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时候因为专柜的灯光效果,这块满绿镯子还是挺水润的。 一位女士花高价买到一块满绿翡翠,高高兴兴戴回去,结果越戴越不对劲,水头越看越差。吓得王女士赶紧拿去复检,发现翡翠是真的没错,但却是铁龙生翡翠,按这个种水,也就值几千块。 满绿的翡翠确实珍贵,但并非所有的满绿都值钱,买翡翠切忌只看颜色不看种哦~ 1 翡翠之美 美其质 中国古人《礼记·郊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认为玉之美,在其质,由其质。尤其是翡翠这种具有工艺价值的特殊宝石,它的美观不但决定于颜色,其质地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初认识翡翠的人只会欣赏翡翠的颜色,懂得翡翠的人却十分留意翡翠的种和质。 △“有色无种”可求得 △“有种无色”难求得 △“有色有种”难加难 正如行家的一句话“种好难生色” △左为冰底飘花手镯(质地偏幼),右为糯底阳绿手镯(质地偏粗),您喜欢哪一种? 2 什么是翡翠的 种 和 质 简单地说,翡翠的质是指撇开了颜色的部分,单纯看翡翠的底子如何,有如我们看布的质地一样:是麻布、还是丝织等,并不涉及其花纹和颜色如何。 “质”是指翡翠的结构,而翡翠的结构就是指组成翡翠矿物的结晶颗粒的大小(粗细程度)、形状及结合方式。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翡翠的结构,行上称之为质地。 △左图为麻布质地粗糙,右图为丝织品质地细腻 翡翠行业称的种,有两种解释。
在这里挑了几款比较鲜明、可观性大的种别给大家看一下。 △玻璃地,晶体极小,显微镜下难以看到颗粒,质细,具有柔和感,透光性好3-2分水。 △冰地,肉眼偶尔可见细晶粒,透光性佳 、2-1分水。 △糯地,肉眼看有颗粒感但边界模糊不清,透光中等、1-1.5分水。
3 翡翠的 翠性 和 纹路 有些有经验的人凭什么用肉眼便可以识别真假翡翠,主要是根据翡翠的翠性和结构来识别的。只要掌握了翡翠的翠性和多积累经验,时间久了,自然可以拥有这样的技能。 翠性,是指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的颗粒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在肉眼观察下的直观表现特征。随着对翡翠观察角度的不同,翡翠的翠性表现形式也不同。 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 指翡翠表面在光线照射下会呈现出犹如苍蝇翅膀的亮白色反光的特征。 △并非所有的翡翠都会出现苍蝇翅,在抛光不完整,略显粗糙的翡翠平面上表现明显,在抛光完整,质地细腻的翡翠平面上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指通过反射光观察抛光后的翡翠表面, 可以看到类似橘皮凹凸不平的表面的现象。 △橘皮效应的明显程度可作为鉴定翡翠种水的优劣的依据。比如,玻璃种和冰种翡翠都是属于种水比较好的翡翠,很难看到“橘皮效应”,而豆种翡翠很容易看到“橘皮效应”,质地也比较粗糙。 指通过侧光或投射光照射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会发现翡翠内部有一些絮状物,这些絮状物也称为“棉”。 △在侧光或透射光的照射下观察翡翠内部的“絮状物”。由于翡翠中硬玉矿物有颗粒间隙,杂质包裹体又对光线反光才引起“粒间光学效应”。 玉石行业上有一句话:“玉无纹,天无云”。纹路指的是什么?就是岩石的构造。开石师傅特别注意翡翠原料的纹路——构造。 开石,切片要顺纹而开,尤其是做首饰的切面均取顺纹方向,这样抛光效果好,显得比较柔和。 若逆纹而开,抛光较难,就会显示出一种粗造纹路,光学效果较差。但逆纹而切的,翡翠会显得色深,但颜色分布不均匀。 △2010年11月47届内比都公盘标王—8849; 出自摩西砂场口,玻璃种紫罗兰色,重6公斤。 得到一块翡翠原石,我们最先考虑做的就是手镯了,而同样一块原石,由于切割方向不同,镯体着绿面不同,价位也会不同哦。
尤其是购买翡翠原料的人,十分留意翡翠原石的纹路;切开面是顺纹面还是逆纹面,因为卖者希望顺纹切开面显示颜色多,而买者希望看逆纹面。因为切开面方向不同,看颜色多少会不同,对价值估计差别很大的哦!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昵称38865992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