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巴菲特早在师从格雷厄姆的时候就学会了阅读财务报表(简称财报)的每个细节,以及如何发现其中的舞弊行为。更为精髓的是,格雷厄姆教会他如何从一家公司的公开信息中得到对其证券价值的客观评判。 有人说:“巴菲特对企业的洞察不是看报表或走访企业看出来的”,果真如此吗?不久前,巴菲特重访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大连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问:“听说您1年看1万多份年报,是真的吗?”巴菲特回答道:“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成千上万份,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不过像中石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元给中石油。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我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是非常通俗易懂,是很好的一个投资。”记者问:“您最关心年报中的哪些方面?”巴菲特回答道:“学生总是问我这个问题,但是所有的年报都不同,如果你要找个男人的话,什么样的吸引你,是有体育才能的,还是帅的,还是聪明的?所以看企业也有不同的方法,一个企业到另外一个企业,我看的是不同的东西。根本性地来说,我是看企业的价值。” 巴菲特主张,投资人应把自己当成经理人。可见了解财报数字背后的含义,对于投资人来说,是迫切需要的。深入了解企业创造财富的活动。投资人可从财报解析企业竞争力,或从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发现其不合理之处,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小霸王从财务角度入手,教导普通投资人如何看懂财报、重点看什么、如何识破财报粉饰陷阱,对于投资人保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妙方。 首先,我们要明确分析财报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研读财报? 第1招 明确分析财报目的何在 从财报分析中受益的主要是财报使用者,即企业的利益关系人。他们拿到财报后,要进行分析,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财报的使用者很多,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监管部门和股民等。他们使用财报的目的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1. 权益投资人分析财报的目的 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企业对权益投资人并不存在偿还的承诺。普通股东投资于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财富。他们的财富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价格,即股价。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都是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 按照企业法的规定,普通股东是剩余权益的所有者,企业偿付各种债务之后的一切收益都属于普通股东。正因为如此,企业要由普通股东或其代理人来管理和控制。与此同时,普通股东也是企业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在正常营业过程中,企业只有在支付债权人的利息和优先股利之后,才能分配普通股利。一旦企业清算,其资产必须先用来清偿债务及保障优先股东的权益,然后才能分配给普通股东。普通股东不但要承担企业的一切风险,而且还是债权人和优先股东的屏障。 权益投资人的主要决策包括:决定是否投资于某企业,决定是否转让已经持有的股权,考查经营者业绩以决定是否更换主要的管理者,决定股利分配政策。 由于普通股东的权益是剩余权益,因此他们对财报分析的重视程度会超过其他利益关系人。权益投资人进行财报分析,是为了在竞争性的投资机会中作出选择。他们进行财报分析,主要是了解企业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企业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如何,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企业处于何种地位。 2. 债权人分析财报的目的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借款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或者说借款只是“暂时”的融资来源。债权人期望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其本金和利息,自然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有多种提供资金的方式,其提供贷款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债权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提供商业信用的赊销商;另一种是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债权人在向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往往为了扩大销售量而允许企业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延期付款。这个期限根据行业惯例确定。为了尽早收回款项,商业债权人可以为企业提供现金折扣,如果企业延期还款,商业债权人经常得不到延期的利息。商业债权人的利润直接来源于销售的毛利,而不是借款的利息,因此他们只关心企业是否有到期支付货款的现金,而不关心企业是否盈利。 提供融资服务的债权人也叫非商业债权人。他们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得到企业的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融资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贷款,包括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企业也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公开发行债券来获得长期借款,但目前,在我国企业发行债券受到严格限制,并非经常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此外,还有租赁等筹资方式。 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短期债权是指授信期不超过1年的信用,如银行短期贷款、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券等。长期债权是指授信期在1年以上的信用,如银行长期贷款、长期债券和融资租赁等。短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周转率。他们希望企业的实物资产能顺利地转换为现金,以便偿还到期债务。长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长期收益能力和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收益能力是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决定性因素。资本结构可以反映长期债务的风险。 短期信用和长期信用的共同特点是,企业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支付特定数额的现金给债权人。偿付的金额和时间不因企业经营业绩好或不好而改变。但是,一旦企业运营不佳或发生意外,陷入财务危机,债权人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债权人必须事先审慎分析企业的财报,并且给予企业持续性的关注。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包括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决定是否提前收回债权。债权人要在财报中寻找借款企业有能力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贷款本金的证明。他们进行财报分析,主要是了解企业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企业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企业对于以前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企业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3. 经营者分析财报的目的 经营者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企业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人。