限,老重庆人“家”的传统意识较强等因素,让渝中区养老服务形势较为严峻。


2013年以来,渝中区以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围绕“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实验主题,深入推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设以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方向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的老旧城区养老服务模式。


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



围绕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目标,“十三五”期间,将优化现有公办福利院,鼓励发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在每个街道规划建成1个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以步行500-700米距离为标准规划建设5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公办养老机构即区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19家25处、床位2000余张,基本满足了辖区老人不同需求;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5个,三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除享受全市统一扶持政策外,在渝中开办养老机构还可叠加享受“以自有房屋兴办的,每张床位给予4000元建设补贴;以租赁产权房屋兴办的,每张床位给予2000元建设补贴”以及“对接收渝中区户籍老人的床位,按对象类型给予每张床位每月300元或600元的运营补助”等政策。


制定《渝中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管理办法》《渝中区社区养老服务运营补助办法(试行)》《渝中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按照规定,每个站点每年最高可获得8万元的运营补助。


加大养老服务保障力度



按照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50-500元、60岁以上低保老人每人每年200-1000元的标准,分别给予长寿补贴和助养补贴的政策普惠。除市里统一政策外,对本区60岁以上经济困难老人发放每月100-260元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券,用于购买家政、就餐、保健等养老服务。


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坚持建管分离、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相结合,积极引进有资质、有经验、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作为运营主体。按照专业化、连锁化、市场化运营思路,在全市首创建立6家单位入选的运营机构候选库,逐步实现对全区社区养老服务站分片连锁管理,既形成规模化优势降低成本,又合理开展市场竞争,不断促进社区养老运营机构从单纯依靠政府“输血”转变为盈亏平衡、略有盈余。


坚持“普惠性+个性化”设置养老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将健康讲座、文化活动、空巢老人关爱等作为普惠性项目,提供免费服务。引导专业机构自建队伍、整合加盟,通过预约、签订协议等方式实现餐饮、家政、托养照护等供需衔接,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多元联动推进机制创新



“区+街道+社区”工作联动。建立起区政府统筹、区民政局牵头、各区级部门配合、各街道具体实施、各社区协助的多层级联动机制,协同推进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落实、行业监管等工作,确保养老服务要求层层传导落实。


“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工”资源联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成立各类老年人协会、艺术团,全区组建各类老年人文体队伍533支,参加人员4.7万人次。大力建设“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义工”人才队伍,丰富专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内容。


统筹“养老+医疗+健康”内容联动。推动医养结合,目前有1家机构在养老院内设立医院,3家机构与市级医院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同时指导公办福利院、社区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年均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健康服务9.5万人次。



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打造渝中养老服务信息化、智慧化养老体系

渝中区将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建设

打造渝中养老品牌

切实推动渝中区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



来源丨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渝中区民政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