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

 huangnan35 2015-06-17

 

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3-12-30 来源:爸妈在线 作者:白开水


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生理疾病除传染病外一般只是当事人自己受害,而心理疾病的危害却不止于当事人自己,更多的是他们身边的家人、亲人,甚至是无辜的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

  心理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动上,发生了编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种社会矛盾也在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心理疾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儿童行为问题,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性抑郁、痴呆,药品滥用、自杀及重大灾后心理危机等问题明显增多。

  心理疾病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

  一、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性

  精神疾病是一类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特点的常见复杂性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情感障碍,焦虑症,痴呆,强迫症孤独症,酒精,毒品或其他物质依赖,进食障碍等。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劳动生产力的损害是巨大的,它所导致的心灵痛苦一点也不亚于躯体疾病导致的痛苦,患者除不能为国家正常创造财富外,往往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医疗看护并消耗过量的社会资源,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精神异常,会产生影响社会治安与工作秩序的行为,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而精神疾患所伴随的恐惧、焦虑、紧张、绝望等心理因素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溃疡病等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外,精神疾病有可能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社会歧视、自罪感等间接的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将会越来越严重。

  二、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对社会的危害

  应急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慌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可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休克或死亡。适应不良反应是由各种精神刺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在同样的刺激下,有的人很快适应,有人慢慢适应,有人根本不适应,造成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甚至行为障碍,导致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三、是轻度心理疾病

  神经官能症,是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常见为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歇斯底里)、强迫性神经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自杀率的提高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是人格障碍性变态对社会的危害

  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可延续终身。性变态是指性心理上的变态和性行为方面的反常。如“偏执人格”属于一种人格障碍,也属于轻性精神障碍。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一般智力活动正常,所以,在与他们最初的接触中往往认为他们非常正常,甚至温和,有礼貌。但深度接触后,已经熟悉他的人就会发现:其行为表现经常是古怪、狂妄和疯狂,具体表现有心胸狭窄、多疑、粗鲁并暴躁,经常病态地着迷于某种念头、想法或事物。当其心理问题发展严重后就会出现妄想性的攻击行为。

  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偏见:歧视、躲避、嘲笑等。种种误解和偏见亦直接延误治疗,延缓病程或加重病情,也造成心理疾病患者很强的“病耻”感,这使他们很难重新回归社会。大家应该提高对心理精神疾病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