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高考

 秦岭之尖 2018-06-10

题记:今天高考终于结束了。听说每年的高考时间定在6-7-8号的原因是:6,7,8连读的谐音是“录取吧”!哈哈,很有意思,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们加油!而今天也顺着这个话题,我们看看高考这两个字有趣的定义吧!


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投名状有点相似,但又有很大区别的;所谓“科举”制度只是一种人才选拔的等级考核制度,相当“任职资格”考核,如公务员考试。而投名状是有点类似毛遂自荐,如在在水浒传中,写到入伙要“投名状”,显示自己有决心、有资格加入某团体。那现在的高考也就是给某个高校写自己的投名状而已!

那现在我们来看看“高”和“考”两个字在古代分别造字原意:

甲骨文之,清朝?孔广居解以像楼台层叠形。像上屋,像下屋,像上、下层的戶牖(《说文疑疑》)。据此,“高”字属象形字。金文第二例作,上屋多了几层,不影响其音、义,仍属象形。

一座高高的楼阁,上部是尖顶,中间是城楼,下层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门口。字义就是用高楼表示“高”的意思。

那“考”呢?

甲骨文的“考”在古代表示老人的意思,从字形上看也确实像一个人拿着拐杖一样,甲骨文(长发的老人(丂,即“咳”),表示呼吸紧促、经常咳嗽、氣流上出而不順、以示氣息微弱的老人。有的甲骨文(长发的老人(手拄棍杖),表示拄杖的长发老人。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于网络搜集,如果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