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七贤图》

 雪小石 2018-06-08
郑板桥《七贤图》清郑燮墨竹图轴赏析
《七贤图》轴为郑板桥七十岁所作,描绘修竹七枝,以七竹比喻七贤,竹姿疏落有致,竹节傲然挺立,具有一种刚正和倔强不驯之气。图中所绘墨竹七枝,其中有二竹与五竹交错,伸延直出画外,三竹竿用浓墨,四竹竿用淡墨,前后交迭,虚实相生,此所谓:“一竿瘦”,名曰“细竹”,细而不弱,坚韧挺拔,富有弹性。具有“清癯雅脱”之美。竹叶呈“介”字“个”字,浓淡相宜,干湿并兼,疏密相间,极富变化之妙。左方长题,是板桥所创的“六分半书”,关于六分半书的特点,板桥曾自言:“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 四行书法用笔刚柔方圆兼取,错落有致,穷极变化。
《七贤图》题识:柴庵先生宰潍县,多惠政,至今有吴公七贤祠,七贤而独称吴公,盖重吴也。燮宰是邑谒其祠,葺而新之,在县西五十步不远,故得常至而拜献焉。玉树亲翁索予画,因写七竹以比七贤,亦以见贤者之必有后也。乾隆二十七年,岁在壬午三月既望,板桥弟郑燮拜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