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沧海无言,实名李红涛,籍贯甘肃,现居青岛。《作家导刊》执行主编,图书出版策划人,职业经理人。作品散见各报刊,著有文集《低处的阳光》,主编《锦绣》等。
由余光中、汪国真“刷屏”现象说起
●沧海无言
昨日,余光中先生逝世,消息传出之后,迅速刷爆了朋友圈,不管是不是文学爱好者,都在转发各种缅怀余老的网页链接或图文,在朋友圈占比约五六成。以至于有人不满,开始埋怨和叫骂:你们烦不烦?……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汪国真先生去世时,《作家导刊》平台发了一篇纪念汪国真的文章,结果一两天内阅读量达20万次,2万多人转发(见下图),而当时,公众号只有一千多粉丝,说明这不是靠平台的影响力,而是靠汪国真的声望,读者主动为之刷屏。两年后,余光中的逝世,再现了这一幕。
在我的印象中,这三年内,文化名人能掀起这种关注热潮的,也就只有汪国真和余光中,不管你喜不喜欢,任凭你热嘲冷讽,但事实就是:余光中、汪国真这样的作家和诗人才是大众所喜爱的,而你天天在朋友圈发的无病呻吟或孤芳自赏的文字,并没有几个人热衷,你怎么不问自己:天天发一些晦涩而空洞、如同梦呓的文字,你烦不烦?
由此引出我想表述的观点:写作,要深入浅出,读者能读懂,要放低姿态,亲民,才会受到大众认同。看一看余光中、汪国真的作品都是这样,不故作姿态、故弄玄虚,不晦涩,不高冷。即便有些人很不屑,不断贬低汪国真和余光中,但大众不会听你装神弄鬼,他们会给出自己的选择,时间也不会受到蛊惑,会淘汰糟粕,留下有分量的,之前写过一篇《我们该如何评价汪国真的诗歌?》,大家有兴趣可以点进去看一看,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古代诗人为例,白居易写了诗,要去拿给妇孺村夫读一读,修改到他们能读懂为止,所以方能流传。即便有李商隐这样隐晦迷离的,但读过之后也总能有所理解。有汉语学者感叹:我能读懂古文、古诗,却读不懂现代诗人写的现代诗歌。
当然,世上不能只有一种花朵,人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文学风格繁复多彩才是文学的春天。我们也不要求所有作品都通俗易懂,晦涩深奥的作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既然这样,你就要明白:既然你选择了高冷晦涩、曲高和寡,那就要能耐得住寂寞,就要真的如你所描述的:安静自己的内心即可。可实际情况呢?现在很多文人的写作都倾向于小自我、小情调、小圈子,却天天哀叹抱怨读者不理解你、编辑埋没了你,文学得不到尊重、诗歌被社会遗忘……云云。不觉得可笑吗?
我对文学的各种类型、风格持开放态度,各种有益的尝试、美好的文风都值得并存,但有以下几种确实该摒弃了。
1.假大空的口号型写作,这是时代造成的。多见于五六十年代人的写作,特点就是喜欢歌颂、批判、喊口号、喜欢用“啊”一类的语气助词,内容强调政治正确,非黑即白,除了表态政治立场,实则空洞无物,常常成为政治的吹鼓手。时代在变化,人性在解放,这样文风注定是要被淘汰的,如果现在还写,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了。
2.低级的浪漫主义。这种文风喜欢堆砌一些看似优美、实则烂俗的词汇,比如:缘、缘分、思念、忧伤、红尘、梦、月光……,或者一些带古典色彩的词汇,如:清风、雅韵、禅意……
这种文风常见于文学初学者以及女性写作者。词语本无错,错在泛滥。再美好的词语滥大街的时候都不再那么美,也修饰不了文章的肤浅。
3.下半身写作、垃圾派、口水诗。用性话题、性器官、骂人、脏话、低俗段子博眼球,一说还振振有词:真性情、不虚伪、神性写作……快拉倒吧,人类文明发展至今,道德观是区别于动物的标尺,性是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也是日常行为,但要分场合、讲分寸。我曾反驳某人:不错,吃饭是正常的,大小便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端着碗在厕所里吃饭,这就不正常;你把屎尿写进诗歌里,这就是发神经。(相似文章见《【诗论】好诗歌的标准》)
不好意思,话题跑偏了,本来只是想说说写作要亲民、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高深晦涩的写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居然扯到这来了,大家见谅,本来也就是想到哪说到哪,没打算当做文章来写,就不讲究写作的条理、架构、逻辑了。
原本还想深入更多话题,无奈时间到了,要开始一天的编稿排版,就仓促收尾吧!如果大家喜欢这样的探讨,日后再续。若不喜,就当做编辑今天神经了。
个人之见,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2017.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