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是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么? 直至康熙时期,恰逢彼得大帝扩张领土,(插一句,他两是同时代人,康熙:1654-1722,彼得:1672-1725,康熙比彼得大12岁,但是康熙爷寿长,彼得也就比康熙多活了3年),彼得大帝吞并了蒙古人的大部分土地,逐渐打到了的我们的脑瓜顶上,康熙帝才派大臣与俄方划定了清俄边境,也就是《尼布楚条约》。
有一种说法是《尼布楚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笔者并不这么看待,其实在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的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完胜,胜利后的清军将雅克萨城付之一炬。在签订《尼布楚条约》中,清政府确实将一些原来生活着蒙古人的地区划给了俄国,例如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能说是割地,因为在此之前,清政府在这片地区,也并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也没有在此处划定一个确切的边界,所以说在尼布楚条约之前,外蒙古以北的广大地区,既不是清政府的土地,也不是沙俄的土地,两边政府都没有在此区域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主要生活的还是蒙古等游牧民族。 《尼布楚条约》划定的国境线: 大家可以与明朝版图最大时期的永乐朝版图国土疆域做一比较: 从史料、地图中可以一瞥沙俄的贪婪,虽然我们赢得了战争,但是他们划去的土地更为广大。我认为这其中自有康熙爷的打算,一、西伯利亚地区不宜人居,清政府对这片土地看得并不重,中国在北方拥有比西伯利亚地区,自然条件好太多辈的蒙古草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等,从清军胜利后烧毁雅克萨可见,清并不把雅城作为自己定居置业的地点看待,而是烧毁它作为对俄军的报复。西伯利亚在古代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三不管地带、由于西伯利亚过于广阔,且冬天极寒,无论是谁,在这里作战,都很难获得长久的胜利,即使打下更多的土地,也未必能守得住,康熙当时并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拖入无边无际的消耗战中。快速结束战争,有效可靠的国境线,获得持久的和平才是当时康熙爷最想要的结果。二、当时清政府的四周并不算很稳定,蒙古部族、吐蕃部族、新兴的准格尔部族一个个蠢蠢欲动,对于大清来说,和平才是最重要的,划定战前概念模糊的国境,而不是将国力消耗在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换得了日后170年的边境和平,这笔买卖在当时看来做的并不算太亏。三、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太好,自秦始皇之后,历来君主的思维大都是封疆固土,保存胜利果实,修建长城,抵御蛮夷入侵。是一个典型的封闭性内陆大国心态,而自彼得大帝之时,俄国才从一个内陆小公国急剧膨胀,攫取土地。 俄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么? 话到此处,也自然的说到了我对俄国的另一个知识点盲区。由于19世纪的俄国文学艺术大师实在是太过于厉害,且拥有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土。之前总模糊的以为俄国和我国一样,或许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去了之后才算解了一些俄罗斯历史的皮毛,俄国的历史可以称的上是一部屌丝逆袭的奋斗史。10—14世纪(与我国宋元同时期)的东欧平原上,古罗斯还是一堆封建割据的小公国,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社会形态和我国的春秋时期有点相似。与我国春秋时期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古罗斯部族相对比较安定,并没有出现公国间的持续吞并战争。13世纪初,(约为我国元朝),成吉思汗之孙拔都逐步征服了罗斯公国全境,从1243—1480年,蒙古人对罗斯公国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索贡掠夺,几乎不管其生产建设,故此在蒙古统治时期罗斯经济和文化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蒙古奴役罗斯部族近240年之久。(跑个题,忽必烈定都大都、正式统治中国为1271年,略晚于对罗斯部族的统治。)在蒙古统治晚期,随着蒙古部族内部的矛盾升级,蒙古势力逐渐衰弱,1480年之后,罗斯部族才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直至1533年(我国明朝中期),俄国历史上第一位猛人 —— 莫斯科公国的伊凡雷帝继位,才逐步统一了封建割据的罗斯部族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皇权专制政体。说起伊凡雷帝,他的功绩有点像我国的秦始皇,都是统一封建公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第一位开国君主。甚至连伊凡的性格也跟始皇帝较为相像,伊凡雷帝意志坚强、冷酷无情、激动且残忍。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在中世纪,罗斯人称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凯撒)为沙皇,被蒙古占领时期,称蒙古大汗为沙皇,直至1547年,伊凡雷帝才正式加冕为沙皇,由大公到沙皇,可以看做俄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统一,至此,罗斯民族才渐渐走向了文明的振兴之路。而此时统一的国土还是前文中所提到的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上的各个小公国。乌拉尔山以东的广大西伯利亚地区此时仍是蒙古各汗国的所在地。与此同时的中国,嘉靖皇帝正沉迷于烟雾袅袅的炼丹炉边,多年未上朝了。也就是说,当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统一俄国时,中华民族的统一之路早已走过了1700多年。(秦始皇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瓦斯涅佐夫笔下的伊凡雷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