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人出一个上联,苏轼听后一脸茫然,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昵称413468 2018-06-09

苏轼的才华毋庸置疑,就连大文豪欧阳修都对他赞不绝口,并且预言:子瞻文采风扬,日后文章必独步天下。作为北宋词坛上的佼佼者,苏轼若是自称第二,估计没有人敢称第一,自从入朝为官,每当有创作出新的作品,很快就会被文人墨客争相拜读。除了写词之外,苏轼的对联功底也非常深厚,与王安石不分伯仲,但他也曾遇到过对不上来的对子。

举人出一个上联,苏轼听后一脸茫然,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此话用在苏轼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的仕途极为坎坷,被贬官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元祐四年,苏轼再次被贬,这次他从中书舍人,直接被调到杭州做知府,虽然起初心里不开心,但并没有一直耿耿于怀,逐渐做到了随遇而安。

刚来到杭州,苏轼得知西湖很久都没治理过,积累了许多淤泥,湖里还长满了野草,不仅看起来不如从前那般美丽,而且影响了附近百姓的农业生产。于是,苏轼就组织人力疏通湖道,建造了一条很长的堤坝,后人为了纪念苏轼的功劳,就把它称为“苏堤”,如今的“苏堤春晓”成了西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


有一天,在处理完工作之后,苏轼独自一人到西湖游玩。在岸上走了个把时辰后,就准备乘船到湖中央转一圈,欣赏一下湖中的美景。在所坐的船上,除了苏轼之外,还有几个书生和一名专门负责为游客斟酒的女子,长得还挺好看的。

举人出一个上联,苏轼听后一脸茫然,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当船快到达湖中央时,突然刮来了一阵大风,巧合的是,女子正好在斟酒,由于没有站稳,手中提的锡壶掉入水中。好在苏轼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女子,否则她也会跌入湖水。其中一位举人出身的书生,突然来了灵感,随口出了一个上联:“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同船的大多都是读书人,听了举人的这个对子,顿时都来了兴致,想在第一时间内对出合适的下联。但是,由于此联很精妙,过了很久依旧没人开口说话,都低着头努力思考。苏轼作为对对子的高手,听后也是一脸茫然,心想:这个举人不简单,居然能借景发挥,想到这么刁钻的对子,真让我刮不相看。

举人出一个上联,苏轼听后一脸茫然,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等到船靠岸时,众人纷纷离开了,依然无人对上举人的那个上联,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失落的表情。回到府上的苏轼,好像是着了魔一样,脑海中一直在思考“西湖”、“锡壶”,据说他至死都没能对出让自己满意的下联。直到现代,有网友针对举人的上联,试着对出一些下联,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寻进士,遇近视,近视中进士,尽是近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