经营者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管理企业,要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企业的经营,而财务分析是他们监控企业运营的有力工具之一。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取各种会计信息和其他数据,因而能全面地、连续地进行财报分析。 经营者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但是,他们对于公开财报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于外部使用人。由于存在被解雇的威胁,他们不得不从外部使用人(债权人和权益投资人)的角度看待企业。他们通过财报分析,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设法改善业绩,使得财报能让投资者和债权人满意。他们分析财报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财报。经营者的财务分析属于内部分析,他们可以获得财报之外的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其他人员的财务分析属于外部分析。 4. 监管部门分析财报的目的 政府机构也是企业财报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监管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它们使用财报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我国的政府机构既是财报编制规范的制定者,又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税务部门通过财报分析,可以审查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合法性;国资委通过财报分析,可以评价国有企业的政策的合理性;证券管理机构通过财报分析,可以评价上市公司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财政部门通过财报分析,可以审查企业遵守会计法规、财报编制规范的情况;社会保障部门通过财报分析,可以评价职工的收入和就业情况。 5. 股民分析财报的目的 股民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是否充足作出判断。 股民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和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股民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判断公司合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以及支持日常周转的资金来源是否充分并且有可持续性。例如,青松建化(600425)在2008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7亿元,而全年最后现金净流量为-3.57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关联数据?钱花到哪里去了?了解这些信息,才是股民分析财报的目的和意义。 第2招 确定分析财报的原则 财报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它可以概括为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等。 1. 目的明确原则 目的明确原则是指报表使用者在分析和计算之前,必须清楚地理解分析的目的即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即使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分析的工作量大为减少,整个分析过程也仅是毫无用处的数字游戏而已。 财报分析的过程,可以说是“为有意义的问题寻找有意义的答案”的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有意义的,并且是明确的。 2. 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指在分析时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和“结论先行”,不能搞数字游戏。 3. 全面分析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是指分析者要全面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报表分析者要同时注意财务问题与非财务问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外部问题与内部问题等。 4. 系统分析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是指分析者应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分析者要注意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报酬与风险的关系、偿债能力与收益能力的关系等,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状况。分析时要有层次地展开,逐步深入,不能仅仅根据一个指标的高低就做出结论。 5. 动态分析原则 动态分析原则是指分析者应当发展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两个企业的收益率相同,并不表明它们的收益能力一样,这就如同两个人在解剖学意义上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他们在运动时表现出来的差别可能很大。动态分析原则要求对事物进行“活着的观察”,在运动中看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寻找过去和未来的联系。 财报本身是“过去”的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人们的决策是关于未来的。未来不会是历史的简单重复,但却是历史的延续。财报分析者要注意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股民在分析上市公司财报时要注意把前后2年甚至3年的报表结合起来看,才能全面、动态地分析其发展脉络,不仅要看数字报表,而且要重视报表附注中的文字阐述,因为这些都是有助于投资者理解财报的重要信息。例如,青松建化(600425)在2008年年报中阐述到:利用募集资金建设的和田日产2 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已于2007年12月29日试点火,于2008年6月投产,2008年产生利润总额491.37万元;本部日产3 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8年12月底点火,将于2009年3月投产,该条生产线的投产使公司水泥产能从410万吨扩大到500万吨以上。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第1招的例子中为何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7亿元,而全年最后现金净流量为-3.57亿元的问题。原来经营得来的资金用于投资上马新项目了。 第3招 弄清财报分析的要求 企业财务信息是进行财报分析的基础,没有及时、完备和准确的信息,要保证财报分析的正确性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财报分析的质量与效果,企业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报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报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企业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报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 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 所谓财务信息的完整性,是指财务信息必须在数量上和种类上满足财报分析的需要。缺少分析所需要的某方面信息,势必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财务信息的系统性,一方面是指财务信息要具有连续性,尤其是定期财务信息,一定不能当期分析结束后就将信息丢掉,而应保持信息的连续性,为趋势分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指财务信息的分类和保管要有科学性,以方便不同目的的财务分析的需要。 3. 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是保证财务分析结果正确性的关键,分析者基本上不可能从不准确的财务信息中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信息的准确性既受信息本身正确性的影响,又受资料整理过程准确性或信息使用准确性的影响。分析者尤其要对企业外部信息的范围和计算方法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在分析时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分析的质量。 