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韩弄山松(十一):根牢何惧万丈崖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6-12


这是件形体相当另类的盆艺作品,违反了树的正常生长规律,颠覆了传统的盆景造型。但此作并不是为标新立异,也非我肆意所为,完全是本着“源于自然还其自然”的想法来培育的。可以说,我仅在野桩原生长的状态下加了适当的整理完善,并做了点盆艺加工。


▲图一  2007年存照,图为此桩购回时状态。


该桩的特色在于一组充分裸露的树根,及一条身段纤长、细小、呈下垂状的树干。它与常规的桩材不同,表达出了山松的多姿特性。桩材于野外时已呈此形态生长,后经原桩主种养数载,应是他疏于料理,既不去草也不换土更无调枝蓄剪,只多长了针叶。一株本有特色的桩就此年复一年、满心自足地养着,并视其稀少不舍出让。为此,花了我一番口舌,加之彼此的友情才割让于我。虽然稀不同于好,更非等于贵,但我却偏爱于此。我有许多异形桩材,可这形状的却没有,稀异的确是让我有追求的冲动。



▲图二  2008年存照。原桩土板结,第一时间换土带转盆,将树端枝调压低,增长了下垂枝的长度。


一组裸根连贯着一枝纤细的跌枝,充满自然野韵(图一)。这棵树的创作构思我觉得没有多的选择,顺其原势突出裸根和跌枝这两个特点就行了。根已显得自然丰满毋须再弄,重点是把垂跌枝调整养育好(图二、三)。三年后已有个雏形(图四),再培育几年针托也丰满了,一件作品完成(图五)。弄这件作品没难度,在我所育的松中是算快成作品,但也用了七年。这期间主要耗时于针托的回缩,每年蓄剪一次,不能“大跃进”。在我看来,这件作品亦称不上美,我只是尽势而为地让桩材从它的原状态中把美的方面尽可能多地表现出来。一个人弄盆艺,虽然说作品的质量是桩材决定的,但能把桩材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改作出那么点美感,那成品是不是好东西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图三  2009年存照。一年后扒去盆面土,露出有力的根爪,增强了稳重感,并增加了根的长度。


如此夸张、独特、超现实的形体,我不知该套上哪一个适当的归类,枝的垂跌状与悬崖式有点沾边,可否归作悬崖?


图四  2010年存照。这桩不用截干却需蓄枝迫芽回缩,经数次蓄剪已现雏形。



▲图五  2014年存照。七年后的效果。

题名:根牢何惧万丈崖
树种:山松
规格:垂长180cm

题名:根牢何惧万丈崖
树种:山松
规格:垂长180cm
作者:韩学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