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的手饰主要有镯子、手串、扳指、戒指、义甲等。手镯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早,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出现,那个时候大多为骨、石、玉等材料制成。经过历代不断的发展,进入明清时,不仅材质更为多样,而且工艺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如这件清代旧藏的一对金累丝龙戏珠纹手镯,富丽堂皇,充满了皇家的气度。 镯子的外层为金累丝双龙戏珠图案,累丝的工艺相当高超,不仅龙纹栩栩如生,而且连鳞片都清晰可辨,点翠工艺的采用,让金镯更加流光溢彩。 不要以为只有外层才有纹饰,其实,在手镯的内层一样錾刻有精美的纹饰,皇家乐于在这些不急之物上耗费工本,于此可见一斑。 但是,不知是谁修复的,居然把珍珠的穿孔朝外,实在也是太粗疏了! 清代金镶伽南香木嵌寿字手镯,外径8.5cm,内径6cm,厚1.5cm。手镯圆形,伽楠香木制成,内圈为金质。木面上镶嵌由小金珠制成的团「寿」字和长「寿」字纹,口边为金累丝乳丁纹。虽然不像上面的累丝镯那样耀眼,但其实更加的贵重。 先来解释下什么叫伽南香!伽南香又称奇南香、茄南香,产于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我国海南省诸山亦有出产,芯材为著名熏香料。 据说,大蚁在香木中筑穴,大蚁所食香蜜遗渍木中,天长日久,香木未死称为生结,木死而成为糖结,木性多香味少的称为虎斑金丝结。糖结发黑,金丝结颜色黄,香气四溢,夏天佩戴可驱邪避秽,还可以药用。由此可知材质是多么难得了吧? 清代碧玺手串,周长30cm,由18颗粉色碧玺珠穿成,间有翠质结珠两个,俗称“佛头”。其中一佛头下接佛塔一,系丝线及一珊瑚杵,下连翡翠盘肠背云,上下各系珍珠一,再下为果实形深绿色翠坠角两个,坠角上有小珍珠二。整个手串清澈柔和,端庄华丽。 此手串为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也可佩带于衣服上,由18颗珠子组成。 清代翠手串,周长30cm,珠径1.2cm,由18颗翠珠组成,其间有粉色碧玺结珠两颗,下结珠与碧玺佛头相连。 佛头下有金质铃杵,铃杵上下穿珍珠。 再下有金点翠六瓣式结牌,上嵌红宝石两颗,钻石四颗,正中嵌东珠一颗。结牌下连碧玺坠角两个,坠角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 扳指,古称韘(shè),是扣弓弦的器具,套于拇指之上,防止拉弓时勒伤手。扳指在清代盛行,并逐渐演变成豪官显贵手上的一种装饰品。扳指最初多用骨或象牙雕制,清代的原料多选用玉、翡翠或金银,有的还饰有纹饰和镌刻诗句,如这件清宫旧藏白玉镶金里刻字扳指,为道光御用之物,内镶金外裹玉,充满了低调地奢华。 翠镶金里扳指,径3.2cm,高2.5cm,为圆筒形,套有金里。上端口沿磨平,下端口沿直平,通体光素。为清宫造办处制造,为皇帝所专用。其翠色纯净,光泽温婉,为翡翠之上品。 戒指又叫“指环”,顾名思义,它是人们套在手指上的环形装饰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圆环形戒指最为普通,嵌宝形戒指最为华贵,因为其以金属指环为基座,上面镶嵌了各种珍稀的宝石。如这件清代金镶珍珠戒指。 比起上面戒托为黄金材质的来,戒托为白金的镶钻石戒指更为华贵。 而这枚白金镶珍珠钻石戒指不仅在戒面上镶嵌了一圈钻石,而且正中的珍珠又大又圆,品质极高,更不愧是皇家之物! 钻石俗称“金刚钻”,矿物学名“金刚石”,化学成分与石墨相通,由碳元素组成,摩氏硬度10,为已知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性脆,耐高温,绝缘性强,抗腐蚀。钻石因蕴藏量稀少而有“宝石之王”的美誉,清代广泛应用于各种皇家钻戒指上! 金镶蓝宝石戒指,这枚戒指所镶蓝宝石呈浅蓝色,透明度好,品质纯正,可惜上面一层浮土,严重的扰乱了视觉效果。 白金镶蓝宝石戒指,径1.7cm,面长2.09cm,宽0.94cm。戒指为白金箍,两端饰珠纹。戒面四爪托,嵌蓝宝石一块。蓝宝石色带平直,内有液体包体,底部有象鼻眼,原为镶嵌装饰件,后改为戒面。 金镶红宝石戒指,以黄金做戒托,上嵌一块红宝石,不过,这枚红宝石虽然色泽很好,但是有多处裂纹,品质受到影响,不知这些裂纹是原来就有,还是后来维护不当造成的。 这枚白金镶红宝石戒指明显等级更高,上面所镶红宝石色泽深红,沉静,切面整齐。红宝石属于刚玉矿物,化学成分以氧化铝为主,摩氏硬度9,比重4。依据宝石学分类,红色的刚玉即红宝石,此外均为蓝宝石。红宝石的产地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巴基斯坦、阿富汗、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等地,其中缅甸产最优质红宝石有“鸽血红”之誉。我国云南、山东等地亦有出产。 这枚金镶钻石祖母绿戒指,径2.1cm,面长1.5cm,宽0.3cm,采用活口金箍。戒面雕卷草纹托,镶嵌祖母绿宝石三块、钻石三颗。 金镶红蓝宝石戒指,造型典雅,用材珍贵! 金镶珠翠红宝石戒指,戒箍活口,戒面中间六爪金托嵌珍珠一颗,两边分别嵌一枚雕刻成蝙蝠状的翡翠和红宝石,别具巧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