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优势与国际化合作探讨

 标准生活 2018-06-10

在此次研讨会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肿瘤,文化自信、海外推广、国内发展、数据积累等,是海内外华人华侨与肿瘤治疗专家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肿瘤的国际化合作中不可绕行问题。

文丨《四百味》编辑部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色优势是什么?国际社会在防治肿瘤方面如何加强合作?6月1日下午,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举办“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优势与国际化合作研讨会暨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代表与中医药肿瘤专家座谈会”。这次研讨活动,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旨在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方法加速中医药国际化合作。


据介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胡凯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学博士李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博士生生导师杨国旺等国内中医治疗肿瘤的8位著名专家,以及加拿大临床医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宗正,德国中医发展促进会会长张震,(美国)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执行主席、美国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王守东等20名中医药专家学者,世纪康瑞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朱敬民董事长,共计4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和部分中医药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在致辞中强调两项讨论重点,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在国际国内形成的学术模式、服务模式、产业模式,二是讨论海内外中医合作的难点、重点、疑点,并提出建议。他说:“国内是中西医结合,国外是中西医分业,有各自的学术模式、服务模式、产业模式,通过国内专家与海外华人华侨交流后要在三大模式上形成‘北京共识’,未来开展模式改革。”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


加拿大中医药学会会长、加拿大中医药学院院长袁晓宁表示,在海外推行中医,要宣扬靠口碑、不靠广告的纯粹中医,在国内推行中医则要思考如何在浓郁西医氛围内找到思路。他坦言,在国外,西医并非完全抵制中医,反而是很多西医无法治愈的疾病会被推荐使用中医诊疗,中医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也是在给自身发展创造机会。


加拿大临床医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宗正在发言中,着重提到把脉数据的收集,有些肿瘤分为阳性和阴性,把脉讲究阴阳调和,非常希望中医能够做到区分肿瘤的阳性和阴性,比如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疾病诊断中。


▲刘宗正院士


新加坡福乐康中医院长兼董事徐常清有二十多年的医药从业经验,她觉得中国的中医药世界推广要做到整体输出,而中医的数据化进步在为其推广海外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管理规定的提前完善,避免不正当竞争,另外,她非常呼吁中国出口药物简化GMP认证流程。


德国中医发展促进会会长张震出身于医疗世家,他称自己是来自民间的临床工作者,他表示,好吃、好玩、有用是其在德国推广中医的三要素。事实是中医在欧洲推广要比东南亚更难,但欧洲人对知识产品很有好感,德国的肿瘤发病率很高,中医治疗肿瘤的确切疗效必然有利于推广,张震更希望在知识习得、学术交流上得到国内专家的指导。


▲张震博士


老挝新医中医治疗中心医师曹俊芳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陕西赴老挝的中医推广者,她认为要将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把中医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在海外华人华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肿瘤方面,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也为中医在海内外的发展推广提出问题、建议和要求。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花宝金表示,肿瘤是世界问题,单纯的多基因、多靶点对抗治疗手段仍有待验证,肿瘤治疗应该提倡预防、扶正固本、带瘤生存,这正满足了中医药上医治未病理论,中医药预防治疗未来会发展为高端治疗,但是中医药治疗必须产生并注重数据积累,并且要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文化自信。


▲花宝金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忠重点谈到的是中医治疗肿瘤如何走向世界的落地方案,他认为中医诊所在海外落地的关键是数据障碍,无论国内外,都缺乏中医数据库工具。在李忠教授看来,谈到中医在海外发展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确切的疗效,不辨中西、关心疗效,是病人最原始的出发点。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医药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朱世杰进一步强调中医文化自信问题,同时提出中医学术、知识已经具备论证基础,也进一步并肯定了先进的中医技术设备对促进海内外中医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优势与国际化合作研讨会


同时,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进入市场、却有疗效的中医疗法在国外取得的成果也从侧面激励了中医的全面发展。看清现状、找到问题,成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结论。以肿瘤中医疗法为开端,探索中医在其他病种上的疗效与发展前景将会是接下来的推进课题。


▲海外华侨华人中医代表为中医药管理局,侨办,培训基地授予铜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