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外檐
六和塔现有的塔檐,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修建,重建时淡化了清代建筑的繁缛、绮丽,檐体不加任何雕饰,装饰性构件除风铎外,一概从简,建筑手法极为明了、简洁,与塔身整体风格十分和谐。
塔檐层层支出,宽度由下逐层向上递减,檐上明亮,檐下阴暗,塔檐与塔身之间的阴影处理适度、合理,远远望去,整座塔显得层次分明、轮廓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
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装有倚柱,并与塔的木檐相联结。外檐为全木结构,设有檐廊。
通过回廊与外檐之间的甬道,可以到达外檐的木檐廊。倚身廊窗,纵目江天,眺望美景。
【9】钱塘江大桥
站在檐廊东侧,前方横贯大江南北的是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如今已经80岁了,依然发挥着钱塘江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10】之江
站在檐廊西侧往钱塘江上游方向看,江面在这里转向,使钱塘江形成“之”字状,因此钱塘江也称之江。由于江道弯曲,造成这里江水的潮势特别壮观,因此,六和塔也是观赏钱江秋潮的胜地。
钱塘江北岸,山峦起伏的绿树丛中有一幢红色钟楼建筑,那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原之江大学的旧址。之江大学的前身是美国北长老会在宁波1845年创建的崇信义塾,至今已有172年的历史。1867年迁来杭州,改称育英义塾,后改为育英书院。1906年将学校扩充为教会大学,1911年改称之江学堂。
【11】月轮山
六和塔北侧背靠月轮山。月轮山因形圆如月而得名。其高耸者,为月轮峰。“月轮”这一颇具诗意的山名,曾引起许多文人的咏叹,也产生了不少传说故事。
据《西湖游览志》卷二十四载:“宋时,张君房为钱唐令,夜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塔。’遽起望之,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诸如此类的传闻记述,为月轮山平添了几分梦幻般的色彩。
【12】风铎
塔檐外角,总共悬挂有104只风铎,每当劲风吹刮之时,它们就会叮当作响,宛如天外飞来的阵阵仙乐。
登临六和塔顶,凭栏倚窗,但见水天空阔,山岭盘纾,长桥卧虹,烟波浩淼。迎着扑面而来的江风,谛听那幽咽作响的铃铎声声,仿佛置身于青冥之上,直欲临风而举。由此所感受到的沉雄峻拔之气,与西湖诸景之清秀明媚相比,大异其趣,足以使人胸襟豁朗、怀抱舒展。古人曾说:“干里江风千里浪,一层云树一层天。”这样的情景和境界,在六和塔上可以特别真切地品味和深刻地感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