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景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靖难之役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笑谈人生iavo6h 2018-06-12
作者:宋佳,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图片
李景隆
李景隆,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曹国公。李文忠死后,李景隆袭封曹国公。建文帝继位后,对李景隆十分倚重,视为心腹。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将兵权交付于他,命其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后来,还担心他的权力不够,赐其黄钺,弓矢,令其便宜行事,专征伐。但结果出人意料,李景隆所率领的军队在征战中几乎全军覆没,造成建文帝最终丢了皇位。
图片
 明皇蜡像宫中的李景隆迎降蜡像
考察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李景隆是一个脚踏两只船的人。对于建文帝的信赖,他不仅没有好好珍惜,反而利用这种信赖,为自己权衡,力图为自己谋得利益的最大化。当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时,朱棣按理说应该加强北平的防御力量,固守北平,而是继续外出征战,丝毫不担心北平被攻破。当李景隆接连退败,需要南撤时,应该将粮草烧掉后再走,但他没有,而是将这些粮草留给了燕军。这些做法令人费解,所以曾经力荐李景隆的黄子澄也开始看清其真面目,认为李景隆有二心,建议株杀之。但建文帝不为所动,继续任用李景隆。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当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打开城门,迎燕师进京,从而帮助朱棣提前锁定胜局。
图片
李景隆夫妻像
在明成祖即位后,对李景隆大加封赏,封其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由于封赏过于优厚,导致靖难功臣觉得不公平,一个降臣转身一变成为位居第一的大功臣,无论如何也是让人心有不平的。这也从侧面印证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确实给予了明成祖不小的帮助。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默相事机”是造成建文帝和明成祖权势更替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晁中辰:《李景隆与“建文逊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李庆勇:《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败因探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任文良:《建文帝失位的失本与失策解析》,《领导科学》,2016年第33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