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灵隐寺(8)

 江山携手 2018-06-09

25】青林洞

    过玉乳洞继续往南,与玉乳洞相邻的另一岩洞为青林洞,又叫金光洞,因洞口像老虎的嘴,民间俗称老虎洞。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青林洞内外刻满了从五代至明代期间的石刻造像。洞内壁面上、下垂悬崖上以及洞口两侧和洞顶突兀的峰峦间,有造像共计二十三龛,大小造像达一百七十八尊。
杭州灵隐寺(8)

    在青林洞这些众多的造像中,最精美、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卢舍那佛会浮雕。在壶门式花头龛内浮雕卢舍郡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各一尊,天王四尊,供养菩萨四尊,牵狮、象侍者二尊,侏懦二尊,龛楣上端飞天二尊,大小共十七尊造像。除卢舍那佛和普贤菩萨头部残损外,其余造像基本完整。这块浮雕,结构完整,主次分明,线条生动,刻划细致,技法娴熟,富有装饰趣味。对称中略有变化,具有细腻、文雅、清新的特点,堪称宋代造像中的佳作。

杭州灵隐寺(8)

    进入青林洞内,洞口西侧的石壁之上,有一个相当平整的长条形石台,称“慧理石床”。慧理为东晋咸和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是灵隐寺的开山祖师,飞来峰就是因其一句“此天竺灵鹭峰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而得名。

杭州灵隐寺(8)

    民间盛传此石台为“济公石床”。传说济公活佛常在洞内喝酒吃狗肉,吃饱喝足便在床上呼呼而睡,整个石台表面都已被游客抚摸得乌黑发亮。

杭州灵隐寺(8)

    由于济公在灵隐寺修行,洞内除了古代石刻外,还有不少济公传说中的遗迹。慧理床后的一块巨石上,有一个高达五六米的巨大手掌印,栩栩如生。据说济公活佛为了挽救一名幼小女童,用他的手掌托住了这从天而降的飞来石。

杭州灵隐寺(8)

    传说地上那长条形的石头是被震得掉在地上还来不及捡的船形帽子。洞内还有济公灶台和吃剩的狗头。

杭州灵隐寺(8)

    青林洞内外的石刻造像,还有华严三圣坐像、青头观音坐像、阿弥陀佛像、观音造像,释迦佛坐像、西方三圣坐像、下生称勒坐像以及大量罗汉坐像。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26】千年古藤

    走出青林洞,一侧有上飞来峰的石阶道。飞来峰上许多名贵树种都是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尤其是很多千年古藤,相互缠绕或是藤缠古树,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极具浓情蜜意,大家称之为鸳鸯藤、夫妻藤。青林洞附近的这棵藤,形状就像汉字里面的“心”字,很多游客在此争相与其合影。

杭州灵隐寺(8)

    这样的千年古藤,飞来峰上有很多很多。

杭州灵隐寺(8)

27】龙泓洞

    龙泓洞位于春淙亭西侧,冷泉溪南岸的飞来峰脚下。宋代文人郭祥正曾有诗咏此洞曰:“洞口无凡木,阴森夏亦寒,曾知一泓水,会有老龙蟠。”洞名由此而来。

杭州灵隐寺(8)

    俗传此洞颇深,可通浙东。洞顶开一小口,上透天光,因而又叫通天洞。走入洞内往上看,好似有一座佛像。洞内岩壁上刻有“通天洞”、“洞天胜迹”等题刻。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又因洞内有石刻观音一尊,所以龙泓洞又叫观音洞。观音菩萨身边的立像是善财童子。

杭州灵隐寺(8)

28】射旭洞

    龙泓洞旁与其相连的岩洞是射旭洞,因“一线天”自然现象而闻名。

杭州灵隐寺(8)

    站在洞内,选准位置才能看到很小的一线天光射入洞内。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29】龙泓洞及射旭洞题刻

    龙泓洞及射旭洞内外的悬崖上,有大量不同时代的题刻,或汉字或藏文。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30】龙泓洞及射旭洞外石刻造像

    在龙泓洞及射旭洞外的悬崖峭壁上,除了有历代题刻外,布满了各个时代的石刻造像。龙泓洞外共计十六龛四十尊,射旭洞外冷泉溪南岸有四十三龛七十六尊。有释迦如来、观音、阿弥陀佛、尊胜佛母、布袋弥勒佛等。这些石刻造像精美无比!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杭州灵隐寺(8)

    这些精美无比的石刻造像,蕴含着很多故事。在龙泓洞外岩壁有三组宋代浮雕,其一是“白马驮经”的故事,描述的是东汉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着经卷来洛阳传播佛教,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的故事。龛框内浮雕高僧二尊、穿长袍的从者一尊及白马一匹。二高僧即竺法兰和摄摩腾,光头净发,面型硕长,穿半披肩袈裟偏袒右胸肩,赤足站立。前者双手下垂,左手拿着一串念佛珠。后者左手下垂,右手上举,招呼着后面一位牵着马、整装待发的从者。有点遗憾,从者与白马剥蚀较严重。

杭州灵隐寺(8)

    第二故事说的是三国时代曹魏僧人,也是中国佛教第一位僧人朱士行前往西域求佛法的故事。浮雕中三个人拉着二匹驮经的马。第一人身穿长袍,腰佩利刀,脚穿草鞋,似作回头状。第二人长袍敞开,袒露胸腹部,颈上挂着一串长长的念珠,右手握棍,左手牵马缰绳,脚穿草鞋,大步向前。第三人身躯侧向左方,身穿长袍,腰佩利刀,脚穿草鞋,左手牵着马缰绳,作行进状。一匹马驮着经书,另一匹马驮着莲花座,两马昂首垂尾,大步前行。

杭州灵隐寺(8)

    最后一组是“玄奘取经”的故事,雕刻了家喻户晓的唐代高僧唐玄奘去西天取回真经的画面。玄奘立像光头净发,容貌温文尔雅,神态虔诚真挚。身着通肩袈裟,双手合十,缓步前进。

杭州灵隐寺(8)

    灵隐寺飞来峰的石刻造像多达四百多尊,古人为我们留下了研究历史与古代艺术丰富的实物资料。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