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是指根据不同的财务分析目的和要求,能及时提供分析所需的信息。定期财务分析信息的及时性决定着定期分析的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只有及时编报财报,才能保证财报分析的及时性。对于不定期的财务信息也要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提供,保证满足临时财务分析的需要。特别是对有关决策性的分析而言,财务分析的及时性尤其重要,因为如果错过了时机,分析就失去了意义。 4. 财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相关性 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某些类似“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公共产品往往存在市场供给不足或市场短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便是通过监管加以干预。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常为人们关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企业,但在规范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自于需求方的反馈信息不但为强制披露指出了方向,而且也会影响企业自愿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和数量。只有把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起来加以考虑,才能使输出的会计信息是有效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一要求是解决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二要求是考虑有效信息的收益与成本原则。有效信息的收益:一是针对资本市场,也就是说有效信息能够改善资本配置的效果,使用户重新快速地配置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二是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考核一个企业对受托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效信息的成本是指披露信息的企业成本,包括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和成本劣势竞争的影响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体制是搞好财报分析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建立、健全信息市场,完善信息网络,使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充分、及时地取得各种会计信息。 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知道各种财务信息的用途,如资产负债表能提供哪些信息,用这些信息可进行什么分析,利润表的信息可用于何种分析等;二是知道要达到一定的分析目的需要什么信息,如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需要的主要信息是资产负债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需要的主要信息是利润表。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保证会计信息收集与整理的准确性、及时性。 股民尤其要注意上市公司年报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对于其中的过期信息要警惕,不要受到误导。例如,青松建化(600425)在2009年4月3日公布的年报中披露的股东人数信息其实已经滞后3个多月了,如要关注其股东人数,应当进一步看该股票在2009年1季度报表中列示的数据。 第4招 分析财报的内容 尽管不同利益主体进行财报分析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就企业总体来看,财报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结构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是从不同的来源取得的(包括从债权人借入和企业自有两大部分),又以不同的形态分配和使用(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资本结构的健全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实力的充实与否和经济基础的稳定与否。如果资本结构健全、合理,企业的经济基础就比较牢固,就能承担各种风险;反之,如果资本结构不健全、不合理,企业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难以承担各种风险。分析资本结构,无论对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或债权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经常通过举债来筹集部分生产经营资金。但是举债必须以能偿还为前提。如果企业不能按时偿还所负债务的本息,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通过财务报告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对债权人来说,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其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和决定性依据。 3. 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即赚取利润的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也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因而是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进行财报分析的重点。 4. 资金运用效率分析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资金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则企业必能获得较多的收入,而且能减少对资金供应量的需求;反之,如果筹集到的资金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因此,资金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预示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而是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进行财报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5. 现金流量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在该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净流量信息,估量企业现金的产生能力和使用方向,反映企业现金在流动中增减变动情况,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例如,对城投控股(600649)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2007、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度的负债率分别为49%、40%和47%,总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均衡的资产负债比例。进一步看对应的流动比例分别为1.6、1.6和2.1,说明偿债能力比较理想,不存在短期还款压力。 第5招 确定财报分析的基本程序 财报分析的关键是收集到足够的、与决策相关的各种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并解释这些资料间的关系,发现报表异常的线索,作出确切的判断,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根据这一思路,财报分析的程序可以概括为: 第一,收集与决策相关的各项重要财务资料,包括定期财务报告、审计报告、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临时报告、相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背景、税收政策等。 第二,整理并审查所收集的资料,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提示各项信息间隐含的重要关系,发现分析的线索。 第三,研究重要的报表线索,结合相关的资讯,分析内在关系,解释现象,推测经济本质。 第四,作出判断,为决策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小霸王教您看财报的第一课--我们为什么要研读财报。想要获得更多课程记得专注我哦 |
|
来自: Bigbird0726 > 《财税》